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食藥監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面對改革、發展和監管的繁重任務,始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和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作用,準確定位,真抓實干,做到規范與服務并舉,大力營造企業自覺、行業自律、政府監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確保我市未發生一起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項工作。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扎實推進
截止9月底統計,全市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0400間次,提出監督整改意見11206條,警告責令改正139間,責令停業23間,取締無證餐飲單位8間,立案查處33間,罰款共計142530元,沒收違法所得18530元。沒收違法所得13530元。目前共受理并辦結市管餐飲服務單位許可33家,其中新增許可2家,延續11家,變更19家,注銷1家。主要工作亮點是:
一是突出重點抓整治,持續改善餐飲服務環境。組織開展了學校食堂及其它食堂餐飲食品安全整治、餐飲服務環節肉和肉制品專項治理、旅游市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綜合整治、餐飲具清洗消毒和保潔專項整治等。制定《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大檢查實施方案》,加強對持證經營情況監督排查,對無證經營的餐飲單位進行幫扶整改,督促其申辦餐飲服務許可證,對整改后達不到發證要求或拒不整改的嚴格依法查處。并對全市城區內規模較大、涉及有飲食攤點的便民疏導點進行調研摸底,為下一步開展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突出規范抓管理,不斷提升科學監管水平。實行“一企一檔”監管信息檔案管理,將餐飲服務單位不良信用記錄納入檔案管理范疇;積極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嚴格評定標準,加快評定速度,按計劃分階段分批次開展量化評定,并組成2個工作小組赴各區開展督查指導。截止目前,全市完成量化分級動態等級評定2336家,其中優秀(大笑)74家、良好(微笑)1047家、一般(平臉)855家。全市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量化完成率100%。通過建立健全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管理和量化分級管理,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誠信意識進一步增強,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是突出安全抓保障,確保重大活動順利舉辦。始終堅持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從原料采購、貯存、加工制作、防護、運輸、供餐以及餐具消毒保潔和從業人員健康等情況實行全程食品安全監督,確保各項重大活動的順利舉辦。今年來圓滿完成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省兩會等19項重大活動期間餐飲食品安全監督保障工作,保障用餐人數64621人次,提出監督意見218條,審查菜單411份,禁止加工食品131種,更換不適宜食品167種,現場食品原料快速檢測2835份。從原料采購、貯存、加工制作、防護、運輸、供餐以及餐具消毒保潔和從業人員健康等情況實行全程食品安全監督,確保了重大活動的順利舉辦。
(二)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工作穩步發展
1、藥品質量追溯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
充分利用特殊藥品監控信息網絡,通過電子監管和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不定期核對電子網絡報表與企業實際庫存情況,隨時掌握特殊藥品流向。按照年度檢查任務,檢查企業120家次,共發現企業執行GMP存在缺陷近300項,并要求一一整改,并要求一一整改,保障了藥品在生產過程中質量可控,放行產品安全有效。積極籌劃建立全市藥品電子監管網絡“藥監通”,計劃投資304.9萬元。目前,項目已報批并立項,正在爭取列入今年市財政預算中。一旦建成,就可對管轄區內上千家藥品批發商、零售商進行電子監管,既提高監管效能,又可以大大節約行政成本。
2、藥品生產安全專項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強。
一是開展藥品生產企業中藥飲片及制劑生產質量專項檢查工作。根據省食藥監局工作方案,對轄區內中藥飲片及制劑藥品生產企業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掌握金(山)銀花的使用情況,檢查歷時一個月,共出動12組次,派出26人次,檢查企業12家,監督抽驗中藥材或飲片8批次,發現質量管理缺陷22項,下達責令整改意見書9份,從而有效加強我市中藥飲片及制劑質量安全生產。二是開展醫療機構院內制劑專項檢查。本次專項檢查共出動4組次,派出12人次,檢查醫療機構4家。通過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制劑行為,提高了各單位對規范配制、正確使用醫療機構制劑行為的認識,為保障群眾用藥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三是開展轄區內定制式義齒產品專項檢查。此次檢查共歷時兩個月,出動監管人員130余人次,對全市16家義齒生產企業和9家使用單位進行檢查,針對部分生產企業生產檢驗記錄不全,生產環境不整潔和部分醫療機構購進驗收環節存在著記錄不全、產品可追溯性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已分別責令相關企業限期整改,并對涉嫌購進無注冊證的1家口腔診所進行立案調查;將5家無產品注冊證的義齒類生產企業移交省局稽查局進行立案查處。開展了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專項清查整頓行動,對涉嫌擅自變更經營地址的2家醫療器械立案查處;對無辦公場所或無倉庫場地的9家醫療器械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注銷12家許可證有效期滿而未申請換發企業的許可證。
