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探招生培養就業的聯動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和社會市場嚴重脫節。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每年大學的擴招,高校就業率的不斷下降,學生畢業之后找不到自己本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高校專業設置和社會嚴重脫節,高校只考慮到了開設的專業適合招生,沒考慮到這個專業在社會上已經嚴重飽和,而一些用人單位卻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2.人才培養方式不合理。
高校培養方式存在與學生、教師、用人單位期望不一致的現象。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大學,都應該注重人才培養的模式,這是高校競爭力的重要表現。鄔大光在接受《科學時報》(2008年8月19日)采訪時呼吁,中國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已非改不可了。他提出,今天我國的大學,盡管外在制度形式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人才培養模式無任何變化。
3.就業和思政沒有效結合。
在高校中開展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對就業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和創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些學生由于生理殘疾或者是容貌欠佳,在就業過程中心理上都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女生和男生相比,就業相對來說會處于弱勢的位置;交際范圍狹小,人脈少,交際能力薄弱,適應社會能力差,承受能力低下,學習成績不好,都會給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這就要求我們的高校建立這種就業的教育,在國內雖然還不普遍,但是對于推動學生更好的就業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建立聯動機制,培養優秀畢業生
1.加強市場研究,合理設置招生計劃。
特色招生,緊跟社會發展步伐,設置社會需求的特色的專業,合理設置招生計劃,進而提高生源質量,從而促進就業的發展。高校在設置招生計劃的時候同時也要考慮到一些學生喜歡在生源地就業,考慮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因地制定適合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優化生源結構,在更多的省份設置招生計劃,使得學生能夠有個全國各地文化的一個交流,進而也提高了生源質量,也實現了為更多的學生在當地就業的可能性。
2.明確學校發展方向,科學定位。
我們可以借鑒企業的發展戰略,來科學的定位學校的發展方向,學校的發展戰略是關于學校未來發展的重大的、全局性的籌劃或謀劃,是關于未來發展的最高綱領。科學的制定發展方向可以讓高校很好的把握機遇,規避風險,為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可能。
3.創新培養模式,科學培育。
在國外的大學流行個性培養,就是進校之后一年之內不分專業,學生可以同時注冊多門學科,然后修滿學分就可以了。現在國內一些學校也有采取招生的時候按照大類的方式招生,學生進校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想上的專業,也有一些學校放開了對學生進校轉專業的要求,允許部分學生在一年之后還可以轉專業,主要還是注重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高校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其制定教育教學計劃,分類管理,讓學生朝著自己的興趣發展,努力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結合社會發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理想的教育教學模式需要我們不斷的改進創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促進就業。
4.切實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建立激勵制度。
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是我國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國務院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就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并將其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我們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改善教師的生活環境,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高校就談不上教學,更談不上培育優秀的人才。
5.建立就業系統,加強思政教育。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所以在高校建立面向用人單位的一套就業系統迫在眉睫,通過先進的就業系統拉近了學生、高校、用人單位的距離,使得用人單位能很容易的在眾多的畢業生中找到自己想招的優秀人才,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個就業系統最新的用人單位的信息,要求,高校也可以在這個系統上最新的學院信息,及時的了解學生是否被用人單位錄用,全方位的為畢業生和招聘單位建立一個求職和招聘的網絡平臺。同時具備供需信息、雙向溝通、就業政策、就業指南、就業指導和就業分析統計等功能。
三、結語
招生、培養、就業是高校人才培養中很關鍵的三個步驟,我們要合理的制定招生計劃,科學的個性化的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建立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生源培養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就業的好壞,就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來年的招生情況,招生專業的設置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規格,努力縮小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之間的距離,培養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用性的人才。
作者:許碩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