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制約體育經濟發展的因素剖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體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伴隨著人類的繁衍生息而不斷地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1],體育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體育產業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和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日趨明顯,已成為政府部門和實體經濟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所關注的熱點和重點。近年來,云南體育經濟發展,特別是體育產業化發展中,雖然表現出較快發展勢頭,但也顯露出許多問題和矛盾,本文就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展開研究,起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一、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的現狀
云南現階段體育產業存在規模小,結構和體制不完善,體育企業市場化程度較低等問題。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企業或企業集團;體育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云南省委、省政府利用奧運經濟這張牌,借助后奧運經濟的東風,在加快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的進程,大力推進體育管理體制改革;整合體育資源,實現體育企業的資產重組;加強體育產業與資本市場的互動,拓寬體育產業的融資渠道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
第一,奧運經濟加速云南體育產業化發展。目前,云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的規模較小,發展不太平衡,但應該看到其發展的潛力。奧運經濟的建設拉動了市場需求持久的增長。體育消費正在逐步升溫,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云南省體育產業建設中。云南體育產業又帶動許多關聯產業,包括第二產業中一系列相關行業,以及第三產業中許多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
第二,奧運經濟促進云南體育產業市場化發展。發展體育市場,首先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在奧運經濟的帶動下,人們對體育意識,即人的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了充分的認識。弘揚體育品格和傳統體育精神,全面提高社會公眾的體育素質,發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與時俱進地建設和發展體育產業,以現代的市場觀制定和實施體育市場的規劃。
第三,奧運經濟促進云南體育產業結構合理調整。奧運經濟促進云南省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促進云南省體育產業國際化,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規?;恼?,從整體上提升體育產業的競爭力。優先發展體育信息技術和體育高新技術,在發展體育制造業方面有了許多嘗試。
第四,奧運經濟促進了云南體育產業政策的完善。奧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我省體育產業政策的配套發展。目前,在云南省體育產業發展進程中,逐步對產權關系、資產管理、市場發育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
第五,奧運經濟促進了云南體育產業法制化建設。加強體育產業的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用法律保障體育業經濟的健康穩定,使云南省體育產業能適應奧運經濟的發展要求。開始建立體育市場服務標準和行業標準,為消費者提供消費選擇的依據。
二、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云南體育經濟產業是隨著改革開放后云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逐步發展起來的,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體育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存在地區間體育產業結構不平衡問題。云南由于受經濟、社會、資源等因素的制約,體育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產業發展比較落后,使得體育產業出現了畸形發展的狀況,使體育產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體育產業發展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和部分經濟發展較快的州市,許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州市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不高。與體育產業發達的沿海地區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
第二,存在群眾體育產業與競技體育產業發展不協調問題。由于受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政府一直將重點放在競技體育的發展中,對群眾體育的發展投入的資源較少,而群眾體育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支持,資源的不平衡分配也是限制群眾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受體制的影響投資體育發展的企業為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也決定了更多地將資金投向競技體育產業,從而抑制了群眾體育產業發展,使群眾體育產業與競技體育產業發展不協調。
