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艾滋病抗病毒藥物的服藥依從性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服藥依從性也就是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依從性,具體指的是艾滋病患者嚴格遵從醫務人員治療處方方案在正確時間服用正確劑量的藥物[1]。提高艾滋病抗病毒藥物而服藥依從性能夠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抑制艾滋病病毒復制速度,還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本文中以我院80例艾滋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我院部分艾滋病患者進行干預,觀察艾滋病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男76例,女4例;年齡19~80歲,平均(45.12±3.05)歲;病程1~7年,平均(3.45±1.03)年。
1.2方法
(1)培訓醫護人員。主要包括:艾滋病的基礎知識、人文理論以及抗病毒治療;掌握與家屬及患者溝通的技巧與方法;抗病毒藥物的常用量、服藥時的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用法、作用;教育患者及其家屬認識正確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的重要性以及隨診、定期復查的必要性;根據不同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服藥方案,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服藥習慣。(2)健康教育。由負責的醫護人員以發放宣傳畫冊、口頭講解、視聽教材、健康教育處方等方式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主要介紹艾滋病的發生、預防措施、轉歸、發展;介紹國家對艾滋病患者的保密、救助、關懷等政策,宣傳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是免費發放的;叮囑患者在冬春季節搞好個人衛生、加強鍛煉、減少到公共場合,避免發生感染;制定艾滋病宣傳手冊、抗病毒治療注意事項,免費發放到每位患者的手中,并注意進行監督。(3)制定個性化服藥方案。服用藥物前先對患者進行情況評估,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接受能力、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個性特征、經濟收入等制訂個性化的服藥方案;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提高自我服藥行為的方法,如利用日歷、鬧鐘等方式提醒服藥,避免出現漏服的現象;教會患者減輕反應癥狀的自我護理措施、如何處理藥物不良反應。(4)心理干預。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設立心理咨詢室及咨詢電話提供咨詢及溝通交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采用現代化信息平臺,讓心理咨詢師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如患者有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的,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施行心理干預,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5)建立支持系統。建立艾滋病患者QQ群、成立“愛心之家”;定期開展活動,建立交流艾滋病信息的平臺,有利于溝通信息。(6)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發放聯系卡給不能按時復診或需要醫療援助的患者,掌握患者的服藥情況及時聯系。多與患者溝通,但要尊重患者的尊嚴、注意保護其隱私;同時叮囑并反復強調良好的依從性的重要性;服用抗病毒藥是一個終身過程,醫患關系越融洽,接觸時間越多,患者的依從性水平越高。(7)建立健康檔案制訂隨訪制度。由專人進行建立健康檔案同時注意定時進行隨訪,檔案的主要內容有:住院經過,患者病情,服藥名稱、時間、不良反應,通訊方式,家庭住址等,全程進行預約復診及用藥指導,并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
1.3結果
80例患者當中有70例服藥依從性>95%,有10例<95%,服藥依從率為88.75%。導致患者出現漏服藥物的前3位原因為:2例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服用艾滋病治療藥物、4例忘記服藥、4例不良反應。服藥后有12例出現嘔吐、頭痛、皮膚瘙癢、頭暈、皮疹、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
2討論
艾滋病治療需要患者終生保持95%以上的服藥依從性,這一原因導致部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低,艾滋病容易產生耐藥性,從而導致治療失敗,并衍生新的問題[2],此外,因此產生的艾滋病耐藥株還可能會傳染給新的感染者,同時影響到其他感染者的治療。綜上所述,在我國醫療資源較為有限的現狀下,只有對艾滋病患者加強服藥依從性的教育,才能夠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其能夠長時間生存。
參考文獻
[1]陳義海.大學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9,3(9):13-14.
[2]鄭桂捧,田歡歡.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干預現狀[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372-373.
作者:潘艷 單位: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