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集體三資監管的農村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不到位農村改革制度后,由于合并等的原因,工作人員減少數量較多,使得專門從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人員減少,導致了監管力量的嚴重匱乏。
(二)各部門農村集體“三資”監督不力司法機關、紀檢機關等監督十分乏力,群眾監督流于形式,使得民主管理意識淡薄。民主理財小組監督不到位,不能切實為農民群眾著想。
(三)思想認識不足,人員素質欠缺思想上不重視導致了農村領導班子對財務管理的認識偏差和錯誤。有些工作人員不熟悉財務相關流程和制度,嚴重阻礙了監管的有效進行。
二、加強“三資”監管,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職能和責任劃分明確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中應有的職能。其中,村委會是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的主體,上級黨委政府是農村集體經濟的監管組織者,財政部門主要對農村集體“三資”實行財政指導和監督職能,而審計部門則是定期進行審計監督檢查的主要部門,像是違規違紀等行為都要確定部門職責予以監督,這樣職責明確有利于統籌協調之余發揮各部門的優勢。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管模式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制定。我國廣大的農村區域決定了基礎條件和經濟狀況的巨大差別。對那些經濟較為發達,基礎設施較好,制度規范和民主機制完善的農村區域可實行“自管模式“,這樣能夠充分調動村民發展本村經濟的積極性,上級主管部門可實行必要的監管、服務和指導職能,以確保三資監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對于那些經濟基礎條件較差,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的區域可實行“代管模式”,由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服務,代管農村集體“三資”,但是代管職能必須是在履行民主程序后,村民自愿進行的,應簽訂代管協議,明確權利和義務的具體細則,防止挪用以確保農村集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二)界定農村集體“三資”范圍,充分了解現有狀況資金上,應該由各個相關部門合理組成領導小組,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全面的,廣范圍的清理核實工作。將有關補助補償、集體租賃和經營收入等資金管理項目納入核算范圍,嚴禁挪用、私存等弊端的產生,真正做到及時結清,臺賬清晰的要求,確保其真實完整性。資產上,應該將集體的房屋、建筑、設備設施以及集體無形資產等納入管理范圍,進行分類管理,詳細記錄資產在使用、處置等各方面的情況,做到賬實相符,權責明確。資源上,應該將農村集體所有的耕地、水域等所有資源納入監管范圍,將資源分類管理,詳細記錄資源名稱、經營方式以及合同的相關情況,以便在農村集體資源流轉等各類情況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其他債權債務管理上,應該尊重農村集體經濟原有和現有的復雜情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清理核實相關的債權債務情況,將由于各種原因未納入核算的依法納入核算,對已經完結的或者賬實不符的債權債務以及壞賬,應該按照法定程序予以處理。通過以上清理核實逐步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的狀況,摸清家底,有利于后續相關工作的展開和實施。
(三)建立健全相關監管的制度規范1、應該建立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的民主監督機制投票選擇代表組成村級理財小組,村里的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等相關證明和原始憑證必須經過村級理財小組的集體審核后才有效,然后入賬。較為重要的或者重大的事項由村民代表民主討論后才能做出決定。對集體“三資”范圍內的財務狀況、設施建設等事項進行及時地公開透明。設立監督意見箱,及時掌握農民群眾對工作的意見或者建議,并經過討論通過根據有益的建議及時調整工作,建立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聯合檢查,有利于及時發現和糾正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相關制度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等相關交易行為,應該經過專業機構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評估并且制定合理的市場價格,確保過程中的公正公平,公開招標投標等。集體經濟相關交易行為成交后,應該立即簽訂正規統一的書面合同,用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且將合同以及相關材料歸檔保存,上級主管部門和村民代表應該做好后續的監管工作,將所得收入納入集體,并且定期公開賬目。3、是要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機制提高對農村的管理人才培養意識,引進青年大學生等到村任職充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隊伍,加強與管理相關的各級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相關知識輸送,培養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質高管理水平的隊伍。要積極研究開發集各種功能為一體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系統,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電子化、信息化,以達到全面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的科學管理水平。
三、結束語
農村集體“三資”構成復雜、分布廣泛、管理基礎較為薄弱,長期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上的忽視導致了職能范圍不明確、管理不規范以及浪費和流失嚴重等一系列問題,亟需對此進行改進和完善。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對于維護集體和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健全民主監督管理機制,提高農民收入以及增強農村經濟實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們應在前期有效工作的基礎上,抓住問題,延續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采取措施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的監督管理,從實際出發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作者:張明義單位:遵化市東陵滿族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