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結構調整與金融支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及金融支持現狀
(一)產業以資源型為主黑龍江省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一直是我省產業經濟的主體。長期以來,我省產業發展多依靠資源經濟,大慶油田作為全國第一油田,每年不低于5000萬噸的石油開采源源不斷向外輸出。素有“全國第二大煤都”之稱的雞西、鶴崗主要是煤炭開采,大大小小煤礦上百家,每年煤炭輸出達3000萬噸。近些年,隨著資源的枯竭,產量逐年減少,加之高消耗使經濟效益日漸降低,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已迫在眉睫。
(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近年來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信貸投放與結構調整步伐。2015年初,信貸投放計劃新增1300億元,與去年同比增幅12%。從金融機構改革力度上看,我省完成農村商業銀行的組建、小額信貸公司的成立、外資銀行入駐等一系列金融體制的創新。從貸款規模上看,2014年初,全省金融機構短期貸款金額增長迅速,同比增長227.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幅上升,比同期增長12.9%。從貸款城市上看,我省哈爾濱、大慶重要工業城市工業貸款相比同期增幅迅速。從貸款種類上看,中長期住房貸款和涉農貸款快速增長,增加額為33.7億元和209.3億元。
(三)第三產業長足發展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亮點一是服務業逐漸優化升級。全省建立多個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為經濟鏈條延伸向全省。大慶服務外包園是我省首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之一,哈爾濱市被批準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二是制造業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快,對傳統的工業模式帶來了沖擊,打破了經濟結構單一的局面。一汽大眾、沃爾沃、飛鶴乳業都入住我省,形成了一片新經濟區域,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在我省的快速鏈接。三是政府大力增加科技文化建設,加大對教育的金融投資,我省先后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軟件學院等9家院校建立省級才培養基地,源源不斷向社會輸出應用性人才,提高專業化水平。
(四)黑龍江省招商引資呈現新常態一是黑龍江省招商引資取得成果。2013年上半年,全省共批外商投資企業40余家,實際引入外資24.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40%。我省引入其他省市各項投資項目2300余項,實際引入資金1840.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90%,我省已連續三年引入外資快速增長。二是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前三季度哈爾濱市277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79億元,黑河市重點項目建設再創佳績,118個項目已復工109項完成投資138.6億元。
二、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1.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緩慢一是能源產業經濟結構比重大。能源、石化、裝備工業占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0%,黑龍江的產業結構對資源依存度比較高。2014年一季度黑龍江省固定資產投資負增長25.9%,其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在50%左右的大慶油田首次出現負增長。在整體經濟發展滯緩的當下,能源與原材料滯銷,產業結構轉型勢在必行。二是地方工業企業競爭力不強。東北長期以油氣、煤炭等大型企業為經濟主導,一旦這些大型國企經濟下行,整個地方相關行業效益也隨之下滑。三是缺少轉型平臺。要進行深層次轉型就要依靠政府導向、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管理技術,這些缺一不可,但現今我省大多數企業缺少資金,人才流失,技術水平低下,轉型之路困難重重。2.工業結構矛盾突出一是,地方產業規模較小。食品、煤炭和裝備制造業是我省主要的支柱產業。從去年大慶油田經濟出現負增長以來,我省的經濟持續下滑,與石油、煤炭等相關性較強的地方企業因依附性強、抗風險能力弱、規模小也因此減產或倒閉,第二產業產值明顯下降。二是,ENTURY能源消耗過大。我省第二產業主體仍是能源開發。近些年能源資源的枯竭,高產能、高增長已經成為過去。三是,高新技術水平較低,高增長、低消耗的制造業發展過于緩慢。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產值中所占比重僅為1.2%,這一比重較發達城市相比相差甚遠,短時期無法為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來技術支持和經濟附加值。3.高端服務業定位不準確發展緩慢首先,我省大部分服務業效率低,缺乏市場競爭力。我省多數服務業仍然以傳統業為主,高端業的定位不準確,政府導向性不強,業務形式單一,缺少創新。其次,人才培養模式單一,欠缺科學的人力資源理念。高端服務業屬于知識和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而我省專業人才逐年流失,歸根于企業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沒有完善的人才培養和引入機制。最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我省的服務機構仍然以傳統粗放型為主,經營水平較低,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夠明確,存在較大隱患。
