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國公司國際風險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跨國公司的國際風險根據其內容可以分為政治風險、外匯風險、生產風險、營銷風險、財務風險、文化風險及技術風險。各種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可通過下表作一概述。
二、跨國公司國際風險管理的一般方法
風險管理是跨國公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跨國公司的財產安全和經營效益。所謂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的認識、衡量、預測和分析,準確把握企業經營中的各種不確定性,采取恰當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多的安全保障,或使損失降至最低水平。風險管理一方面要控制、減少風險產生的影響和損失,另一方面也要控制那些被認為是產生風險的原因的行為與事件。跨國公司國際風險管理的一般方法有:
1、風險回避
風險回避是企業對付風險的最徹底的方法。有效的風險回避可以完全避免某一特定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而其它方法僅在于通過減少損失概率與損失程度,或減少風險的財務后果,來減少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的潛在影響。例如,當跨國公司了解到A東道國存在著政治風險時,可將原定以直接投資方式進入該國市場的計劃改為對B東道國的投資進入,從而回避A國的政治風險。但是,風險回避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它常常涉及到放棄某項經營計劃或經營活動,從而失去與這一計劃或活動相伴隨的利益,或者回避了某一風險,又導致了另一風險的產生。國此,風險回避方法的運用有其適用條件:一是某特定風險所致的損失頻率和損失幅度都相當高;二是應用其他風險管理方法的成本超過了其產生的效益。
2、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指對企業不愿放棄也不愿轉嫁的風險,設法降低損失概率或設法縮小損失幅度的控制技術。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控制風險發生時的損失程度??刂骑L險因素主要是指企業在損失發生前為消除或減少可能引起損失的各種因素而采取的各種具體措施,也就是設法消除或減少各種風險因素,以降低損失發生的頻率。如當跨國公司子公司的產品在東道國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一定水平,再增加即會對東道國的民族工業構成擠壓時,放緩在東道國的廣告促銷或其他風險因素的產生。在控制風險因素未能奏效的情況下,可通過控制損失程度,使損失降到最低點。如跨國公司遭遇東道國國有化,在局勢無法挽回的情況下,可通過公共關系、外交途徑等措施,使企業財產等到盡可能多的補償。
3、風險集合
風險集合是指將同類風險單位加以集合,以便于對未來損失進行預測并降低風險。例如大型百貨商店通過經營商品的多樣化來減少或避免經營上的風險,一種商品滯銷,但其他的商品則可能很暢銷;跨國公司的多角化經營、跨國公司的跨國兼并、跨國公司的合作或戰略聯盟也都具有同樣的功能。
4、風險保留與承擔
當某種風險不能避免,或因風險收入超過風險損失,能獲得較大收益時,企業可采取風險保留與承擔方法進行風險管理。這一方法通常在下列情況下采用:一是處理風險的成本大于承擔風險所付出的代價;二是預計某一風險發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企業本身可以安全承擔;三是不可能轉移的風險,或者不可能防止的損失;四是缺乏風險管理的技術知識,以至于自身愿意承擔風險損失等。
5、風險保險
風險保險是跨國公司進行風險管理的另一個重要方法。一些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其跨國公司的利益,針對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等為企業進行保險,包括外匯險(不能自由匯總風險)、征用險(由于東道國政府實行征用、沒收或國有化,致使海外投資的全部或部分遭受損失)、戰爭險(因戰爭、動亂等導致海外經營的損失)等,跨國公司可向政府有關部門投保,以分散其國際經營中的風險。另外,一些保險公司也開設了海外經營風險的保險業務,跨國公司可有選擇地加以投保。
三、跨國公司國際風險防范的策略
跨國公司國際風險防范的策略是指為減少國際事件出現的可能性而采取的行為和措施,包括為適應東道國要求而進行的經營方式的調整和采用適當的技術方法等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的運用,一方面使得國際投資和經營活動更為順利而有效,另一方面讓東道國技術水平提高和國際收支的改善所作出的貢獻。總之,將使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各種風險減小甚至是消除??鐕緡H風險防范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創辦合資企業,建立合作企業
與東道國建立合資合作企業經常被認為是通過采取與東道國居民分享所有權、管理權和專業技術知識的方式來減少風險的措施。通過在合資企業內建立一種多方面的權力平衡調節機制來實現持久而高效的合作。許多成功的合資企業通常有一種協議:東道國居民承擔動作職能,外方提供方法指導。
2、積極適應東道國對外來投資的業績要求
積極適應東道國對外來投資的業績要求是跨國公司防范風險的又一重要策略。東道國通常對外來直接投資提出業績要求,如國產化比率、出口比率、技術貢獻等,這些又表現為東道國對外來直接投資的政策限制。對跨國公司來說,重要的是通過滿足東道國政府的業績要求,實現對東道國政策限制的跨越。如通過談判在東道國的經濟特區和出口加工區設立工廠,直接滿足東道國的地區發展戰略要求和出口要求,從而突破東道國的政策限制。IBM在日本的子公司就實現了完全的日本化,使得IBM公司在日本這樣復雜的市場上得以適應其獨特的文化和管理要求,從而避免了風險。
3、擴大項目的出口水平
就東道國而言,一個項目掙得外匯的潛力對項目的成敗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因為很多為外債和貧窮所苦惱的國家都將把出口當作是解決所有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這種出口導向政策存在于大多數東道國的產業政策之中,因而具有高度出口潛力的項目在其與東道國談判時將獲得有利的談判地位。
4、保持項目的技術貢獻
保持高出口水平的另一個重要的風險防范策略是不斷向項目注入新技術。這是因為那些含競爭性技術的工業制成品在高需求的出口市場上易于出售。同時在東道國的進口替代市場,先進技術亦趨于得到一個有利的談判地位。投資項目引進了那些在各部門和產業能夠帶來效率和進步的技術,這些技術將并入東道國經濟和產業結構中。
5、提高項目的附加值
提高項目的附加值是指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投資經營時盡可能多地作出貢獻,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業績要求、技術貢獻外,還應在人才培養、勞動就業、財政收入、國際收支、使東道國融入國際社會等方面作出貢獻。這也是改善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政府的關系,防范各類風險的重要策略。
6、改善企業形象,增強社會責任感
東道國對外國投資者的印象決定了東道國對公司項目的重視程度,因而防范風險的另一重要策略是把東道國對企業形象的評價列入考慮因素。像IBM、ITT、聯合碳化物和雀巢這樣的跨國公司都有其由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組成的特殊的企業形象。當不利因素占優勢時,企業通常在東道國帶上一個“形象包袱”,這將影響其經營。雀巢公司對其嬰兒奶粉的配方所作的艱苦努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樣的不利形象要花很長時間來糾正,所必須采用的方法是再次突出企業的良好形象。此外,良好的企業形象可通過像捐助慈善事業,建立獎學金,訓練和雇用殘疾人員,注重社會和本地事業等傳統方式來發展。這種策略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并因此融入所在的社區中。在世界范圍內,社會責任形象的建立已帶來了一系列的成功。例如,通過在許多東道國建立培訓中心和設立獎學金,IBM成功地建立了一個倡導教育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