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了實現高職人才與市場更好地對接,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與實戰應用,因此,本文將從高職財務會計課程進行教學探討,不斷推動新世紀人才的職業能力發展。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
一、前言
高職的教育在于人才的培養,這部分人才是具有綜合類素質的高技術人才,因此為了使學生未來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需要在教學上進行課程的改進,以推動高職財務會計專業學生與市場的對接。本文將就學校和教育者的角度對教學提出一些建議,保留高職教育的特色和優勢,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性。
二、高職財務會計人才的教育方向
(一)專業素養財會專業屬于知識應用類的專業,沒有基礎的金融知識,就難以獲得復合性、綜合性以及專業性的人才,因此進行財經類的人才培養,必須從基礎的理論學習上做好基礎,堅持以知識帶動實踐操作、用操作彌補實踐體系的原則。高職學生在基礎知識上必須學習到職業的知識,這種知識和專門的研究類知識相比,更貼近謀生與現實,能夠為終身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專業性的知識學習上,需要對產業知識、商貿知識以及時效性高的法律法規進行了解,以不斷調整財經的現實性應用,適應產業的結構變動。
(二)課程設計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之中,高職的學生承受了部分的有色眼鏡,認為學生鉆研學術的能力較差,導致學習的效果也不甚理想,但是,高職的學生在教育上的定位是為了更加實用的技能,所以在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時,需要將教學的大綱進行重難點的把控,在細枝末節上對學生不做過多的要求,但是在關系到操作和生產的具體步驟上,要著重進行把控,提升職業的素養和具體的操作水平,使學生的水平不僅可以適應當下的社會,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上也要進行一定的思維奠基。
三、在課程設計上堅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
高職財務會計需要完成的是行政的會計核算,在這項工作中,學生們需要承擔起綜合性、細致化的工作,并在遵守一定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靈活的實踐應用。為了完成這樣的培養目標,教師團隊需要開展相應的課程訓練,以確保職業能力與職業精神相匹配[1]。因此在具體的課程安排中,財經會計的高職課程安排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從課程設計的參考教材上,要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二是與相關院校積極展開合作交流,在行業內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教學交流。展開來說,首先,參考教材因為保證教材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需要協調各方學術專家的意見,因此在時效性上較為落后,為了將教材與市場進行細致的聯系,院方可以在參考的書籍上為教師提供多種選擇,只有教師的基礎知識和專業延伸知識充足,才能夠自由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尤其是財務會計專業,金融的理論是進行下一步實踐活動的基礎。就第二方面來說,財經會計專業是很多學院的必備專業,因此為友校進行教學交流提供了前提基礎,開展友校交流可以從學科競賽方面進行活動的開展。例如針對會計、稅務、投資以及電算化等專業課程,在學校的課程結束之后,多校的教師可以進行習題競賽、知識問答以及其他的相關比賽,幫助學生們對業務的核算和相關的管理計算工作更加熟練。
四、開展校企合作,引進優質企業進行合作辦學
目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精細化,因此為了實現辦學的精準,讓更多的學生在經歷高職的學習之后可以在求職場上獲得良好的職業機會,就必須將課程的設計偏向市場,想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尋求企業的合作勢在必行。走校企合作之路能夠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強學生對職業的定位和規劃,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增加企業在教學中的角色[2]。就辦學的具體措施而言,校方引入企業進行合作辦學,就需要挖掘企業的潛力,彌補院校辦學的不足,總的來說,共有兩個方面,一是要處理好企業的學科優勢,將值得學習的金融類知識進行及時的課程補充;另一方面是,需要將奮斗在企業一線的人才進行妥善的安置,使人才和課程進行恰當的融合。展開來說,就是要結合企業的辦學特點,教導學生們不能只對單個的計算、金額以及數字化技術進行掌握,還要對專業技術應用、管理與應變以及其他相關的技術進行了解,不斷打造以技術為引導、高綜合性的辦學特色。企業在實戰的經驗中,獲得了獨到的市場偵察能力,因此進行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外圍能力的建設至關重要,企業的工作人員進入高職院校當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從企業的角度進行分析,對高職的教學模式進行自我的能力定位和認知,以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個人的素質和能力,在市場的浪潮中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為此,高職可以鼓勵企業的教師開展一些活動如學科性的前沿講座、技術大師的教學輔導以及其它類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們提高自我認知,進行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職業定位。
五、堅持活學應用的教學反饋機制
教與學是兩個雙向的過程,因此想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就需要從學生的口中進行一定的意見收納,學生雖然作為學習路上的追隨者,但是卻會根據自己接受知識的范圍進行一定的意見反饋,校方針對這部分意見進行整理和分析,能夠在后續的辦學中獲得一定的啟示[3]。例如在有些學校中,會因為辦學設施資源以及辦學觀念的問題,將學習與練習進行分離,造成在課上學習的知識獲得不了足夠的練習,就成了過往云煙,難以被學生透徹理解并運用。為進行有效的教學反饋,將這種學習與練習不符的現狀進行改善,需要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一定的實踐課程進行釋放,如開辦模擬的財務公司,由指導教師進行任務的下達,將財務的用處和在實際應用中的重難點進行把握,使教師擔任監督與指導,學生承擔研究與調查,不斷接受實際課題的磨煉,發揮出自己在以后就業中的潛在能力。當有些學生提出,教師資源分配不均難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的指導時,可以采用雙導師制度,即在理論和實踐的操作上,各選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教師進行指導,以集中教學資源推動教師把精力放到專業的研究和開發上,推動教學的改革。只有將學生對教師的要求進行細致的滿足,才能夠使教師獲得學生的贊美,并將學生推動到主動學習的主人翁角度上。
六、在實習安排上更加多樣化、多元化
財務會計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繼續發展,就必須在實習安排上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多元化的選擇,在稅務、投資以及其他的專業學科上進行充分的鍛煉,從而滿足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主動性,幫助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為了實現實習安排的多樣性,就需要以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為前提,不斷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求職眼光,以進行實習方向的側重。例如有的學生對財務會計的工作興趣不大,高職院方就可以開辟崗位實訓,將邊緣化的一些崗位安排實習,及時為學生傳遞市場的需求信息,引導學生在進行實訓學習的過程中有所側重。另一方面,在一些公司中,財經類的工作是需要多人進行合力完成的,如果學校在實習的安排上沒有對團隊的合作進行訓練,那么學生們進行團隊的工作時必然會遭受到困難,為此,學校需要在團隊的能力培養上進行考量,開展一些實戰類的活動,推動學生自覺組建集體、開展團體項目。最后,高職財務的教學還要引進計算機軟件,目前信息社會對信息人才的要求更高,財務會計是一項復雜又多變的工作,需要學生在掌握財經知識的前提下,不斷利用其他軟件和技術進行會計工作,因此在實習的安排上,也需要學校對這方面的實習崗位進行安排,以幫助學生們在后續的學習中有所重點和興趣,提升利用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
七、總結
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為了人才與市場的對接,需要從課堂做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進行實踐與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文從課程設計、校企合作以及反饋教學各個方面進行教學的指導,對現有的教學水平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部分建議,希望能夠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進,實現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將高校財會專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趙妍蕾.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改革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4):248.
[2]王小沐,高玲,劉慶民,李文艷,宋亞靜.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改革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6):81-82.
[3]薛麗萍.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改革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7(21):218.
作者:許超 單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