(二)金融制約導致產業結構升級緩慢1.金融結構不合理一是融資結構不合理。缺乏完善的擔保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我省大多企業的融資源渠道單一,融資方式傳統,融資規模不大,擔保公司風險防范手段缺失,監控能力較弱,制約擔保公司發展的同時也制約了企業的融資規模。統一的非直接投資體系沒有辦法達到中小型企業的要求,銀行對非大型企業的借錢不可能使風險和收益對等,所以形成無法彌補的金錢缺少。[1]二是內部結構不合理。我省金融突出表現為銀行業獨大,其他金融產業比重偏小,行業結構失衡溢出效應無法體現。三是監管結構不合理。我國長期遵循分業監管,分業經營的監管制度,但從國際上來看,分業必將走向混業,現在監管目標不明確,大大降低監管力度。2.金融生態環境不協調黑龍江省金融業長期以來銀行業居絕對的主導地位,而非銀機構比重相對偏低,地區結構發展不均衡。金融信貸規模小,資金周轉速度緩慢,不良資產比例嚴重。一部分信貸資金被分流,大多數金融機構嚴格的信貸審批致使企業因信用等級低得不到信貸資金支持,導致企業出現“企業貸款難”和“銀行貸款難”的惡性循環。不良資產的存在,不但導致金融機構呆賬壞賬增加,加劇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收縮,嚴重制約了金融機構的信貸有效回流,削弱了金融機構的聚合能力,加大金融風險發生比率較大。
三、黑龍江省優化產業結構的對策
(一)完善金融機構信貸體系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一是拓寬銀行信用貸款渠道。適度降低信貸門檻,簡化程序,既要增加大型企業的中長期貸款規模,也要對新興企業、成長企業進行政策扶持,采用政府貼息等優惠政策吸引銀行的金融投資。二是完善銀行信用評級體系,創新擔保方式,簡化業務流程,構建向中小企業傾斜的內部資源配置機制,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別于大型企業的信貸政策制度體系。可以有效的約束企業的契約關系。通過資信評價等級,給予不同的投資條件,有效的投融資的安全保障。[2]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確劃分企業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給予不同的金融支持。對于一些高端服務、規模大的企業項目建設,應該改變其傳統的投融資限制,以市場機制為導向采用與之相應的投融資方式。
(二)加大對高端服務業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我省以政策性金融機構為支柱、以商業性金融機構為主體、以民間金融為補充的金融服務業體系。加快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創新,完善金融體系,是金融能夠更好地為產業服務。此外,應該結合地區優勢大力發展當地的有特色的高端服務業。調整產業結構不均衡狀態。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傳榮老工業城市,應與時俱進跟進政策導向加大改革力度,積極布局進行產業轉型,要加大龍頭企業建設、綠色農業發展、積極創辦服務外包業、物流中心、高端金融服務機構,帶動其中下游企業的快速發展。改變長期存在的的單一產業結構。
(三)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投入重塑政府主導地位總理在東北調研時特別指出,東北的產業結構調整重點要以發揮東北自身優勢為重點。“要做強裝備制造業,抓住高鐵、核電、特高壓等重大項目建設契機,促進技術、產品創新,推動‘東北裝備’走向世界。”一是大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建設的加大金融支持,[2]加大力度扶持工業園區優質企業,使新型工業化道路得到長足的支持。二是通過建立項目庫優選新型產業項目,優先支持高增長產業、低碳產業、重點產業列入年度計劃,通過融資拓寬、引入外資、政府投入等金融支持促進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三是優化黑龍江高端服務業以及工農業比重,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項目、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建設項目、產學研一體化建設項目。現代服務業建設項目。四是加強政府監督明確法律責任。突出政府主導作用,市場監督和政府監管要齊頭并進,對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季報制,按季匯總建設進展情況;對資金采取流動性監管,使建設中的問題得到有效的協調解決,違規現象和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3]
(四)擴大資本市場促進黑龍江省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一是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導積極吸引外資。繼續圍繞我省十大重點產業進行縱向深入挖掘,成功開展發達經濟區投資推介、央企縱向合作、校企合作、民企龍江行等多種經貿合作方式。以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加強對俄多層次交流合作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經濟建設。二是加快企業內生資源增長速度。鼓勵龍頭企業積極進行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境外發行股票并上市,拓寬企業融資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融資渠道。[4]三是推動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的發展。中介機構的發展會使一個地區的市場發展穩中求進。中介機構的完善,可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解決企業資金有效需求,為產業結構升級補充巨大資金,加快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步伐。
作者:董影 陳明亮 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