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建設環保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發展低碳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應對經濟發展轉變方式的基本要求,而可持續發展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手段。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統籌考慮經濟發展、消除貧困、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這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以大規模、高速度為基本特征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期,當前的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對今后十幾年、幾十年的能源消耗有著極其重大的深遠影響。從長遠來看,低碳減排模式是中國發展的必經之路。把氣候變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并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從政策導向上轉移各級政府的經濟增長模式,將工作重點放到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經濟增長點上來,加快建設節能減排新模式的工業體系已擺在中國發展的重要議程上來。
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社會發展新模式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發展低碳經濟、鼓勵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新技術、培育綠色產業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低碳經濟作為一次產業革命,其歷史性的里程碑作用不可估量,蘊藏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機遇,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開創性選擇。我國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環保環境,就是要把握新的發展機遇,在新的產業革命的浪潮中找尋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發展模式,構建新的經濟產業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創造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這次新的產業革命將帶來環境、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歷史性變革,將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環保環境的對策建議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總體發展規劃
要想保證城市的經濟、社會與環保事業的發展朝著低碳方向轉型,當務之急首當其沖的任務就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總體發展規劃。首先在制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要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因素,在總體規劃上進行統一安排部署。其次,在國家已頒布的有關能效標準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各級政府的用能等級劃分、節能管理制度,規定和完善主要耗能產品、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和各類民用建筑能耗標準定額。再者,深入研究和制定低碳經濟發展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全面衡量各級政府的低碳經濟績效水平。
(二)優化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結構
加大調整三大產業格局的步伐,進一步提升第三產業在各地區經濟中的比重,鼓勵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水平,實現碳排放的減排目標。二是在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指導下,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研究和開發新型潔凈能源,降低對石油、煤炭等枯竭性資源的依賴和消耗,引導企業和社會向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再利用與可持續發展邁進。在注重開發新能源的同時,力求達到能源結構的調整與能源效率的提高之間的充分結合,深入挖掘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包裝工藝、運輸設施設備、倉促管理、消費環節的改進措施,努力提高現有生產與消費中能源的整體使用效率。
(三)學習和研發低碳技術
發展低碳經濟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掌握先進的低碳技術。低碳技術的引進和創新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前提和基礎。雖然世界各國在低碳領域和低碳技術中仍處于摸索和研究中,但也有部分低碳技術已經在社會和企業中使用,并取得一定的突破,帶來了較為突出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光伏產業中,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同步研發,初步創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太陽能工業體系,在產能與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科研成果已經在企業中得到推廣使用,并實現了出口。另外,積極加強國外先進低碳技術及產品在我國的推廣使用。加強國家間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和推廣一批先進成熟適用的低碳技術及產品,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注冊,獲得更多的資金及技術支持,支持社會組織和團體及科研院所與國外的合作,注重先進的低碳技術引進推廣的成本和效益關系。
(四)加強社會綠色消費、低碳生活觀念的引導與宣傳
低碳經濟要求從社會的各個部分都要為此目標而共同努力。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與低碳密切相關。每個公眾的生活中都可以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每個人的行動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全社會中構建和形成綠色消費的觀念,以此帶動和督促低碳工業發展的新模式。倡導低碳生活觀念,加強對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宣傳教育,使廣大消費者深入理解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環保環境的深遠意義,增強公眾節能減排、綠色消費的理念,全社會上下齊心協力,共同營造出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作者:李鏡單位:沈陽工程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