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內供應鏈金融實踐發展現狀
在一體化全球經濟競爭中,相比于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中國企業主要進行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或者在供應鏈布局中只限于某個地方而只能一部分作為前者供應鏈上低附加值的一環,而另一部分也只在中低檔商品市場擁有方才之地。中國企業正是缺少供應鏈管理能力,所以中國的產業很難進行產業升級。但是要改變這一局面,不僅企業自己需要努力做出改變,同時也要社會提供更加有利于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的服務支持,就像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確實,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國內的一些銀行已經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它們大多還處于過渡階段,還沒有全部完善到面向整條供應鏈提供服務,而是從保理或動產抵押等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入手,逐步發展產品種類,最終形成產品集成。從后期成果來看,供應鏈金融的出現不僅增強了一些行業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像家電行業,而且對不少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
二、國內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對策
首先,國家政府動用國家的力量去完善我國的信用體系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施政方針就是要大力促進經濟改革和產業升級,從民營銀行的批準,國企的改革等一系列已經實施的向前看的政策上,也讓大家看到了完善信用體系的希望。當然,銀行自身也要加強信息平臺的升級,在建立、完善、拓展自身資料庫的同時,保持與現有信用系統的實時對接。只有國家在大的信用系統上持續開發、前進,銀行也進一步完善自身的信息系統,滿足自身在金融發展上的需要,我國在信用體系才有大跨步前進的可能。其次,加強銀行對核心企業的控制。在面對現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隨時脫媒而去的危險,現階段國內銀行明顯是一籌莫展的。企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企業組織誕生之初就帶有的先天屬性,這是不可改變的,而要更好的進行約束控制,明確的規范就至關重要,就像國家強制執行的法律,抑制了人類獸性發揚理性一樣。銀行必須要把主動性把握在自己手上,這就可以在雙方合作之初就簽訂協議,規定各方的權利以及義務,當然現在也有很多銀行和核心企業是簽署了協議的,但是執行力并不強,那是因為缺少了懲罰措施。就像貸款一定要抵押一樣,那么在簽署的協議的時候也可以訂立明確雙方的違約的懲罰措施,當然這樣也就不得不涉及到第三方的引入來保證公平性、強制性。雖然過程比較復雜,但是萬事開頭難,只有努力的去完善國內的金融體系,各方才能更好的獲利,經濟也能更加健康的發展。
再次,規范供應鏈的銀行準入標準。對于現階段國內大經濟環境乏力的現狀,要改變是長期性的,而要改變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使其穩固前進對于銀行來說也是很難的,那么銀行能做的就只有改變自己的主觀選擇了。通過制定完整的供應鏈調查、分析、定性體系,實施優質準入、實時跟進預警的方針,來篩選質量上乘或者說銀行把握度高的供應鏈作為供應鏈金融的立足點,使得銀行和供應鏈在具有相當高的互相認可度,提高了合作的融洽度,也為中期維護跟進打下基礎,方便了后期銀行的預警機制的進入,以期實現銀行實時對供應鏈穩定、資金安全的風險預警機制,這樣不僅供應鏈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資金支持,而且銀行也拿下了穩定和潛力兼優的供應鏈,兼大歡喜。當然,實施的難度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作為經濟健康發展的代價,一些努力是銀行乃至整個社會都必須配合付出的。
最后,促進第三方監管機構的發展。在2004年,國內銀行業通過學習國際先進水平,并在供應鏈的自償性貿易融資業務上進行充分實踐后,也相同的提出了“金融物流”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在銀行為主導的前提下,與專業化的物流企業合作并共享資源,在此基礎上為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與物流監督管理相對接的服務方案,這樣就強化了風險的控制,并且可以進一步最大限度打開市場空間,實現銀行、三方物流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三贏局面。
作者:王曉東 單位: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民生銀行地產金融事業部鄭州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