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居民消費貨幣政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證分析
(一)ECM模型分析通過上文對各個變量進行協整分析,我們發現五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接著本文運用ECM模型進一步研究這些變量間的短期動態關系。經估計得具體ECM模型為。 從模型中可知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0.44,符合反向修正原則,這表明變量之間的短期非均衡狀態會不斷向長期均衡狀態趨近。從結果上看,收入差距變動在短期內對消費差距的影響顯著。滯后一期的收入差距對于當期的消費差距作用為正,系數為0.67,說明短期內消費差距主要受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影響,收入差距的擴大同時擴大了消費差距,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消費差距影響的短期動態變化和長期穩定效應一致,均擴大了消費差距。除此之外,其他變量的滯后項對消費差距的影響系數均不顯著,說明短期內影響消費差距的主要因素為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其他因素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的傳遞才能顯現出來。ECM模型反向修正系數的值較大,說明本模型的反向修正機制比較強烈,因此短期的非均衡狀態將較快的向長期均衡狀態不斷趨近。
(二)脈沖響應分析本文以前面的ECM模型為基礎,結合正交化方法以及Choleski分解技術,建立消費差距和其他變量之間的脈沖響應函數模型。分析結果見圖1至圖5。圖1為消費差距對自身的沖擊效應。從中可知,消費差距對于來自自身的沖擊反應一直為正,但變化幅度較大。初期對沖擊的強烈反應,而后在第四期后迅速下降,在第八期開始趨于平穩。圖2為收入差距對消費差距的沖擊效應。圖中顯示消費差距對來自收入差距的沖擊反應較為迅速,開始即產生正向效應并且一直維持為正,即收入差距的拉大逐步拉大了城鄉居民之間的消費差距,這與前面的模型分析也是相符的。圖3為政府財政支出對消費差距的沖擊效應。該圖表明初期時FE對消費差距的沖擊為正但較小,在第三期轉為負向效應,且此后持續為負。這說明我國財政支出在短期內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經過一段時間后,財政支出對消費差距的負向作用顯現出來,明顯縮小了我國城鄉居民之間的消費差距。圖4為貨幣供應量對消費差距的沖擊效應。由圖可知,貨幣供應量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沖擊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大,且持續為正。這說明我國貨幣供應量拉大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這與協整分析和ECM模型分析的結果也是一致的。圖5為通貨膨脹對城鄉消費差距的沖擊效應。圖中顯示通貨膨脹對城鄉消費差距的沖擊一直為負,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負向沖擊變的更為明顯,即長期內通貨膨脹能夠促進消費差距的縮小。
(三)方差分解分析Sims(1980)的方差分解方法為,通過求解擾動項對向量自回歸模型的沖擊,來預測模型中各個因素對均方誤差的貢獻度。在此,我們運用方差分解法來了解各類因素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沖擊作用,方差分解結果見表3。從表3中可知,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對消費差距的影響力度逐漸增強。除了消費差距自身的變動影響外,貨幣供應量和通貨膨脹率也是影響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重要因素,分別解釋20.81%和18.17%的消費差距的波動。方差分解中,各個變量對消費差距的影響程度也和協整分析中相應變量系數的大小相對應。
二、結論及政策建議
通過分析發現收入差距和貨幣政策拉大了城鄉居民消費差距,而財政支出和通貨膨脹在長期內有助于縮小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根據結論,本文提出下列建議。第一,縮小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居民收入的額同時,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第二,保持適度的通脹有助于縮小城鄉居民消費差距,而貨幣政策在長期內卻拉大了城鄉居民消費差距,二者影響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的機理復雜,國家在制定控制通脹和制定貨幣政策時,應該持審慎態度。第三,財政支出在長期內能夠縮小城鄉居民消費差距,因此政府應該繼續加強基礎教育的投入,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力資本水平;同時繼續深化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并逐步建立完整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減輕農民負擔,釋放農村地區消費潛力。
作者:林曉斌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