3、藥品流通領域市場監管工作有新成效。
一是積極開展“示范藥店”創建活動。按照示范藥店評選標準,從藥品質量、經營管理、設施設備、店面管理、藥品宣傳、服務質量等10個方面進行評選,初步確定了第一批10家“示范藥店”名單并進行掛牌。二是開展基本藥物流通環節專項檢查。對2012年中標基本藥物配送企業,經營特殊藥品、疫苗、終止妊娠藥品等重點監管品種的企業開展專項檢查,要求有關企業嚴格履行職責,明確責任,嚴格執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確保基本藥物質量和供應。目前共對55家藥品批發企業開展了檢查工作。三是開展涉嫌違法使用硫磺熏蒸山銀花及其枝葉藥品檢查。要求轄區內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以及醫療機構,對廣西盈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維C銀翹片采取暫控措施,立即下架,暫停銷售、使用,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明確后再行處理。同時,對經營和使用中藥的企業和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我市藥品市場沒有涉嫌違法使用硫磺熏蒸山銀花及其枝葉生產的問題藥品銷售。四是加強達菲等應急儲備藥械監管,積極防控H7N9流感。為確保防控H7N9流感所需達菲等應急儲備藥械的質量安全,我們按照《應急醫藥儲備協議書》,嚴格要求各應急藥品醫療器械承儲企業認真執行,確保應急藥品醫療器械儲備品種和數量,保證我市在發生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情況下藥品醫療器械的應急調度和供應。另外,今年以來,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開展了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資格審查,建立保健食品經營企業檔案202家,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在積極配合國家局開展的打擊“四非”行動的同時,還開展2013年國家級保健食品專項監督抽樣檢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專項檢查等多個專項檢查,共檢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25家,責令改正的13家、立案查處1家、責令下架產品11種批、扣押4種批、抽樣2種批;發出協查函4份。
(三)依法行政能力建設成效明顯
今年來,我們堅持依法行政,創新稽查思路,加大辦案力度,對群眾投訴舉報的涉嫌違法違規的生產經營活動,做到有報必查,及時查處,處理反饋率100%,較好地維護了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餐飲服務環節市場秩序。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1、案件的辦理數量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今年來,稽查支隊共立案81宗,其中餐飲服務17宗,藥械48宗,保化16宗,當場處罰59宗,罰沒款125萬元,移送公安部門24宗。案件辦理高效準確,無一被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2、監督銷毀藥品工作進一步完善。為了做好過期藥品的監督銷毀工作,避免過期藥品流入非法渠道,切斷不法分子利用過期藥品重新生產包裝的源頭,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今年以來,我們監督銷毀21家經營企業,297批次,貨值約1553萬元,從源頭上控制了過期藥品流入非法渠道,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4、違法廣告監測得到省局通報表揚。今年,我局違法廣告監測工作成效明顯,違法廣告處理率為100%,受到國家總局和省局通報表揚。共監測違法廣告190余次,上報省局73次,涉及駐市媒體4家,播出次數1200余次、播出時長330余小時;涉及產品3類21種(藥品類9種、保健食品類7種、其他類5種);組織產品抽樣檢驗5次、函復協查8次、暫停銷售公告2次、發送暫停銷售短信通知700余條,違法廣告播出下降率為89.2%。
4、加強抽驗工作,從源頭上杜絕食品藥品事故發生。今年來,我們按時按量完成基本藥物抽樣101件,補充檢驗方法和檢驗項目品種專項抽樣40件,日常監督抽樣藥品52件的抽樣任務。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檢90份,其中棕子10份,生食海產品32份,水產品5份,月餅10份,乳制品10份,白酒5份,自制飲料12份,監督抽樣6份蔬菜,并委托疾控中心抽檢餐具321份。完成抽樣保健食品化妝品52個品種,52份。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隨著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我局面臨的工作壓力加大。根據方案,我們將承擔原食品安全辦的職責、質檢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工商總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機構改革的時間緊、任務重,人員、設備能否落實到位仍需要各級政府和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二是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制仍然不順,技術檢驗工作開展困難。目前,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仍掛靠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隸屬市衛生局管理。而我局所需的食品和藥品監測職能沒有相應的檢驗機構承擔,給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三是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無專業機構承擔,工作完成難度大。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各地設立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具體承擔上市藥品、醫療器械及保健食品化妝品的監測工作。我局已經連續多次向市政府申請成立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但至今仍無法落實。
