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論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范文

論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程教育認證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程教育認證

摘要:工程教育認證是國際通行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專業建設的質量保證。通過介紹上海理工大學測控技術儀器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對本科教學進行了全方位改革的過程,包括以學生為中心、培養目標和方案以及持續改進等多種實踐環節,說明此次專業認證,保證了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了專業辦學實力的提高。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教學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得以迅速發展,教育要求也相應提高。同時在經濟全球化這一大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前景愈發清晰。教育及工程領域普遍達成一個共識:要建立一種具有“國際實質等效性”(即中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要在本質或要求上與國際標準基本達成一致)的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幾十年來,根據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質量建設經驗得出,教育質量能否提升離不開評估與認證機制。現如今,高等工程教育認證已然成為各國確保其高等工程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國選拔與認證工程師資格的前提基礎。我國專業認證是工程教育改革中一項重要舉措。2014年,我國五位一體的質量保障體系得到了國際認可。2016年,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正式成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從2006年試點到現在已經邁出了10年堅實的步伐,做得越來越好[1-3]。測控技術與儀器(簡稱測控)專業是一門新興技術密集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專業面極廣,包含電子、光學、精密器械、計算機信息、電力及自動化控制技術等多個方面,多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高低與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程度深淺往往反映在儀器儀表的裝備水平上,為社會和本行業需要培養更多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合格人才,是本學科首要完成的任務[4-16]。本論文針對測控專業工程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結合2016年11月份在上海理工大學進行的《華盛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工程認證,對認證的過程、專家的建議、后續相應的持續改進措施以及一些思考做簡單介紹。

一、工程教育認證現狀及意義

《協議》工程認證的標準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SC)、以輸出為導向(outcome-based)以及持續改進(ContinuedQualityImprove-ment,CQI)的原則,即將受教育的學生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教學成果的主要依據,并以促使其不斷更新改進作為認證的最終目標。認證的重點在于考察“教育產出”即學生真正學習掌握了什么,關注的重點在于教育結果和產出,采用“能力導向”的認證標準,即以能力作為評判的標準,重視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以學生為中心,第一步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并促進其能力達成為中心,培養方案的設計、教學活動和資源投入的績效結果最終體現在學生能力培養是否達成目標;其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合格性評價,所謂全體學生,就不是指少數的優秀學生,也不是抽樣獲取的小范圍學生。《協議》工程認證提出將“質量持續改進提高”作為根本目的,這項認證也有效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促進了學校和其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由此可見,在專業教育的各環節中,都應該也必須具備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及相應的檢查措施,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全面、徹底地反饋于改進工作中,這其中包括:針對培養目標而設定的定期檢查;對出口要求實現程度的檢查;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對課程安排、師資力量和提供的支持條件能否或者多大程度上達成培養目標的實際狀況的檢查,并且要使檢查結果科學合理地為各項工作的更新改進而服務。

二、認證對測控專業教學體系的影響

評價標準認證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即被人普遍接受并使用的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個部分。通用標準旨在評價是否培養出適合企業需要的工程型人才。上海理工大學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始建于1960年成立的熱工儀表專業,1977年更名為自動化儀表專業,1994年自動化儀表專業更名為檢測技術與儀器專業,1998年,學校對原光學儀器、精密儀器和自動化儀表三個本科專業進行整合,正式組建了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以及傳感技術、光電檢測技術以及工業自動化儀表技術等專業知識,承擔在測控技術及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中的設計、開發、應用與管理。測控技術及工業自動化儀表以控制系統為主要專業特色,專業課程濃縮現代測控技術,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的精華,突出光、機、電和信息技術的融合。主要課程包括:模擬與數字電子課程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傳感器技術、工程光學及光電檢測技術、工程測試技術、誤差理論與可靠性工程、自動控制原理、過程控制系統、可編程控制器、工業現場總線等。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181人,專任教師43人,兼職教師10人,其中有本專業背景的教師32人,占74.4%,40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73.3%,教齡5年及以上的教師占比為86%,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師比例占83.7%。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獲得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課程教學優秀獎、教學質量優秀獎以及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多項榮譽。經過50多年的不斷建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師資隊伍與課程體系不斷優化,實驗條件和其他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學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超過96%,為我國智能化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儀表、精密儀器的設計與制造、運行管理等企業與行業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才。測控專業補充標準:測控專業的專業標準側重于評估是否真正意義上做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素養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學自建校來,一直秉持著以教育為主,科研為輔,科研成果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辦學理念。學校有長期對口合作的企業,長期派遣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并定期安排學生前往企業實習,聘請商界人士來學校進行講座或授課以及經驗交流,有意識地縮小理論課程與實際企業需求間的差距,致力于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工程型人才。

