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財政監督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基層財政監督的模式主要是“突擊式”事后監督檢查,內容主要集中在財經領域的某些突出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檢查以及各種定期專項治理方面,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且存在著片面傾向。如:突擊性的專項性檢查多,日常監督少;定期集中性的事后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監督節點通常是按年度對以前年度事項進行監督,年度內的監督少。四是缺乏基礎信息。總預算、部門預算執行及國庫支付業務已實行軟件同步管理,但財政監督方面還沒有專業軟件。現有信息不流通、信息反饋不及時、財政管理信息不共享等因素都極大地限制了財政監督職能作用的發揮。
基層財政部門處在財政資金管理和政策執行的“終端”環節,掌握資金使用管理的第一手情況,因此,基層財政監督直接關系到財政政策的執行效果,影響著財政資金的安全、規范、有效運行。
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基層財政監督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高配專職監督機構建制。對于財政工作而言,財政分配不能代替財政監督,業務機構管理不能代替專職機構監督。建議在基層建立相對獨立的財政監督組織體系,高配專職監督機構建制,組建基層公共財政“大監督”稽查中心。對公共財政重大政策資金項目委派專員監督,逐步推行本級基層預算單位綜合監管,健全崗位設置及分類監督功能。
二是實行持證執法檢查。建議整合業務管理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的監督資源,參照會計師與注冊會計師、稅收征管與稅收稽查的工作機制,區分財政日常業務管理與財政監督檢查的界限,分離業務管理機構的檢查職責,理順其監督層次,明確專職監督機構的主體職責,實行執法檢查資格認證管理。建立案件管理制度、集中調賬制度、檢查回避制度和檢查責任制度等,制定財政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完善立案、授權、調查取證、依法處理、法律文書以及行政復議、聽證等資料檔案,進一步規范操作程序、檢查行為和檢查紀律。
三是轉變財政監督模式。新型財政監督運行機制必須體現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科學管理要求,將監督關口前置,由單純“突擊式”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轉變。建議上級監督機構經常設立聯動項目,每年組織幾項省、市級的專項檢查,提振財政監督力度,促進質與量的根本性、突破性轉變。加強對財政資金的審批、撥付程序的監督,實行財政資金撥付中的層層責任制,嚴格按照職責權限操作,明確審批人、撥付人、部門(單位)負責人、資金使用人以及各個環節經辦人員的具體職責、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建立起相互稽核、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全過程監督機制。
四是實行電子化監督管理。建議業務管理機構提供政府資金和財政運行基礎信息,建立財政監督信息庫。為基層財政部門開發和配置業務專用軟件,實行電子化監督管理。利用“金財工程”的應用支撐平臺,建立上下級財政監督部門、財政部門內部、國庫部門和銀行之間的信息化網絡系統,做到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各業務主體間政策管理和資金運行信息的鏈接傳輸、實時共享。
作者:陳四青王德強單位:山西省呂梁市財政局文水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