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國公司下的零售業競爭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近年來我國零售業的發展及產業控制力現狀
1.1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效益顯著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對外開放的加快,零售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的效益也顯著提升。首先,零售業的銷售總額持續增長。入世以來,我國批發零售業的銷售總額保持了高速增長,年均增長在10%以上。其次,行業龍頭企業成長迅速,近年來,我國百強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年增長率在30%左右,占社會消費品總額的比重也不斷提高。再次,我國零售企業的效益顯著提升,尤其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升級,零售業的銷售景氣指數和盈利景氣指數都保持高位運行,企業效益也明顯改善。
1.2零售業行業結構不斷整合重構,多元化趨勢明顯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多樣化趨勢加強。超市、專業賣場和便利店等多種零售業態迅速發展,新型的零售業態也不斷衍生出來。首先,百貨行業整合趨勢明顯,尤其在消費結構升級的情況下,百貨行業一方面出現了復蘇,但另一方面變革趨勢十分明顯。高檔百貨、主題百貨等錯位模式走向細化,并在營銷方面不斷創新,而受益于經營創新和消費環境的完善,百貨業態的經營效益提升明顯。其次,超市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在銷售額顯著提升的同時,店鋪數量迅速增長,單店銷售規模持續提升,總庫存周轉次數也顯著增加。再次,專業店發展較快,成為零售業的主力業態,尤其是以服裝、家電和建材行業為主的專業店迅速發展,銷售額迅速增加。最后,網上銷售等新型業態發展迅速,多元化的業態經營成為主流,大量企業選擇了由單一業態經營向多種業態經營領域延伸,銷售額不斷增長。
1.3外資進入速度加快,本土零售業的產業控制力趨于下降2004年底以來,隨著零售業的全面開放,外資企業大量進入我國零售業。以沃爾瑪、家樂福等為代表的外資零售企業大量進駐中國,且從數量上看,外資企業入圍我國百強零售企業的數量持續增長。同時,隨著外資在合資企業中股權比例限制的取消,外資進駐中國的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獨資化傾向明顯。從結構上看,外資企業在大賣場業態上占據主導,而從經營效益上看,外資企業的經營效益也普遍強于內資企業。在地域特點上,外資零售企業不斷向二、三線城市擴張,并積極采取本土化戰略,與國內大型廠商建立購銷關系,進行本地化采購,并積極實現員工本地化??傮w來看,隨著外資的大量進入,我國本土零售業的產業控制力趨于下降。
隨著我國零售業的全面開放,外資企業大量進入。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外資企業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其直接投資,這對我國零售業競爭態勢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行為給我國零售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總體來看,我國零售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以粗放經營為主。國內零售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手段和營銷模式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外資的大量進入和發展勢頭趨于強勁,外資企業的擴張性逐步增強,這使得國內零售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而從目前的形勢看,雖然外資并沒有進入所有零售行業,但在百貨連鎖、超市等主要行業與國內企業的競爭已經日益激烈,大賣場的業態則幾乎被外資企業完全壟斷??鐕髽I大量采取搭售和其他附加條件進行銷售,在國內零售業中的壟斷已經有所顯現,使得本土企業對產業的控制力區趨于下降。
2.2跨國公司行為也給我國零售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機遇外資的大量進入,使得我國零售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并不意味著國內零售業企業將完全敗下陣來。相反,國外企業的競爭能夠提升本土企業的競爭意識,激發企業的活力。我國本土企業面臨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外部效應。外資企業的進駐,給我國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引入了新的經營業態,促進了我國零售業的結構調整。同時,外資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經營理念。另外,外資企業激發了我國企業的競爭活力,培養了大量的現代零售業管理人才。外資企業的入駐還帶動了我國的出口貿易,促進了我國商品進入全球市場。(2)我國企業仍存在一些內在優勢。第一,外資零售業的整體影響有限,無論是零售規模還是網點數量都無法與國內企業相比。第二,我國企業在競爭中逐步壯大。第三,我國國內市場也面臨較大空間,這就為我國國內企業提供了潛在的發展空間。
3基于產業控制力的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當前,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1)發展方式粗放,尤其與國外企業相比,國內企業普遍重規模、輕效益,不注重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2)從具體業態看,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較低,無論是擴張開發能力,還是成本控制能力都較低,品牌化經營能力較差。(3)我國零售業的規范化程度較低。由于我國一些零售企業普遍存在短視行為,加之政府監管并不到位,我國零售業的規范化程度偏低,不僅零售商與供應商矛盾突出,零售企業商業信譽也偏低。另外,在促銷當中,我國零售企業還存在著促銷行為不規范的問題。(4)我國零售企業發展中還面臨較大的人才短缺困境,尤其受觀念和制度等原因的制約,我國企業的用人制度還有待健全。另外,我國零售業還缺乏高層的專業技術人才,尤其缺乏營運管理、高級物流管理和復合型管理人才,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4結論與啟示
近年來,跨國零售企業在占領一線市場的基礎上,還大量布局我國二、三線市場,使得我國零售業產業的安全度下降,也造成了本土企業的產業控制力下降。本文從外資進入的角度出發,得出了跨國企業的行為及其造成的產業控制力往往是決定零售業安全的重要因素的結論,并分析了跨國公司行為對我國零售業競爭態勢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得出了基于產業控制力的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未來幾年,外資零售企業的擴張行為將可能得到全面釋放,無論在門店數量上,還是在營業面積和經營業績上,都將導致零售產業安全度下降。而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面對外資的擴張,我國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我國零售業的長遠發展,防范與化解外來風險。具體而言,首先,鑒于我國零售業已經全面開放,國家應該盡快制定零售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加大對內資零售企業的引導,通過制定財稅政策引導零售企業擴大規模并進行升級創新,相關部門要積極建立支持中小零售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促進零售企業的連鎖經營,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整合國內流通企業,按照做大企業集團規模的要求,促進零售業優勢業態和知名品牌的聯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售企業。同時,要加大對零售業信貸的支持,解決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矛盾,促進企業融資。要加大零售業對民營企業的開放,消除各種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其次,要加大對零售業的規范,通過建立相關法律,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為應對當前零售業并購加強的趨勢,要建立相關并購法律,規范并購行為,確保行業健康發展。最后,要努力提高零售業的技術水平,加強對零售業人才的開發和培養,為零售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作者:葉三琛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