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高職院校的財務分析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財務分析報告的方法相對單一
報告撰寫的模式方法相對單一、格式不夠規范。在眾多高職院校的財務分析報告中,文字敘述是最為常見、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財務分析報告的表現方法。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人員,習慣于用對比的方法,并搭配一些看似很有說服力的財務指標,將一堆往年同報告期的數據與本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一些學院財務管理上的相關結論,顯得十分蒼白,不夠生動,也沒有特色,對學院的財務管理決策沒有太大幫助。此外,不少學院根本沒有既定的報告撰寫格式,完全視學院領導對財務管理的要求和需求而定,自主性和靈活性過高,導致同類同規模學院間財務信息不可比,信息嚴重不對稱。
2.財務分析報告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1)報告數據取數形式化。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學院的財務分析報告,是由財務部門單獨完成的。報告撰寫部門與學院主要經濟業務發生部門間的聯系不夠緊密,甚至報告中有些是通過主觀臆斷編寫而成的。對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背景、實施過程和運作領會不深,對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揭示不夠,造成財務分析報告結果的深廣度不夠,使得財務分析報告流于形式。
(2)報告數據缺少針對性。現有的財務分析數據不可謂不全,分析不可謂不細,但正因為太全太細,所以沒有針對性。模板基本上每年是固定不變的,分析時抓取數字進行填空。這樣對數字的羅列和堆砌,領導看起來既費勁,又往往忽視問題的根本所在。
(3)報告數據分析不夠深入。經過調研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財務分析報告一般都是“文字”加“數字”的描述較多,數據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絕對值的大小,比相對值的大小,深入一點的,也只是拿某個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較一下,沒有繼續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層原因,即采購、生產或銷售上的問題,沒有歸納、提煉出有價值的結論,與單位日常管理脫節。
3.財務分析報告對未來經濟事項涉及較少
由于財務分析報告引用的都是財務分析報表中的歷史數據,所以依據財務報表數據撰寫的財務分析報告多是分析已發生的確定性經濟事項,對教育資金中的教學、科研、基建工程等經濟活動的未來發展趨勢涉及較少。高職院校隸屬行政事業單位范疇,執行的是“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原則,對未來預計將要發生的經濟事項無法做出會計處理,因此,在財務分析報表中對未來經濟事項的核算也無法進行,失去了財務分析的導航作用。
二、改進報告撰寫問題的具體措施
經過調研發現,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學院領導和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財務分析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強;三是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的關注程度不高;四是財務分析人員對財務指標的理性分析程度不夠。針對以上原因,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的對策和措施。
1.明確財務分析報告的內涵按照學院管理要求,明確財務分析報告的各項內涵,使財務分析報告更具有針對性。如根據財務分析報告涉及內容的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全面分析報告、簡要分析報告、典型分析報告、專題分析報告、分列對比分析報告;按照編寫的時間來劃分,可分為定期分析報告和非定期分析報告。
2.關注學院的發展,注意積累素材財務人員一方面要注意關注單位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事項,另一方面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多了解國家宏觀經濟環境,本單位在國家、系統、同類研究機構所處的位置,單位的發展戰略思路,尤其是對近期大的政策要有一個準確把握。財務人員還應多參加相關會議,了解科研、其他管理工作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聽取各方對經濟運行的意見和建議,以利于財務分析和評價。
3.財務分析模式要豐富財務分析報告的行文要盡可能流暢、通順、簡明、精練,避免口語化、冗長化。運用比較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財務分析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在運用文字分析的同時還應運用表式信息與圖像化信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
4.明確報告閱讀對象,厘清分析思路提供給不同閱讀對象的分析報告,要求分析人員在寫作時準確把握好報告的框架結構和分析層次,以滿足不同閱讀者的需要。有些分析的內容需要稍細、具體一些,而有些分析則需要力求精練,不能對所有問題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幾個重點問題進行分析即可。
5.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財務人員各方面的素質,是擴展財務分析的深度和廣度,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的關鍵。財務人員一方面應充實自身各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院校應制定培訓計劃,創造條件讓財務人員參與多方面的培訓,因需施教、注重實效。
三、科學的報告框架體系構建——以北京高職院校為例
在本課題進行調研的眾多高職院校中,北京地區撰寫的分析報告相對規范、公開、透明、系統,并且具有推廣意義。因此,課題組以北京高職院校的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為例,結合多年高職院校財務工作經驗和撰寫分析報告的心得,就高職院校財務分析報告撰寫中的框架體系、分析方法、分析指標等各方面進行研究。
1.架構科學、系統的報告框架體系北京市教委所屬的各個高校、高職院校,在每個自然年度結束時,要求嚴格按照北京市教委決算分析項目,撰寫系統化的財務分析報告。該報告框架體系從學院基本情況介紹、部門預算執行情況、財務狀況及運行績效、學校“三公”經費的執行情況、本年度財務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預決算編制或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下一年度財務工作的思路設想等十一個項目進行分析,寫出全面的分析報告。
(1)報告框架的架構原則。在財務分析報告框架體系的架構上,要求堅持遵守對資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則,架構出從資金的取得方式、使用過程、使用后效益各個環節的全方位、系統性財務分析,形成學院對資金“取之有道,用的規范,用后有效”的規范化財務管理運行機制。通俗地講,就是學院對收到的財政等各項資金,每投放一分,就要看到這一分資金的使用過程,還要知道這分資金用后帶來的績效效果,以及為今后的學院運行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真實堅守這樣的報告框架體系架構原則,才能夠建立起系統、全面、有效、科學的報告框架體系。科學的財務分析報告框架體系見下圖。
(2)報告框架體系使用說明。
2.運用多元、有效的報告分析方法財務分析報告為了能提供詳盡、系統、全面的分析結果,離不開多元化的有效分析方法。現代化信息手段的應用,也體現在財務分析報告的撰寫中。通過運用各種分析方法和表現形式,給予信息需求者以直觀、清晰、易懂和有效的分析結果。在報告分析方法的選擇上,要依據分析方法表現方式的直觀性、對指標問題分析的明了透徹性、獲取信息分析結果的便利性、財務人員使用上的習慣性、熟練程度,以及分析方法的普及性、通用性來選擇。在報告分析的方法方面,除運用對比法之外,還要根據當前學院的日常教學教輔運行與內部管理的實際需要,視情形來確定分析技術、對象、內容、步驟和形式。
3.構建精準、實用的報告分析指標高職院校的財務分析指標均是站在報告主體——學院、財政部門、教育部門等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以信息使用者關注的資金變動情況和變動結果為核心,設置諸如學院部門收入和支出情況分析、人員經費支出結構分析、預算執行進度、專項經費效益分析等。切實將學院領導關注的關系到學院建設、發展的重要資金項目的使用情況和進展程度,維持學院正常教學和運轉的常規項目,以及財政撥付的專項經費的使用和效益分析的特定項目,用精煉、準確的指標名稱反饋真實、有用的指標信息。
4.形成全面、專業的分析報告結果只有堅持遵守對資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則,架構出從資金的取得方式、使用過程、使用后效益等各個環節的全方位、系統性財務分析,方能對學院資金“取之有道,用的規范,用后有效”,為規范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奠定基礎和提供依據。因此,必須運用多元化、有效的報告分析方法,在科學、系統的報告框架體系中,通過各項精準、實用的分析指標分析出學院的真是財務狀況,得出科學的財務分析結果。
作者:賈廣友王蓬單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