三、測控專業教學改革內容

上海理工大學測控專業工程認證教學改革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培養目標、培養標準、課程計劃、教學計劃以及保障體系,并通過持續改進,最終實現以輸出為導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改革的具體實施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專業的特色與定位。首先,基于本專業的標準,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本專業的特色與定位。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組成核心團隊,從培養方案、課程計劃開始列出本專業培養目標。通過對教師、學生、校友、用人單位的調查,對本專業國內外發展趨勢的分析修訂本專業培養目標,將修訂后的培養目標發給全系教師,然后召開全系教師會議再討論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基礎將本專業的培養目標細化為學生的學習結果,形成專業培養標準。第二階段培養方案和教學理念的設計。根據專業培養標準,設計專業課程計劃。專業課程計劃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達到專業培養標準所規定的學生學習結果為目標,保證專業培養標準所規定的學習效果得到明確的落實(學習目標的可追溯性)。以學生為中心,以適應學生成長路徑為主線,保證培養效果的切實實現(培養方案的適應性)。以明確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保證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一體化發展(培養過程的科學性)以及課程計劃的落實。以實現本學習節點的學習效果為依據,將授課、練習、研討、實驗、實訓、實習、項目、大作業、論文等組織成各種課程(培養環節)。以學期為單位進行設計是課程教學大綱制定的剛性要求,允許以不同的組合建立專業培養標準實現矩陣。檢查培養標準的所有目標是否得到落實,制定選課范例供學生選課時參考。第三階段教學實施過程。根據課程建設任務書討論確定課程的預期學習結果、設計教學和考核結構、確定考核項目評價指標。責任教師準備教學資源、制定課程教學大綱。任課教師備課:撰寫教173案;說課:準備哪些資源、如何教、如何考;上課:記錄教學過程;考核:記錄教學效果。任課教師收集課程教學過程資料;教研室對照課程預期學習結果與實際取得的學習結果,總結評估,提出改進建議。第四階段考核與評估、檢驗、持續改進。學院內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年度評估,基于考核結果、學生對話、利益相關者反饋、外審員反饋等各方結果反饋信息與培養目標和預期學習結果的分析比較,制定改進措施。

四、測控專業教學改革的實施

(一)學生1.吸引優質生源學校和測控專業在吸引優質生源方面具有較為完善的制度和明確的方法。例如,舉辦“高考招生現場集中咨詢會”;出臺包括符合各類榮譽及競賽獎項相關條件的加分政策;對滿足條件的考生給予優先選擇專業的權利等一系列招生優惠政策等。同時,“測控”專業教研室擁有一支固定、穩定和結構合理的專業專職師資隊伍;專業具有深厚的行業背景和實力強大的學科優勢。2.指導學生圍繞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達成,建立了“學業指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三個體系,具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并能夠很好地執行落實,且實施效果顯著;學生錄取分數高于學校平均分數線;專業就業率高,學生身心健康。3.跟蹤與評價畢業生質量學生畢業和取得專業學位的描述清楚,符合學校制度和工作規范;對2016屆應屆畢業生進行了學生的“社會能力”“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達成評估,評估方法正確、結論可信,實現了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以流程圖形式說明了學業預警和畢業審核流程,以及對受到學業預警學生的幫扶措施,跟蹤、評估措施到位,評估結論可信。通過對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統計分析,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或升學情況優良。

(二)培養目標1.培養目標的公開對培養目標及其分解進行了詳細描述;通過向社會公開招生簡章、培養計劃等,使培養目標向社會公開;通過與全體教師、企業專家共同討論,使全體教師、同行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對學生導論課上的宣講,使學生知曉本專業的培養目標。2.培養目標的制定依據從學校的定位、專業的歷史和本專業在行業中的優勢,以及社會和行業發展對“測控系統及自動化儀表”的人才需求分析,對工程師能力和特征的詮釋,全面闡述了制定本專業培養目標的依據。對培養目標制定的依據充分,培養目標反映了學生畢業5年左右可以達到的、具備工程師特征的能力。3.培養目標的制定與評價學校具備一整套完善的專業“培養目標”修訂和評價制度;專業連續4年聘請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艾默生等企業專家、畢業生代表參與修訂本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得出畢業生、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制定的“培養目標”平均認同度得分為4.33分,充分說明本專業新制定的“培養目標”受到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

