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思想文化宣傳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和省、市、區委部署,2013年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大局,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著力完善“內外網”三宣聯動機制,著力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著力增強文化實力和競爭力,為實施“六大戰略”、建設“六個示范區”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
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1、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主要內容,以黨委(黨組)中心組為龍頭,以各級黨校為主陣地,貫徹落實區管干部“述學”制度,指導全區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教育活動。
2、深化理論宣傳普及工作。充分利用“論壇”、“學習運動會”等教育平臺,拓展“微系列”教育載體,在基層黨組織中試點開展“黨員學社”活動;舉辦全區第四屆“全民讀書節”和2013年“社科普及月”活動,每季度組織開展“理論普及周”活動;組織協調各級各類講師團和領導干部,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學校等廣泛開展宣講活動。
3、深化理論研究工作。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結合全區各項事業建設重點課題,大力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和理論研討,不斷提煉學習型城區建設好的經驗和做法,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價值、有突破的理論成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
(二)加強和改進輿論引導工作
4、完善對外宣傳協調統籌機制。區委宣傳部指導協調外宣,確保外宣統一發聲、準確發聲、權威發聲。一是完善外宣溝通聯絡機制,加大在上級主流媒體正面宣傳報道的力度。二是優化城市對外形象,多渠道宣傳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建設成果。三是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建立健全由新聞發言人領銜,網上發言人、政務微博主編、網絡評論員、網絡志愿者參與的新聞信息和輿論引導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新聞引導輿論能力。
5、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報道方式。一是強化重大主題報道。集中做好十八大、省市區黨代會精神、“三思三創”活動和“六大戰略”實施等重大主題、重大成就的宣傳;做好經濟工作宣傳,加大民生新聞報道力度,營造“重民生、保增長、促發展”的輿論氛圍。二是改進領導活動報道。深化“走轉改”活動,建立采編人員基層常駐機制,壓縮領導活動報道篇幅和頻率,多宣傳報道黨員干部基層一線為民服務。三是做優典型宣傳報道。聘請資深新聞工作者指導宣傳和創優等工作,做好各行業各領域先進典型的挖掘,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6、提升網絡管理服務水平和輿情導控能力。一是明確網管中心與新聞網各自職責。完善網管中心工作機制,加強人員配置和業務培訓,切實提高突發事件的分析研判和預警處置能力。二是提升網絡管理服務水平。加強網絡問效平臺硬件建設,完善二級網絡發言人制度,推進與民生相關部門的網絡問效全覆蓋。三是提升網絡輿情導控能力。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網上輿情常態應急機制、網上輿情研判會商制度、網上輿情抄告制度和信息溝通聯絡機制;加快建立由新聞發言人領銜、網絡發言人和網評員共同參與的網絡評論工作機制;整治網上有害信息,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
(三)、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
7、不斷深化“厚德之城”品牌打造。深入開展道德文化“六進、六講”活動,實現“道德講堂”普及化、常態化、規范化,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和形成具有特色的價值共識。完善村(社區)、鎮(街道)、區三級層面的道德模范評選機制,著力做好“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和“愛心感動人物”評選活動,形成有地域特征的道德風尚。深入開展未成年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評選區“首屆孝德之星”。
8、探索志愿服務長效管理機制。結合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發揮“綠絲帶”環保志愿者引領作用,廣泛開展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志愿服務規范化、組織社會化、活動專業化,打造一批目的明確、專業性強的特色志愿服務品牌。
9、全力推進文明創建全域化格局。將文明創建由“一元一中心”向“多元多中心”轉變,重點開拓莊市、駱駝街道文明創建。開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活動,深化文明單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村等基層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積極推進“四點鐘樂園”、“春泥計劃”實施點等校外基礎陣地建設,落實網吧規范化管理,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區域文明城市創建均衡發展。
(四)、加快文化改革發展
10、優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文化藝術中心建設,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享受”的管理運作機制。啟動“區文聯創作活動中心”建設。繼續完善“十五分鐘文化活動圈”建設,推進文化建設“三個百分百工程”,加強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建成公共電子閱覽室和公共圖書分館達標建設。
11、深化“雄鎮大舞臺”品牌建設。繼續推動政府文化服務外包“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辦好宣傳黨的十八大系列文化活動和“德潤•雄鎮大舞臺”全民繡真愛活動;推進“雄鎮大舞臺”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舉辦好各類節慶文化和高雅藝術展演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走親活動。
12、推進新一輪文化精品創作。實施文化精品創作項目化運作機制,建立和完善重點精品創作申報、立項和管理制度,建立彰顯特色的文藝創作題材庫,進一步完善《政府文化成就獎獎勵辦法》,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規劃扶持和指導。重點抓好電影《保衛戰》等本土題材作品的創作生產,指導動漫《小甲蟲歷險記》等作品的創作生產,扶持廣場舞蹈《國色天香》、女聲組唱《五彩的甜蜜》等作品的創作提升。
13、加快文創產業發展。進一步抓好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解決文創企業引入落戶難問題;進一步完善文創產業結構布局,著力延伸文創產業鏈;進一步優化產業政策體系,加大專項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強落戶企業服務管理,積極向上爭取資源,加快推進文創企業聚集及集聚區配套設施建設。今年力爭引進文創企業200家,注冊資金500萬—1000萬企業25家,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企業15家。
14、促進文化市場繁榮。探索網吧連鎖化、品牌化、集團化經營,支持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范招寶廣場、北高教園區和海尚廣場三個示范點的管理,發揮文化行業示范引領作用。繼續開展社會文化環境整治和“掃黃打非”工作,凈化出版物和音像市場,加大版權保護力度,查處網絡違法案件,打擊盜版等非法出版物,保障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五)、加強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15、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宣傳文化系統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選好配強基層領導班子。貫徹和落實中央、省市區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大力推進宣傳文化系統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抓好系統內“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
16、建立競爭上崗和績效評價機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基層文化單位競爭上崗制度,增強干部、人才的競爭意識。加強對基層宣傳文化工作和干部的業績考核,把考核評價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重業績、重能力”的用人氛圍。
17、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啟動“四個一批”文化人才工程建設,加強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明確鎮(街道)文化站為鎮(街道)直屬公益性獨立事業法人單位,落實文化站站長在任職期間享受鎮、街道中層待遇,配強配齊村、社區文化陣地管理人員,加強鎮、街道文化隊伍建設。加強民間藝術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扶持,開展業余文藝團隊評估定級,深入實施基層文化隊伍素質提升工程。有目標、有重點地培植一批區級文化創新團隊,力爭有1家獲評市級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