第三,存在體育產業同旅游業、影視業、廣告業和網絡業聯合程度不高,開發規模不大問題。云南自身在體育社會化、產業化方面尚需進一步發展,致使體育廣告產業發展較慢。在利用體育比賽宣傳體育產品,利用優秀運動員的“明星效應”來提高體育產品的知名度,提高體育產品的競爭力,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體育比賽促銷售,以銷售助體育產業,使體育廣告成為雙方共贏的促進方式等方面,存在亟待研究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第四,尚未充分利用好云南高原、山地多的特點和優勢,發展好高原訓練基地,高原體育運動員集訓基地。如足球、籃球、自行車、中長跑、登山、漂流、定向徒步穿越、汽車運動等訓練基地。一方面造成了體育存量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積極宣傳和優質服務,大型體育賽事引不進來;此外是體育產業鏈發展意識淡薄,許多具有云南特色的體育產業缺乏國內競爭力。
第五,缺乏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的專業和高級管理人才。云南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缺乏專業人才,目前云南省現有的體育管理經營者大都是退役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他們雖然有較豐富的運動經驗,但經營管理體育產業理論水平不高,管理知識老化,缺乏金融、財會、稅收、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據以有效運作體育產業,促進其發展。
三、制約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制約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因素是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法律、科學和技術等因素的總和。在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中,社會環境各因素對體育產業的影響是直接的,例如,物價變動、通貨膨脹、匯率變動等,直接影響到體育產業市場的供求變化、消費水平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們用于體育消費時,因物價上漲會選擇替代品或替代服務。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這就需要國家在倡導社會誠信意識的前提下,完善體育產業發展的法治體系,利用市場法規和行政手段加強對體育產業的規范化管理。雖然,國家已頒布了《體育法》,對云南體育產業資本市場走向法制化有了法律規范,但體育立法的社會基礎十分薄弱,現有的體育法制工作中,體育執法和執法監督檢查工作較為薄弱。一些體育市場中介組織雖然具有較嚴格的資格認定與準入,但尚未出臺相關法規監督其運行,存在一些地區封鎖、部門分割和行政壟斷等問題。因此,云南體育產業發展中,應重視社會經濟發展因素的研究,應用好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規范和扶持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
(二)制約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的體制與制度因素
有研究認為,“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移的過程中,原來在計劃經濟時代受寵了的體育事業沒有能夠緊緊跟上時代改革的步伐。因此,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挑戰”[2]。近年來,云南省體育產業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各級行政管理部門仍然存在觀念滯后,認為體育經濟產業是未來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后隨著發展的產業。因此,云南體育是在新舊經濟體制的劇烈摩擦中發展起來的,體育產業的市場“磨合”期還較長?!斑@些‘制度缺陷’具體表現在體育產業產生的制度環境、體育產業市場中的政府行為、體育產業市場功能扭曲、體育產業市場基石不牢、體育產業市場監管不力等問題”[3]。
(三)制約云南體育經濟及產業化發展的市場化因素
經濟全球化不僅增加了體育產業知識產權價值最大化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體育產業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將會增多。國際化的跨區域合作帶來了法律制度和管轄權的差異,也帶來了體育產業發展背景的差異,信息化和網絡化又給現有的體育產業管理的法制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北京奧運會后積極發展云南省體育產業資本市場,對于促進云南省新興體育產業與行業的發展,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云南省體育產業結構升級,拉動后奧運經濟增長,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體育產業資本市場管理中,部分經營項目存在著權限交叉,部門越位與錯位問題。體育產業化發展中尚未普遍建立行業管理標準,市場定位不準,體育投資不足;從體育投資需求看,“買方市場的出現和價格競爭、成本競爭弱化了許多人的投資能力。從體育投資拉動的持久性看,必須動員社會體育投資力量,形成具有一定投資規模和質量推進的社會體育投資‘方陣’”[4]。
(四)制約云南體育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因素
在金融政策方面,體育產業發展難于得到金融政策支持,但客觀上,資本是企業發展的支柱,體育產業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金融系統的支持。目前云南從事體育產業的國有、民營企業基本缺乏正規的融資渠道,這種情況限制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壯大。當體育產業規模擴大,實現規模經營時就必須有金融系統的支持。雖然,企業融資渠道已經十分寬敞了,例如,已建立了銀行借貸市場、股票證券市場;然而,由于銀行信貸受到計劃信貸的控制,體育產業的銀行貸款數量較小,而股票和債券市場對眾多的小型體育產業經營者基本上是關閉的;顯然,體育彩票發行已經成了體育產業重要的融資方式。