四是人員車輛不足,監管手段落后。當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人手少、任務重,單純靠人力無法實現對成千上萬個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食品品種信息及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信息的掌控。在緊急食品藥品安全事件中無法真正做到拉網式檢查,容易造成監督的盲點,為解決這一矛盾,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利用先進的電子技術,建成全領域、全天候、全過程覆蓋的網格化監管信息平臺,而我局這方面仍處于空白。
三、2014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認真組織開展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活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貫徹執行中央、省委和國家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精神,針對當前監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形勢評估調研,積極開展食品藥品監管體制運行、監管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鼓勵各區探索建立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及運作模式,提高科學監管水平。
(二)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加大對學校食堂、旅游景區餐飲單位等重點監管領域,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監管環節,熟肉制品、食品添加劑等重點監管品種,節會活動等重點監管時段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餐飲單位自律長效機制。不斷創新監管體制機制,深入推行量化分級動態評級的監管制度,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推進示范創建活動,發揮引領帶動輻射作用,進一步促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穩步提高。進一步擴大治理范圍,重點針對城鄉結合部、學校食堂、小餐飲單位開展專項治理。
(三)加強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監管
加強藥品生產安全監管,扎實推進2010版GMP實施工作,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切實提高企業實施2010版GMP水平;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藥品源頭質量控制有效,計劃開展2個專項檢查,覆蓋全轄區的藥品生產企業。加大基本藥物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基本藥物質量評估制度,對我市企業生產的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定期開展質量風險評估,確保藥品質量安全。規范藥品市場流通秩序,以新修訂GSP的宣傳實施為契機,開展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管理工作,加大GSP跟蹤檢查和日常監督檢查力度,規范企業經營行為;開展基藥流通、使用環節和重點監管企業的專項檢查;督促應急藥品承儲企業做好應急醫藥儲備工作。努力推進藥品電子監管,積極籌劃建立全市藥品電子監管網絡“藥監通”,不斷提高藥品安全監測分析、信息通報和公共服務水平。開展藥品安全集中整治,加大對制售假劣藥品、非藥品冒充藥品、醫療器械免費體驗經營、利用互聯網虛假宣傳、通過郵政寄遞渠道銷售假劣藥品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
(四)深化醫療器械全程監管
強化醫療器械市場調查研究,提高監督管理的預見性。對轄區內國家重點監管產品和生產企業監管頻次不少于一次;加大對有違法違規不良記錄的企業監管頻次,確保轄區內企業全年無重大質量責任事故。加強高風險和重點監管醫療器械產品監管,開展植入性醫療器械、定制式義齒、體外診斷試劑等高風險和重點監管產品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合格產品、未經注冊產品的行為,嚴肅查處擅自改變、降低生產經營條件和工藝的行為。加強對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器械情況的監管,重點對轄區內三級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特別對使用重點醫療器械品種加大監管力度。
(五)強化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
做好保健食品基礎性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資格審查,加快建立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監管檔案;規范行政許可,開展保健食品廣告審批及批后監管工作。加強對重點單位重點環節的檢查,以批發市場、專賣店、藥店為重點,加強對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購入產品來源正規、渠道可靠。開展保健食品化妝品專項檢查工作,在全市開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學藥物成分、化妝品違法使用禁限用物質專項整治,對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查處,營造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