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學校財務預算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等學校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執行缺乏剛性目前,高等學校預算執行力度不夠,一些預算執行偏離情況時有發生。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部分學校對預算工作重視不夠,沒有設立專職預算管理部門,也未配備專職預算管理人員;第二,學校預算管理大都參照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教學預算管理,其中一些制度不完善、不科學;第三,有些預算執行者認為,預算編制與執行是兩碼事,預算可根據實際需要修改,導致在執行過程中必然發生一些偏差,常常預算執行隨意性過大;第四,高等學校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檢查等職能沒有實施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預算管理監督機制缺失,失去應有的管理效力。年終結賬前,預算資金充裕的部門想盡一切辦法把錢用光,而預算資金不足的部門巧立名目申請臨時追加預算,造成高等學校的預算執行往往與已經下達的預算草案相去甚遠。
(二)缺乏績效考核體系目前,高等學校重預算輕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預算資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高等學校的各項經費使用實行經費負責人“一支筆”審批制度。經費負責人多數是職能部門或項目的負責人,行政事務多,教學、科研任務重,對預算資金使用情況缺乏足夠的關注,另一方面高等學校層面對預算的執行結果關注不夠,往往是由財務部門會議通報預算執行情況,沒有做到與組織、人事的年終業績考核有效結合,預算資金使用的績效考評和監督機制有待于改革、完善和優化。
二、高等學校加強預算管理創新的對策
(一)樹立預算管理理念,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建設預算管理工作涉及學校所有部門、所有人員,以及教學、科研及其管理運行等各個環節,事關學校發展戰略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只有全校上下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樹立全員、全過程和系統化的預算管理理念,協調配合,共同參與,才能構建科學完善的高等學校預算管理體系。首先由校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預算管理的決策層,負責根據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目標,提出預算目標并下達到具體的預算職能部門,審定各職能部門提交的預算草案并下達;人事、財務和總務等預算職能部門根據預算目標,確定人、財、物的資源配置,提出預算收支的基礎數據,并下達預算責任部門廣泛討論;預算責任部門由各職能部門或項目負責人及具體業務經辦人構成,負責預算草案最初數據的提出、上報及預算指標的具體落實。最后,財務部門根據討論結果,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編制預算草案并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并向學校預算管理委員會報告預算執行,預算調整及財務年度決算情況。
(二)創新預算編制方法,優化學校預算編制方案1.創新預算編制方法增量預算會導致各預算單位資源分配出現固化的可能性,不利于學校整體事業的快速發展。只有創新預算編制方法,統一事權與財權,真正推行零基預算,重新測定各預算單位的實際需要,讓每一位預算業務執行人參與預算編制過程,并結合日后對資金使用效益的考核,編制出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的高等學校財務預算方案。2.預算編制科學化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高等學校各類收支項目必須有理有據,盡可能將不確定因素納入預算報表編制。一般維持性預算要有科學的定額標準,做到人員經費按人頭,公用經費按定額,使經費既能保持日常需要又不浪費。專項經費的安排應根據學校發展戰略、目標,通過項目論證建立項目庫,并結合學校財務狀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做到向教學、科研一線傾斜。3.預算編制規范化[3]高等學校需要建立一套規范化預算申報、核實和批復程序。預算編制要做到歸口管理、分工明確、編制及時、內容完整、項目細化和數據準確;要加強預算編制相關政策的學習和宣傳,提高預算編制人員政策理論水平;要建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資產管理、基建管理和人事管理等部門,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預算編制部門及時取得和有效運用與預算編制相關的信息;同時,要重視發揮預算執行人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使之參與預算編制和預算控制,從而保證預算執行更加規范、可靠和有效。4.預算編制精細化要細化預算項目和開支范圍,優化預算支出結構,做到清晰而明確,便于執行、監督和考核。預算資金最好實現年初一次性分配,不留或盡量少留機動經費,預算一旦批復,一般不予追加或少追加。重要或重大事項,必須追加的預算事項,應通過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并嚴格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三)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預算執行情況高等學校財務部門應依托校園信息網絡平臺構建財務信息查詢系統,保證職能部門或項目負責人隨時查詢、掌握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要利用財務管理軟件對全校整體的預算執行情況實行動態實時監控;對超預算用款嚴格控制,并及時反饋給相應職能部門,如有重大差異應深入分析原因,及時進行預算調整。預算管理信息化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使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參與高等學校預算管理,及時完成預算執行過程的數據采集、反饋、溝通和調整,妥善處理好各種財務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高等學校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各項功能。
(四)科學設計考評指標體系,完善預算考評制度建設2013年國家財政部關于編制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明確要求,健全預算約束和激勵機制,優化預算支出結構,提高預算支出績效,促進預算公開透明[4]。要提高大學教育預算支出績效,應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績效考評體系,使高等學校每位教職員工和大學生都參與學校預算管理[5],集思廣益,促進高等學校各類資金使用效益的科學化和最大化。1.重視考評體系建設,充分調動預算參與者的積極性[7]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資源的配置和資源使用效益的追蹤問效,高等學校的預算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并輔之以有效的獎懲機制,才能使經費負責人高度重視預算的執行過程、執行情況及執行結果,充分調動職能部門或項目負責人的積極性,使每位教工和大學生都參與高等學校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的科學運行,保證高等學校各部門或項目預算的科學運營、有效執行,最終實現學校的預算管理的總目標。2.科學設計考評指標體系預算考評指標體系的合理構建是預算管理是否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學校在設計考評指標體系過程中,所選指標不遺漏、不重復,指標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為補充;針對不同評價主體要突出重點又互有聯系,有利于進行校內外縱向和橫向比較;指標選取不能僅限于財務指標,還應考慮關系學校長遠發展的非財務指標,如科研績效,教學績效和資產績效等。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以預算執行差異作為評價基礎并據以進行獎懲,避免引起嚴重的道德風險,如虛報預算或突擊花錢等。在實踐中,可以對職能部門或項目負責人提交預算差異情況進行分析,區分是否存在不作為或夸大業績的情況,適當予以懲罰,如為合理、必要的差異且可以為學校節約資源或創造價值,應當予以獎勵。3.引入有效預算監督機制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再科學的績效評價系統也很難全面發揮作用。高等學校應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時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并及時預警,修正出現問題的預算方案;同時,高等學校將全體教職工和大學生均視為監督主體,并引入審計部門甚至社會中介機構作為監督機構,實行全員、全過程的學校財務預算監督、評價和考核體系。
作者:王海紅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 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