三、推動云南體育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體育產業應作為云南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必須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的發展,不斷探索和總結體育產業自身運動的規律和特點,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加以規范引導,促使體育產業真正成為朝陽產業。為此,本文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觀念,把扶持體育產業作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來抓
云南省體育產業在整個第三產業中屬于“弱小產業”,主要表現在政府財政收入來源總量弱小,但由于它根植于云南豐富的區域資源、高原地區、邊疆地區環境中,客觀上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優勢。有研究認為,“在整個經濟發展中不是‘過剩’,而是滿足社會需求和消費者選擇的有效供給不足及結構不合理。只要政策配套,市場化程度高,該產業可實現從弱小到先進的優化發展,并在全省各行業及全國同行業中具有領先的獨特作用”[5]。因此,各級黨委、政府應積極轉變觀念,調整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把扶持體育產業作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來抓,云南體育產業的春天會盡快到來。
(二)加快云南體育產業市場管理制度創新
首先是改革現有的競技體育訓練供給體制,針對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不同特點,選擇不同層次的目標,按照投入產出原則,核定投入標準。其次是及時調整和完善體育產業市場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調控機制,加強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法制建設。其三是在綜合性制度規定基礎上,應進一步制定有關實施細則,促進體育產業的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用法律保障體育產業經濟的健康穩定,建立健全調控機制。最后是改革調整體育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制,例如,以政府資產名譽來保障銀行資金貸款的安全,單項出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體育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制訂鼓勵外國資本來滇投資興辦體育產業的土地使用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拓寬涉及云南體育產業發展的資金和技術市場。完善包括政府財政投入政策、產業項目基本建設投資政策、社會集資政策、稅收政策、體育彩票和體育基金等方面完整、系統的體育產業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體系。
(三)盤點現有優勢體育產業,創新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新興體育產業
云南民族體育和體育旅游本身具有比較優勢,利用現有體育資源,面向社會引導推動大眾體育健身服務,以大眾體育健身、競賽表演、健身旅游、康體休閑為重點,培育體育消費市場和體育市場主體。積極引進和舉辦國內外高水平的體育賽事,推動國內外各類體育競賽活動的開展,逐步提高云南省體育的商業化進程,“鼓勵社會各界承辦體育賽事或冠名、特許、指定、專營等方式贊助體育賽事”[6]。著力打造“低海拔———高海拔———較高海拔”等立體型、多功能和國際性體育訓練基地和訓練項目,將高原訓練品牌在國內外宣傳和推廣。培育體育競賽市場,每年形成1-2個層次高、影響大的競技體育賽事。發展體育旅游,打造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展演品牌。創新云南體育產業市場,充分挖掘、整理、推廣尚未利用的民族體育項目,利用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具有的觀賞性、娛樂性特點,以民族體育為依托適當地開發出一些參與性的體育項目。通過舉辦各種體育比賽活動,發揮不同體育比賽活動的吸引力,吸引不同年齡層次的體育愛好者,使體育比賽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吸引旅游者。抓住時機,運用網絡、媒體等手段公開信息,鼓勵發展具有云南特色、能系統開發的體育產品。更新人的體育消費觀念。提高市民對體育市場的認識,使市民意識到,體育消費是他們健康生活的需要?!爱斒忻裥纬煞€定的大規模的體育消費需要時,這種行動就成了推動體育經濟持續繁榮的根本動力”[7]。積極宣傳和推動“全民健身”,調動人們的體育消費,促進場地建設,小區健身廣場、健身中心等建設,加快體育設施建設,以滿足體育消費的增長,并強化體育專職人員對市民體育消費的引導,使其體育消費結構向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四)加強云南體育產業化發展需要的管理隊伍建設
云南體育產業人才、體育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有關部門重視不夠,尚未建立一條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渠道,形成體育產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人才缺乏的矛盾,已成為影響云南體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建議各級地方政府:一是把體育產業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序列管理,在大專院校、體育學校完善體育產業專業課程的設置。二是強化對現有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提高整體素質。三是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培養國家化體育人才??梢圆扇∫恍├限k法,如“請進來、走出去”,雙向循環、交叉培養,不斷引進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管理的人才和成功經驗,促進云南省不同地區體育業和體育產業化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