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場經濟管理雜志》2014年第三期
1.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2013年上海市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至62%,服務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正式步入“服務經濟時代”。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為:一是發揮現代服務業重點行業拉動作用。重點建設金融服務、商貿和物流業等支柱行業和信息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業等新興行業;二是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以建設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戰略性、功能性集聚區,逐步形成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重點區域;三是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一方面政府通過財政扶持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分離生產性服務業,將服務外包給服務業企業;另一方面提出大力發展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提升服務外包能級。2.杭州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2012年杭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2%,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54.6%。杭州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具體做法:一是明確發展戰略。在國內率先提出“服務業優先”的城市發展戰略,始終堅持將“服務經濟”放在發展首要地位。二是重點領域突出發展。確定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大旅游產業、金融服務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信息與軟件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三是大力增加資金投入。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
二、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分析評價
(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友誼農場位于黑龍江省友誼縣境內,與友誼縣政企分設、分工管理,農場服務業包含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住宿、旅游、居民及社會福利等服務產業。近年來,農場服務業經濟總量雖然逐年提高,從業人數不斷增加,2012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1億元,在紅興隆管理局12個農場中處于領先地位,但服務業增加值占農場GDP貢獻率較小,僅為16%,從服務業內部結構和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上分析,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大、提升空間有限,旅游、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小、發展動力不足,市場發育不完善、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現代服務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等因素嚴重制約農場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二)現代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問題1.第一產業對現代服務業拉動作用不明顯友誼農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較高,2012年糧食總產達到94.6萬噸,是墾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場共建設5個百畝核心區和1個萬畝示范片,玉米高產創建畝產分別達到900公斤和806.1公斤。糧食產能雖大,由于企業加工技術較弱和產業鏈短等原因并未實現加工增值,處于初級加工狀態,產業鏈條得不到延伸,與其他產業間銜接不夠,導致農產品積壓和過剩,嚴重制約了運輸流通業發展和現代服務業體系構建。2.現代服務業體系不完善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整體實力不強,2012年,友誼農場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等三大傳統服務業對服務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42.81%,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現代服務業企業數量少且多為小微企業,缺乏規模化的服務業龍頭企業和有帶動力、影響力的產業品牌。產業化水平較低、企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鏈條較短、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和規模效應不明顯等因素嚴重制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3.場縣政企分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挑戰明顯友誼農場與友誼縣實行政企分設、共同管理的發展模式,公檢法司和工商、交通、文教等行政部門均設在友誼縣,農場無行政審批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場現代服務業的整體布局和統籌發展,只有積極促進場縣對話,創新場縣合作機制,明確農場定位,融入縣域經濟發展框架,才能在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與友誼縣建立緊密的深度合作關系,實現資源、資金、人才、信息、服務等發展要素協調互補,互利共贏。4.區域間產業與消費市場競爭以及差異化發展壓力較大農場周邊雙鴨山市、佳木斯市和富錦市等地現代服務業發展環境優于農場,紅興隆管理局各農場近兩年來均依托自身優勢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農場與周邊縣市和其他農場現代服務業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如何深入挖掘農場自身潛力,整合要素資源,有效規避同質競爭,與富錦、雙鴨山、集賢等縣市建立產業合作機制,在有限的消費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差異化發展是農場下一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選擇
借鑒國內外典型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經驗,結合友誼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應以糧食和安全食品全產業鏈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側重于農業現代服務體系的構建和農業富裕勞動力轉移,重點培育現代物流業和農業金融服務業,以兩大產業引領農場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具體發展路徑如下:
(一)構建“三二一”產業融合型發展模式以三次產業互動發展為突破口,以現代農業服務業發展推動三次產業融合,構建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揮生態優勢和綠色農副產品規模和品牌優勢,加強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基地、安全食品精深加工以及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三次產業循環模式,建設以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基地—糧食和安全食品加工基地—糧食和安全食品服務體系—市場終端為路徑的三產融合型產業鏈,重點建設由一產到三產的糧食產業鏈和由一產到二產再到三產的安全食品(以綠色果蔬和特色經濟作物為主)全產業鏈。
(二)以物流業和金融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利用農場耕地和勞動力資源優勢,以農資、農機、農業流通、農業金融和農業技術培訓等服務體系建設為重要內容,培育農資流通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工廠化育秧(育苗)合作社、金融合作社等專業服務合作組織和專業化農業服務龍頭企業,為農場糧食和安全食品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重點突破糧食和安全食品流通領域,以現代農業服務業引領農場產業快速發展。
(三)以農畜產業中心帶動富余勞動力轉移針對農場勞多地少的現狀,重點發展工廠化育秧(育苗)等生產性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勞動力分流和勞動力專業化分工為途徑,重點解決農業富余勞動力就業,現階段的主要突破口是通過建設大型農畜產業中心等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消耗富余勞動力,隨著未來農場二、三產的不斷發育,通過組織勞務輸出和向二、三產業分流,實現勞動力專業化分工,促進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就業。
(四)重點構建安全食品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強化城鎮產業支撐,重點打造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導向的糧食和安全食品全產業鏈現代農業服務業和以生活性服務業為導向的生命健康產業鏈,把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整合到現代農業服務業全產業鏈中,重點建設糧食和安全食品全產業鏈;把旅游、養老托幼、娛樂餐飲等產業整合到生命健康產業鏈中,重點打造以安全食品全產業鏈生產性服務業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實現兩鏈融合互動發展格局。
作者:來永見單位:黑龍江省友誼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