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民經濟統計對國民經濟運行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市場結構愈加復雜,因此,加強國民經濟統計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國民經濟來說,作為一個復雜、綜合、系統的經濟系統,與國家整體經濟利益有著直接關系,這就需要我們可以強化國民經濟統計工作,不斷發揮國民經濟統計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國民經濟以及國民經濟統計相關內容,分析國民經濟統計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提出提高國民經濟統計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國民經濟;統計;影響;特點
在國際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作為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提高國家經濟實力是提高國際地位的重要渠道。經濟作為國家發展的資本,國家經濟實則就是國民經濟。國民經濟是一個宏觀上的詞匯,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由于我國經濟體眾多,不同經濟體存在著很大差異性,因此管理部門和生產方式也有所不同,形成各種經濟流量相互交織、相互生產,最終形成國民經濟的整體系統。而國民經濟統計作為一種以統計學方法為基礎的統計形式,需要根據大量的經濟指標與數據,通過多方評價方式、多角度評價形式,通過客觀的數據來反應國民經濟發展的實質內容。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強化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對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國民經濟與國民經濟統計的關系
首先,從理論層面上分析。想要深入認識到國民經濟統計實質,需要先了解國民經濟的含義,這是因為統計工作服務于國民經濟。國民經濟從生產角度分析,作為一個國家經濟中的再生產環節,包括商品流通、產品生產、商品流通、商品應用等生產環節,可以說涉及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而如何確定生產效能,則需要發揮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積極作用。其次,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國民經濟需要結合市場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是生產功率、勞動對象、生產力等相關經濟綜合體的總成。也就是說國民經濟是宏觀市場經濟,而統計工作是表明經濟因素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最后,從生產所有制角度分析,由于我國經濟主體類別性對較多,包括國有體制、集體經濟體、私有經濟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國民經濟作為一個設計非常廣泛、種類繁瑣、多維度的經濟整體。需要通過國民經濟統計部門不斷加強統計質量,更加明確的反應出我國經濟發展態勢。
2、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要求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必須要能夠滿足國家經濟的整體經濟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從國家經濟角度作為出發點,構建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統計體系。國民經濟統計方法包括經濟核算、統計學、統計結果等內容,這就需要從宏觀角度出發,全面進行統計工作;再者,公民經濟統計工作需要滿足各個階層統計的要求,需要所生產的數據都能夠滿足某個行業、層面、領域的經濟客觀發展要求,所統計的數據必須要完整、精確。可見,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必須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統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現遺漏或錯誤問題。在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當中,通常會采用綜合指標法、賬戶平衡法、投入產出法、數學模型等。隨著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我國數據處理基礎不斷加強,進行的統計方法也不斷出現。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統計方法和分析方法已經成為了統計學當中的主流形式,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保證統計質量。
3、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特點
3.1綜合性與復雜性。由于國民經濟自身就具備復雜性和綜合性特點,這就注定了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同樣也非常的復雜。由于國民經濟統計是由幾十萬的指標構成,能夠充分反映各行各業的發展情況和經濟體宏觀情況。再加上,我國不同行業之間存在著很強的聯動性,例如建筑行業和設備制造行業、道路交通行業和建筑行業等,這些不同的經濟主體相互交織的同時,也相互獨立,從而大大提高了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復雜性,需要從綜合的角度進行統計。可見,國民經濟統計工作需要讓各個領域經濟發展值進行綜合,從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系統。
3.2針對性。由于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具有國家權威性質,對市場經濟生產設計和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可見加強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重要性。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運行指導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經濟發展中其經濟主體側重點也在不斷改善,需要統計工作能夠適應經濟主體發展態勢,這也彰顯出了我國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針對性,通過總、分的形式進行數據統計,從整體統計轉移到局部統計當中,從而描述一個行業主體經濟發展情況,并對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依據。
4、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
4.1彰顯國民經濟發展趨勢,為后續發展指明方向通過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可以對國內人均生產總值、就業人口數量、產業結構等實際情況進行表明,并從統計數據當中找出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為后續國民經濟發展指明了道路。如在14年我國國名經濟首次突破了60億大關,其中第三產業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雖然我國第二產業依然占據了40%以上,但是第三產業已經接近50%,比第二產業多出幾個百分點,也是標志著我國第三產業正式接管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從中也預示著我國國民經濟也逐漸朝向服務化方向發展,服務主導形式已經成為了主流,是勞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4.2反應經濟主體問題,為后續發展提供數據理論。國民統計工作不僅具備戰略性意義,同時也能夠彰顯出國民經濟總體和各個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的包括創新產業、文化產業、環保經濟等問題。如15年初廣東省經濟增長比例為8.5%,但稅費的增長速度卻超過了增長速度達到了11.1%。從本質上說,稅收增長率高于GDP的實際原因就是在經濟結果分配過程中政府收入的過多,因此,在15年初和整個16年,廣東省相關部門都在針對稅收率進行調整,保障資源分配的公平證,到如今已經不再出現政府分走經濟結果過多等問題。由此可見,統計工作可以找出國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后續調整奠定堅實的基礎。
4.3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中的競爭力。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出口大國,外貿是國民經濟統計中的重要內容,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第一),同樣也是國際對外投資大國之一,與國際各國之間的關系愈加密切。在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外貿經濟的影響,通過統計工作來反應我國外貿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讓我國經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國際市場當中,這樣即可有效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中的競爭力。特別是在近年外貿經濟發展中,受到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對我國采取貿易壁壘政策,傳統勞動密集性出口產品比例越來越少,但高進技術產品的比例不斷增加,已經超過勞動密集型產品,因此我國重點扶持對象也轉移到了第三產業當中,從而實現我國經濟轉型,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中的地位。
5、加強國民經濟統計工作質量的渠道
5.1采用更加科學的統計方法。在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當中,其中作為基礎的方法就是利用統計學。想要全面提高統計工作質量,通過統計工作彰顯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狀況,就必須要從多個維度出發,采用多指標的評價方法,統計學方法主要是通過大量數據調查得出結論,其中需要應用大數據來保障統計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2制定完善統計核算體系。開展任何工作都需要制度上的支持,同時也包括國民經濟統計工作,因此制定國民經濟統計核算體系是剛需,保障體系制度要在經濟理論基礎上,對理論和實際內容進行綜合性分析,認清國民經濟統計核算的基本含義,明確統計工作開展的多項原則,這樣才能夠保障國民經濟統計工作能夠反應出國民經濟發展的總態勢,從而發揮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積極作用。
5.3提高統計結果的利用率。統計工作除了能夠呈現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外,還具有未來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在開展國民經濟統計工作中,最后一環就是對統計結果進行反饋和應用,這是提高統計數據利用率的重要渠道。在此環節中,需要不斷對國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不斷的進行總結和反思,并以統計結果作為基礎內容找出國有經濟發展中的有利、不利因素,明確國有經濟發展的大體趨勢。
綜上所述,國民經濟統計通過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反映出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同時也能夠通過數據對比找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從而為后續發展提供基礎。總之,只有保障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科學性、全面性、真實性,才能夠充分發揮國民經濟統計的積極作用,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旭光.物聯網技術對國民經濟核算發展的影響[J].統計研究,2014(10)
[2]宋旭光.國民經濟核算更新方案:潛在影響及其應對[J].財貿經濟,2013(12)
[3]陳瀅西.論國民經濟統計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5(06)
作者:楊寶平 單位:喀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