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信局工作總結及2020年度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通知要求,現將區經信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度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2019年,經信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落實“工業強區、三產興區”發展戰略,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扎實推進“工業強區”建設。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抓運行監測。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任務,科學制定月度計劃,統籌產值、增加值率、效益等指標調控,開展“周聯系走訪”活動,加強對重點企業、潛力企業、增速下滑企業跟蹤調度服務,定期走訪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2019年,全區70戶規模企業實現總產值84.85億元,下降0.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
(二)抓企業培育。一是將申規工作貫穿全年。運用財政、稅收部門數據,適時掌握規模以下小微企業、新投產項目的銷售、稅收等主要經濟指標,確保達標一戶,申規一戶。2019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戶,其中新投產規模企業3戶,老企業返規4戶。二是輔導企業向上爭創項目。2019年成功輔導企業申報制造強省獎補項目10個,獎補資金949.9萬元;潤泰清真食品成功獲評省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企業,全市今年僅此一家;實現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戶。三是培育企業邁向資本市場意識。推進金春無紡布創業板上市申報審核工作,力爭明年一季度再次上會;推進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工作,上半年友邦印務完成專精特新板掛牌,施耐德、耀達電機、新安旺市完成科創板掛牌。
(三)抓轉型升級。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會同區發改委、區統計局和開發區對技術改造項目進行全面摸排,悉心指導項目入庫,做到應報盡報,應統盡統;對在庫項目堅持月度動態儲備更新,狠抓項目幫扶,力促重點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達產。繼續推動實施了昇興包裝多罐型兩片罐技改項目年新增產值近2億元、霞客色紡高檔無染縫紉線項目年新增產值近1億元、皖能電力二期項目產能擴大67%、優立眼鏡規?;瘮U大生產,百元營業收入成本下降5個百分點。
(四)抓企業幫扶。一是圍繞問題導向,堅持“線上線下”并舉,暢通問題辦理渠道。2019年,共收集問題線索221條,辦結206條,辦結率93.2%。二是圍繞轉型升級,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智能化提升主題幫扶活動,實現精準高效對接。三是圍繞企業管理團隊,組織開展不同層次管理團隊能力提升系列培訓活動,全層次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四是圍繞政策落實,積極兌現了經信口獎補資金1312.25萬元,表彰了納稅十強企業、十快企業和優秀企業家,激勵企業真干實干,民營經濟發展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我局牽頭民營經濟考核位列全省二類縣排第1位,較2017年前進15位,同時區被省經信廳評為“2018年度全省發展民營經濟成效顯著地區”,區作為市唯一地區入選,全省僅9個市、縣入選。
(五)抓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活動,將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同研究謀劃工業經濟和企業幫扶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嚴格開展“雙星雙評”、“黨建帶群建、合力抓創建”工作,深入西澗街道城西村、滁陽街道衛民社區開展“雙報到雙服務”活動,通過黨建工作把文明城市創建、脫貧攻堅工作引向深入。
(六)抓其他重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有效開展文明創建、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等工作。一是抓文明創建,大力推進區管線整治工作,已完成28處背街巷道,316處老舊小區管線改造任務;二是抓招商引資,上半年前往深圳、北京等地對接力派機車、環球易購等項目,宣傳推介我區招商引資政策,成功引進投資1億元的佛山力派汽摩排氣系統生產項目落戶經開區;三是抓綜治信訪,2019年共接訪來訪群眾560余人次,化解涉及改制企業職工退休、檔案,軍轉干部、退役士兵安置等信訪問題493余件,其中由我局單獨化解的491件,聯合其他部門化解的2件,全年無集體訪、越級訪事件發生。四是抓雙擁工作,把雙擁工作列入本單位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帶頭抓雙擁,負責雙擁工作的統籌協調。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使國防教育深入人心,做到雙擁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利用“八·一”建軍節,開展國防教育,講授國防知識,組織干部職工赴基地打靶訓練,充分認識軍隊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職工的國防意識和擁軍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
全區規模企業存在總體發展質量不高,增長乏力,主要表現在:一是全區70戶規模企業,小微型企業占絕大多數,市場抗壓能力低;二是部分骨干企業如九華藥業、瑞興化工受原材料、市場因素影響,產值下滑,支撐作用減弱;三是退規企業多,2019年退規企業達16戶;四是已落地項目開工建設進度遲緩,影響項目達產達效。
三、2020年工作計劃
1、堅持企業培育,在規模企業上求突破。一是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強化幫扶力度,聚焦重點項目,抓好天航母嬰園項目、爸爸的選擇生產基地、富邦裝備式住宅項目等項目進展,力促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申規,盡快形成新經濟增長點,力爭新投產企業申規超4戶。二是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全力培育小微企業,爭取達規一戶,申規一戶。重點培育揚子線纜、景誠服飾等老企業,力爭新增老企業返規3戶。
2、堅持轉型升級,在高質量發展上求突破。一是做大、做強一批優勢傳統企業。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扶持等手段,集中培育一批優勢傳統企業做大做強。將金春股份、昇興包裝、九華藥業等企業培育成為規模大、實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二是實施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推進“兩化融合”“互聯網+”,強化信息技術支撐,鼓勵傳統企業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進程,實現生產、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鼓勵宜庭家紡、潤泰食品加大線上交易規模,支持企業互聯網銷售平臺建設。
3、堅持企業幫扶,在精準幫扶上求突破。依托企業幫扶中心,進一步完善企業幫扶機制,制定企業幫扶考評辦法,明確區直各部門責任,充分發揮部門服務優勢,實行部門精準幫扶。細化考核指標,對收集的問題線索,堅持問題導向,實行銷賬管理,定期調度,確保企業訴求得到解決。
4、堅持服務企業,在非公黨建上求突破。在現有非公企業黨組織基礎上大力發展非公黨建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非公企業獨立、非公黨支部,推動非公黨建工作在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一是通過局黨支部聯合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聯合黨建活動、企業幫扶中心與非公黨建指導員定期對接聯系企業開展企業幫扶等措施促進企業黨建與發展的深度融合;二是大力發展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在生產一線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區”,發揮黨員在企業生產發展中模范帶頭作用,在服務企業發展的同時壯大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確立非公黨建在企業生產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強局機關支部建設,通過與企業和企業所在社區開展聯建活動,在開展黨建活動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增強機關、街道社區服務企業的意識,聯合群團力量打造“黨建帶群建”的共同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