(三)持續改進措施通過“課程網站”建設、“成績分析報告(包括標準差分析、試卷信度分析、試卷難度分析)”,以改進課堂教學質量;通過“課程對畢業要求指標點達成度的棒圖分析”“畢業設計評分表分析法”以及“畢業設計對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評分表分析”,以促進學生對畢業設計環節支撐的各項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通過對用人單位、畢業生的反饋意見,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和全面提高。

五、對測控專業認證的思考

經過緊張而嚴謹的工程教育認證程序,上海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完成了2016年的工程認證工作。但專家也對本專業提出了一些持續改進的建議,包括:1)專業建立了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但個別課程考核畢業設計過程管理不夠規范,即標準有、要求有,但每位老師在里面盡到的責任或者說是在管理上是否到位的問題;2)課程設置對畢業要求中文獻利用、問題分析、設計開發中的非技術因素的相關指標點的達成支撐不足,即畢業要求中有非技術因素,而在課程設置中支撐畢業要求時沒有很明確或者說表達不完善;3)畢業要求對通曉國際規則和成為優秀工程師的培養目標達成的支撐目前顯得較弱,此方面需要持續改進;4)通過對課程設計報告、實驗報告以及畢業設計等教學材料的查閱,發現個別學生在設計實驗、分析以及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方面的能力不足;5)個別學生在報告撰寫的規范性和英文文獻翻譯的能力存在不足;6)個別學生畢業設計中對本專業復雜工程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偏弱,另外關于復雜工程課程設置上不盡合理。通過本次工程教育認證,上海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根據專家們的意見提出了以下改進措施,包括:1)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特別是課題的立題;2)建立學士導師及其監督機制,在學院、專業層面建立反饋通道,通過導師指導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3)有針對性地優化課程體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合理設置雙語課程;4)積極申請和合理使用實驗室建設經費。

六、結束語

以工程教育認證為指導綱要,在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模式和方法上,突出工程應用教育的特點,強調“三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學校與企業結合),堅持系統更新優化、穩中求新、求進的原則,考慮社會發展、技術革新、需求引導、市場反饋意見等多方面因素,從而形成持續改進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孫禺,孔鋼城,雷環.《華盛頓協議》及其對我國工程教育的借鑒意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0-15.

[2]陸國棟.“華盛頓協議”背景下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機遇與挑戰———“華盛頓協議”背景下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研討會暨“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預備會紀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66-67.

[3]周凌波,王芮.從《華盛頓協議》談工程教育專業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6-14.

[4]袁鳳華.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程教育認證淺析———以合肥工業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認證為例[J].中國科技投資,2013(11):179-180.

[5]徐翠鋒,郭慶.工程教育認證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發展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429,462.

[6]王欣欣,楊振中.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教學的導向探索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3):81-82.

[7]陳青山,董明利,祝連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精密測量技術課程建設———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為例[J].學園,2015(4):10-11.

[8]徐衛林,彭曉春,岳宏衛,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微電子專業教改實踐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22):81-84.

[9]李敏,肖瑛,張俊星,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團隊建設[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5):14-16.

[10]曹陽,彭小峰.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設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6):71-73.

[11]楊暉,蔣國亮.Proteus在微弱信號檢測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2):184-187.

[12]張蓮群,周軍.關于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思考[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7(1):6-8,12.

[13]陳道炯,蔣明明.加強工程實訓中心建設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6(4):22-23,80.

[14]劉魏巍,董潔霜.研究生“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上海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為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3):276-280.

[15]曹陽,彭小峰.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電子信息類三鏈對接人才培養研究[J].科教導刊,2016(18):28-29.

[16]湯賜.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導向的課程設置[J].中國電力教育,2014(36):80-81,88.

作者:楊暉 劉宏業 范彥平 華云松 張榮福 沈昱明 朱繼巖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网站视频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综合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 欧美中日韩在线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最新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男女做羞羞的网站视频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第一页 | 亚洲片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激情 |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 欧美黄色免费看 | 五月天六月丁香 | 中文字幕一级片 | 性色欧美 | 国产最新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在线色网站 | 无毛片| 在线99 | 丁香花在线影院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久视频 | 在线免费色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久久综合五月天婷婷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