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同時造成了環境與資源的問題,對于水產養殖業而言,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分析比較對于水產養殖業的研究,了解其現狀,綜述水質調控方法并介紹生態養殖方式,促進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
我國水產養殖業自興起以來便不斷壯大,到目前已為我國人民生活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行業越來越壯大,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沙掷m發展要求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要與環境、社會協調統一。為了解決水產養殖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業內人員對水產養殖業進行了探討研究。
1水產養殖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水產養殖業自上世紀末便逐漸發展成為主流食品水產行業。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也向規范化、產業多樣化前進,水產品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我國已成為漁業大國。水產養殖行業從單一向多樣化發展,從質量參差不齊向質量精良發展,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其帶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如水體動物病害防治、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養殖技術能力不足等問題。水產養殖病害會危害水產品,影響養殖的進行,若不有效控制則會影響整個產業。我國目前在關于水產養殖病毒機理研究、抗病水產養殖品種的培育、水產魚類免疫學研究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孟思妤等研究了水產養殖病害防治過程存在的問題,祁正梅研究了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措施,鄒國忠論述了綠色水產發展模式。目前主要可通過化工方法、投加生物活菌法、投加凈水劑的方法多途徑防止水產養殖病害。還要加強日常飼養的管理,在日常養殖中及時發現問題,定期做免疫預防。水產養殖從業人員在操作養殖時,不注意環境保護,缺乏生態保護意識。水體承載能力有限,但養殖人員往往將過量的水產投入相對較少的水體中,水體環境無法供養水產,不僅導致水體生態的破壞,還導致水產品品質下降。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水產的糞便、飼料如不妥善處理,都會對水體造成污染。水體污染的同時也會對水產養殖產生不利,嚴重的則會造成水產死亡。
2水產養殖的水質控制
在進行水產養殖時,水產品生長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物,隨水體進入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使水體失去調節功能,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水產養殖水質的調控,可以確保水產品更加優質、對環境影響更小。柳云華分析了水產養殖對水質的調控技術,對于水產養殖業,很多地方出臺相關標準控制水質。影響水質優良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因素,三種因素共同決定水質的好壞?;瘜W因素決定水產是否繁殖的必要條件;物理因素決定水產品生存條件;生物因素決定水產品食物鏈以及生存環境。為調控水質,實現可持續發展,很多城市的水產養殖業選擇在池塘中種植水生植物。張琰對水生生物改善水質進行研究。在養殖過程中,宋秀臣對水質調控技術進行研究,水生植物不僅可以改善池塘周圍生態,還可凈化水體,吸收水產品產生的殘渣廢物的養分,調節水體中氮的含量,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應根據水產品實際養殖情況選擇合適的水生植物。還應及時除去不必要的水生植物,如藍藻。藍藻的繁殖不僅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還會使水產品失去養料,不能大量繁殖。在一些發達地區還用水生動物與水生微生物調節水質,不僅調節生態系統,還可監測水質指標,因此可實現可持續發展。
3生態養殖的應用
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做好水產養殖的同時對資源與環境做到統籌兼顧,在生態與環境也要有所收益。水產養殖業通過對生態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展生態養殖,在水體中通過人們對養殖環境的養成,水產生產條件的創造,不同水產品可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繁殖,可節約資源,提高收益。曾維農在水產養殖的生態養殖技術中談到,關鍵環節為幼苗選擇、合適的飼料喂養、合理地施加藥物。王春華在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提到,良好的苗種是決定水產品質量的關鍵,選擇時應選擇繁殖能力強、抗性好的品種;在選擇飼料時,應選擇對水環境無污染的飼料,適量投喂,防止過量飼料造成水體中富營養化,投喂飼料也要注意科學投喂,按照水產生活習性,不可盲目投喂。為了防治病害,很多行業人員向水體中加入藥物,通過加入藥物可有效避免水產大面積死亡,同時也要注意藥物用量。侯永紅在生態養殖技術的水產養殖應用中提到,生態養殖技術主要分為兩種:池塘流水循環模式與集裝箱可控模式。池塘流水循環模式將傳統池塘散養改良為集中養殖,采用水泵將水循環,保證正常氧分供應,水產主要集中在池塘的一部分,循環水可沖走水產的殘渣、糞便等雜物,統一收集處理即可。集裝箱可控模式為將集裝箱模擬為池塘生態系統,在集裝箱內部模擬池塘水溫、水體營養含量,可通過調控集裝箱內水體環境控制水產品生長繁殖情況,集中管理水產品,養殖過程可達到零排放的目的,還可循環利用水資源,充分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4結語
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各地均有不同發展對策:寧夏地區采用流水槽循環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廊坊采取提高池塘資源利用價值的方式,因地制宜增加觀賞魚養殖比例;宜昌市利用湖庫展開生態放養模式。綜上所述,水產養殖業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的產業,不可忽視其對環境與資源造成的影響,采用合理養殖方式,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環境破壞的最小化,推動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翰玄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