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信局2014年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我委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積極開展“一項活動”(投產達效年),全力主攻“兩大重點”(產業提升、項目建設),著力尋求“四個突破”(規模培植、園區集聚、“兩化融合”、環境創優),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全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2014年主要工作目標
1.經濟運行:2014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0億元,增長18%,力爭122.4億元,增長20%;應稅銷售165億元,增長26%,力爭170億元;入庫稅金12億元,增長26%,力爭12.5億元,增長30%。
2.產業提升:石油裝備產業確保經濟總量突破130億元,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節能電光源產業經濟總量達100億元,爭創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3.項目推進:實現規模以上工業投資140億元,增長28%,力爭145億元;新開工超千萬元項目360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08個,超5億元項目20個,超10億元項目8個;竣工超千萬元項目300個。
4.民營經濟:新發展私營企業2000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2000戶,新增注冊資本100億元。
5.科技創新:爭創省級技術中心1-2家、市級技術中心5家。
6.節能減排:單位GDP能耗下降率達市規定的控制值。列入市監控的11家重點耗能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企業3家,能源審計企業4家。實施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20項,累計節能3萬噸標煤。
(二)2014年重點工作舉措
1.主攻產業提升。重點實施“三大計劃”,即:特色產業升級計劃、傳統產業改造計劃、新興產業提速計劃。
特色產業升級計劃:推動產業高端發展,力爭年內生產鉆機10-20臺、新型節能高效抽油機1000臺以上;推動節能燈具整燈規?;?,力爭年內整燈及燈具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引導產業鏈式發展,突出招引頂驅、海洋鉆井平臺以及高效熒光粉、燈具燈飾、廢舊燈管回收等產業鏈上的空缺項目和關鍵項目;加強與石油裝備、節能電光源行業前10強企業的對接,力爭兩大產業實施超億項目達60個。培植領軍企業,力爭年內石油裝備培植銷售億元以上企業44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企業1家;節能電光源培植銷售億元以上企業7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3家。創優產業發展平臺,積極服務省電光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節能電光源研究所完善功能,盡快進入實質性運作;加快實施省石油裝備檢測檢驗中心,力爭年內啟動建設;節能電光源產業加強與東南大學、復旦大學的合作,重點開發節能燈具產業鏈高科技產品。開展產業專題招商,5月份在杭州舉辦節能電光源產業發展論壇暨招商活動、9月份在舉辦石油裝備兩大產業發展論壇。組團參加行業展覽會,組織石油裝備企業3月份赴北京、4月份赴西安、5月份赴美國、7月份赴新疆等地參加石油和石化裝備展覽會;組織節能電光源企業1月份赴日本、10月赴廣東古鎮、10月赴香港參加節能電光源展覽會,積極融入國際產業分工。強化珠三角駐點招商,充分發揮深圳招商窗口作用,明確專人駐點,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年內,每季度組織一次珠三角集中招商活動。
傳統產業改造計劃:服務森達鞋業年產1000萬雙皮鞋一期工程建設,力爭10月份建成投產;引導克勝、劍牌等化工企業中間合成環節年底前全部轉移出;堅持扶優限劣、扶大壓小,積極開展小紡織、小鑄造、熱處理等高耗能行業的清理整頓,提高紡織服裝、農機等傳統產業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推動液壓機械注重向成套、整機方向發展。
新興產業提速計劃:切實加強對航空航天產業園和航空航天產業項目的服務,盡快產生效益、形成規模,加快實施中大輕型客車、中石油燃料乙醇、防靜電等項目,全力發展新興產業。
2.主攻項目建設。圍繞招引重大項目、加快在建項目進度、盤活閑置存量、提升項目規模效益,組織開展“投產達效年”活動。一是健全重大項目招引機制。制定出臺重大工業投資項目認定辦法,組織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投產達效“百日會戰”,力爭引進實施超億元項目108個,超5億元重大項目20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8個以上;竣工超千萬元項目300個。二是強化項目幫建服務。健全重大項目領導跟蹤服務制度,對所有億元項目,實行“兩天一跟蹤、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評”,確保項目早簽約、早落戶。三是加大項目督查推進力度。每月對項目落實、開工、竣工、投產、達效等關鍵環節進行督查,制作項目節點動態管理表,梳理并反饋項目存在問題;每月組織2次“兩區三園”在建項目集中督查活動,形成督查分析專報,通報各鎮(區)項目進展。四是堅持嚴把項目準入與盤活存量相結合。嚴把準入門檻,嚴格按照《縣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管理辦法》及過渡期辦法進行項目備案。對目前在建的項目,也將對照協議書和補充協議書進行嚴格的審核驗收。對用而不足的項目,與項目業主重新簽訂投資協議,確定填平補齊計劃。對投資者無力經營的項目,實行“騰籠換鳥”。
3.強化規模培植。重抓龍頭企業培強,全年力爭培植納稅超億元企業2家、超5000萬元5家、超千萬元30家;注重高成長型企業培植,對特佳、海特、環宇、振華等稅收增幅超過40%的高成長型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推促做大做強;加強微小企業引導,引導扶持微小企業走差別化發展道路,鼓勵創辦產業協作配套企業;突出新增長點帶動,對鴻達公司海洋油氣控制裝置、亞明節能電光源等2010年竣工的重點項目投產達效情況實行重點跟蹤監控,力爭年新增應稅銷售50億元;加速資產重組,重點服務好咸中公司與美國PE公司、鴻達公司與美國WFT公司等合資合作;全力推動信得、象王、日月、永林、鴻達等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資本運作,力促信得公司年內實現上市目標。
4.注重“兩化融合”。一是推廣和運用信息化技術。年內組織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班2-3期,著重在工藝和管理上推廣應用信息化技術;在推廣豪邁、東華等省“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的基礎上,再培植省級“兩化融合”試點企業2-3家,試點園區1-2家。二是推動商務電子化。組織開展網上商品交易會,“百千萬”電子商務推廣活動,確保石油裝備、節能電光源兩大特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電子商務交易額逐步提高。三是推進管理信息化。全縣規模以上企業1/3以上建成局域網,50強企業全面采用ERP企業資源集成管理系統,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