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思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滲入云南納西族地區思政工作的特殊性
(一)宗教價值觀的多元性云南納西族聚居地在宗教價值觀方面呈現出多元性特色,主要體現在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方面。云南納西族獨有的宗教是東巴教,東巴教中規模較大的祭祀儀式主要包含祭風、祭天、祭丁巴什羅等儀式,其中,東巴繪畫、音樂也屬于宗教文化范疇。音樂主要是在開展祭祀活動中,所吟唱的曲調音樂,還伴隨有一定的器樂,音樂唱腔高達50種。每當春節、端午等重大節日活動,都要開展祭祀活動,最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活動。祭天活動屬于納西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云南納西族是以宗教文化為核心的文化,民俗風情與文化等都和宗教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這也充分說明了宗教信仰力量的強大,有些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是相左的,必須在充分尊重民俗多元性基礎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二)傳統文化中存在的消極成分云南納西族的傳統文化,是生活在麗江地區的納西族祖先生產、生活實踐中經驗的累積,是納西族的文化瑰寶,是納西族民眾的精神信仰和家園。這一傳統文化對納西族群眾生活、生產等多個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納西族文化中依舊存在著一些消極成分。這些消極文化的存在對納西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推進,對當地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都存在一定的阻礙作用。如納西族中存在殉情風俗。當情侶決定殉情后,他們將這一消息告訴自己的好朋友,女方則告訴自己的母親,而朋友和其母親則要為他們保守秘密,隨后,會選擇高山險峻之處自縊身亡。其傳統文化中存在的陋習,不僅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相背離,而且會阻礙民族地區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同時,也不利于當地民眾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社會轉型時期經濟、文化大環境的制約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轉型期,不同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狀況比較突出,各地經濟文化環境也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民族地區在地區經濟發展方面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相對落后。發展中所面對的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也相對較差,這些差異的存在勢必會影響民族地區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度和支持度。首先,經濟環境方面,云南麗江納西族地區目前正開展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主義市場化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如食品安全、假冒偽劣、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納西族群眾原有的價值觀產生了較大沖擊。如何認識經濟的發展和由此引發的道德問題依然是納西族地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中所應當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其次,民生建設方面,部分民族地區民生建設滯后。如納西族在針對少數民族的教育、醫療衛生和就業等方面仍存在公共服務不到位的現象。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解決,將直接影響民族地區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也必將減緩民族地區的思想道德建設進程。最后,在文化建設方面,納西族正致力于將其“東巴文化”做大做強,但同時需要處理和面對文化的娛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傾向。文化的娛樂化和世俗化對納西族原有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較大的沖擊。針對民族地區發展中出現的諸多現象,若任其發展,民族地區民眾的思想價值觀念就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背道而馳,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3]。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云南納西族地區思政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實現納西族宗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銜接宗教文化是云南納西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當地民眾的價值觀和日常的價值取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挖掘和利用納西族文化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通的地方,構建宗教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鏈接體系,是民族地區開展思政工作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首要任務。首先,要全面發揮愛國宗教人士的正能量。在云南納西族地區存在大批的愛國宗教人士,這些宗教人士是聯系黨、納西族信教群眾的紐帶,是號召廣大信教群眾支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力量。[4]。與此同時,愛國宗教人士也勇于同那些打著宗教的幌子搞陰謀破壞的犯罪分子進行強有力的抗爭,對維護國家統一、和諧安定都發揮了作用。納西族愛國宗教人士的行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所倡導的愛國主義精神是相一致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所以,要全面發揮好愛國宗教人士的正能量,積極與其展開全面的合作,帶動更多的納西族宗教信眾發展成為愛國人士,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決同那些打著宗教幌子用來搞破壞的分裂分子作斗爭。其次,要引導納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方向。納西族宗教文化中提倡懲惡揚善、造福群眾、服務社會,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的。它宣揚的愛心、慈善、公德等價值觀念,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存在相通之處。當然,我們也要正視宗教文化中存在的不科學方面。因此,在云南納西族地區的宗教文化建設中,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納西族宗教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共通之處,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在保護并全面弘揚納西族宗教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基礎上,摒棄糟粕,進一步推進當地宗教文化改革,確保納西族宗教文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方向。
(二)尊重并規范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尊重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這是倡導包容、尊重差異的具體發展要求,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講,一是從納西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及未來規劃出發,進一步宣揚納西族傳統文化中的亮點,以納西族傳統文化作為發力點,做大做強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快納西族文化事業的發展進程,全面滿足納西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加快納西族傳統文化與外界文化的互動與交流,讓納西族文化在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一方面,讓納西族文化逐漸走出去,逐步得到其他民族的認可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納西族人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成果,推動納西族地區的文化發展和創新[5]。三是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做好納西族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工作。在全面尊重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引導當地群眾認識其文化中的消極成分,并及時進行改造或刪除,對其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則要進行引導并融入到當地的文化建設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導,積極加快納西族地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推廣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成為推進納西族民族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創新工作,不斷滿足納西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納西族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逐步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進而成為推進納西族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三)構筑轉型期納西族發展的良好環境云南納西族地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在一個良好的經濟、文化環境中進行,這樣才能為實現納西族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營造好的條件[6]。首先,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針對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落后的實際,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逐步縮小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要認真落實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充分保障民族地區人民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繁榮成果。其次,營造良好的政治發展環境。積極推進民族地區的政治文明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所規定的各項政策,保障民族地區民眾獲得民主權利。科學有效地處理民族地區民眾之間的矛盾,積極營造良好的民主法制氛圍,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和推廣進程[7]。再次,營造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深化納西族地區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在文化建設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反對文化建設中的低俗化和媚俗化現象。同時,納西族地區的文化建設應與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和社會風尚的建立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種傳媒,如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在社會中樹立和傳播主流的價值觀,宣傳社會中傳遞正能量的人和事,使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的時代風尚。良好的社會風尚的建立能夠有效推進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最后,營造文明、祥和的納西族生產與生活環境。麗江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要在聚居地中倡導文明,發揮好當地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文明建設,傳播積極上進的先進文化。加強納西族地區的醫療、教育和生態環境建設,讓納西族民眾在享受經濟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成果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生認同,并把內在認同轉化為自覺行動,進而推進民族地區的整體建設。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得到有效落實的重要保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既有利于實現全社會思想的有機統一,展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性,又有利于加強大眾群體的意識,展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應與當地的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既要考慮到民族地區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又要體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先進性要求。為此,需要構建納西族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銜接體系,需要尊重并規范納西族傳統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和對轉型期納西族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作者:郭艷英單位:西安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