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評估機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構建原則
對低碳經濟發展進行綜合評價,需要建立一套可量化的低碳經濟發展評價體系。本文試圖構建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優化、技術進步,又能反映低碳經濟發展狀態和變化趨勢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在構建城市低碳經濟系統指標體系時,遵循了以下原則:1)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低碳經濟發展評價指標的選取應建立在充分認識、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要求,能夠概括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并能準確度量低碳經濟主要發展目標的實現程度,指標體系的內容清晰明了、可比性強,相關數據容易獲取。2)全面性與主導性相結合。低碳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的覆蓋面較廣,要求能夠全面地反映被評價系統的真實狀態,同時,一套指標體系不可能涵蓋所有指標,必須集中反映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高碳排放、高能耗等主要問題。因此,選取指標時選擇那些有代表性、典型性和信息量大的指標。3)系統性與層次性相結合。低碳經濟發展是一個包含經濟、社會、資源及環境等子系統在內的復雜巨系統。指標體系既要反映各子系統的發展狀態,又要避免指標間的重疊性。于是,應根據系統的結構分出層次性,使指標體系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便于使用。4)動態性與穩定性相結合。低碳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變化,低碳經濟評價的指標設置和指標權重均具有動態性。同時,在一定時期內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不宜頻繁變動,應保持相對穩定性。因此,指標體系應是動態和靜態的統一,兼顧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的平衡,既反映出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又刻畫其動態變化。
2.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系統復合理論,低碳經濟發展是一個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環境系統、科技系統組成的復合系統。低碳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涉及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技術、生活等多個方面,根據以上原則,可以將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四個層次,如表1所示。
低碳經濟評價指標權重計算和檢驗
低碳經濟評價指標權重設定的方法有主觀經驗法、等級序列法、權值因子法和層次分析法等,本文中指標權重的確定將采用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簡稱AHP法)由美國運籌學家沙旦(T.L.Saaty)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是一種定性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評價中的主觀影響,是一種較為科學的確定評價指標權重的方法。AHP法首先需要建立層次結構模型,確定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其次,構造成對比較矩陣或判斷矩陣,一般在專家調查法的基礎上,用1~9標度法構建;再次,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確定單層權向量,并做一致性檢驗;最后,在計算單層次權向量的基礎上,計算各層次指標體系的權重,并做一致性檢驗。1.構造兩兩判斷矩陣判斷矩陣的構造可采用專家調查法。通過兩兩比較,對同層次指標之間相對上層次因素的重要性進行評定,其比價結果以1-9標度法表示,各級標度的含義如表2所示。按照以上標度法的要求,我們對12位長期從事產業經濟或環境經濟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細致的問卷調查,取各專家意見的平均值,得出各指標的判斷矩陣,如表3所示。2.計算單層指標權重接下來,需要確定下層各因素對上層某因素的影響程度或者權重。本文采用特征根法確定權向量,即用比較矩陣最大特征根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作為權向量Wi。下面以低碳經濟評價的一級指標體系(X1、X2、X3、X4)的權重確定過程為例,詳細說明計算過程。3.低碳經濟各層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按照前述方法和步驟,可以求得低碳經濟二級指標體系在一級指標體系的權重、三級指標體系在二級指標體系的權重,最后求得各個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結果如表4所示。
低碳經濟發展評價:以長沙市為例
以下我們將以“兩型社會”建設的試點城市湖南長沙市為例,采用本文基于AHP方法構建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分析評價金融危機背景下長沙市低碳經濟的發展狀況,以驗證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適用性。樣本觀測區間選取為2005-2010年,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數據如表5所示。從表6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長沙市低碳經濟評價的綜合得分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需要看到的是,該市低碳經濟得分在2008年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反映出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長沙市結構調整的步子明顯放慢,傳統的高碳型增長方式又有所抬頭。但是,隨著成功實現“保增長”的目標,從2009年起長沙市低碳經濟又重回上升通道,2010年低碳經濟的綜合得分是2005年的2倍多。長沙市低碳經濟得分的上述變化表明,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持續推進,作為湖南省的省會和兩型社會建設綜合實驗區的關鍵城市,長沙市低碳經濟發展的水平明顯提高,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結論
基于層次分析法,本文構建了低碳經濟的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和檢驗了各級指標相對于總指標的權重,并以長沙市的低碳經濟發展為例進行了分析評價。總的來看,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出的指標權重展示出了較好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其結論能夠為各地區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學的判斷依據和有益啟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在評價指標體系中,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影響最大的指標是GDP和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最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標,雖然二氧化碳減排是減緩氣候變暖所必需的,但還是要以經濟發展為前提,該結論與夏堃堡、辛章平等的觀點基本一致。發展第三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有利于提高低碳經濟水平。現代服務業是能耗低、污染小、就業容量大的低碳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等低碳產業,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特別是低碳技術改造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向低碳化方向發展。
其次,萬元投資回報率、人均GDP增長率、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旅游業產值占GDP比重、SO2排放量、單位GDP能耗、工業SO2排放達標率、化肥使用減少率、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等也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這表明,提高投資效率,切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合理開發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有效控制工業能源消費量,發展潔凈能源,加強污染治理,是建設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經之路。
再次,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影響的還包括植被覆蓋率、機動車總量、建成區綠地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公路運輸旅客周轉量等因素。這表明提高森林覆蓋率,建設生態化城市,對建設低碳經濟和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積極倡導低碳消費模式,普及推廣擴大低碳生活理念,推行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節約的低碳生活消費習慣,對于降低碳強度十分重要。
最后,以長沙市為例的研究發現,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長沙市的低碳經濟發展明顯處于上升通道,表明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設立以來,該市經濟發展逐步向集約、高效、低碳的方式轉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得到提高。同時,實證分析也表明本文構建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
作者:賀勝兵鐘麗周華蓉單位: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