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田灌溉機電井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對推動農業向節水高效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將其視為現代農業專業化、集成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農田灌溉機電井的應用對優化農田生產條件,改善用水結構,推動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以江西省都昌縣為例,對農田灌溉機電井的現狀及建議對策展開研究,為推動都昌縣農業發展作出努力。
關鍵詞:
農田灌溉機電井;現狀及建議;都昌縣
農田灌溉機電井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作物抗病能力、推動農民增產增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受到現代農業種植的高度重視,但受農民傳統種植理念、經濟投入等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在應用的過程中仍存在問題,需要針對性的優化和改進。
1農田灌溉機電井的現狀
都昌縣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北岸,水域廣闊,水系眾多,全縣水域面積139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52.1%,擁有鄱陽湖1/3水域,湖岸線長達185公里,占整個鄱陽湖湖岸線的1/10;沿湖大小圩堤89座,其中萬畝6座、千畝21座、百畝62座,堤線長93.5公里;水庫262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一)型水庫34座、小(二)型水庫225座;塘堰10822口,機電排灌站583座,是典型的“水鄉澤國”,2013年調查發現其當時538座灌溉機電井中損毀的農田灌溉機電井共514座,其中無法修復達210座,其機井損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移民建鎮中由于渠道被平毀,提灌站無人管護;鄱陽湖水位今年持續降低,而部分沿湖提灌站取水口較高,導致泵站無法正常發揮效益,群眾疏于管理;因缺乏專職管理,被人為破壞;“兩工”取消,渠道清淤維修難以落實,工程效益嚴重弱化,使群眾疏于管理;較大資金投入缺失,老化失修工程中機電設備報廢;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和灌溉支出與農業收入不對稱,導致農民對泵站依賴度降低,群眾疏于管理;現階段農民種植作物的自由度增大,同一灌溉片作物需水時段不同,導致30千瓦以上提灌站基本難以組織開機,群眾疏于管理。
可見,現階段農田灌溉機電井的管理中仍有群眾自發管理模式為主,未充分發揮依靠村委會集中統一管理、將農田灌溉機電井承包給部分農民管理、按照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進行管理等管理模式的作用[1]。另外,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對地方自籌資金的依賴性較大,受區域經濟條件的限制,機電井整體建設、維護工作難以全面落實;普遍存在的重建設請管理問題,使農民群眾不能全面準確的認識到機電井的作用,使農田灌溉機電井在節水方面的優勢被忽略,加大其被損毀的可能;在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的過程中,農民灌溉單純依靠現有農田灌溉機電井難以滿足實際需求,而且隨著機電井損毀數量的不斷增多,這種矛盾愈加激烈;而損毀的機電井得不到有效的維修管理,使機電井的使用壽命和效果都得不到保證,維修成本不斷增加。
2完善農田灌溉機電井的對策
2.1堅持政府主導原則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所以政府在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中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優化政策,鼓勵、引導群眾參與灌溉機電井的管理維護工作中,例如落實小型水庫安全管理員補助模式,安排泵站維養專項經費,加快土地流轉,扶持規模化農莊,鼓勵大戶承包等[2]。
2.2注重規劃布局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要以區域全面水文地質調查、地下水資源綜合評價預測、機井取水調查等基礎工作為前提,并對地下水禁采區、開采深度等準確判斷,針對地下水的合理劃分規定地下水利用的專項計劃,使地下水超采區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開展機電井工程時要結合限采區地下水深度和開采范圍制定合理的布局,并利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保證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按照規劃布局落實。
2.3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統一調度和管理通過都昌縣現階段農田灌溉機電井疏于管理的原因可以看出,加大節水宣傳,優化農田灌溉水利設施結構等是現階段落實管理的主要途徑,通過宣傳使農民認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農田節水灌溉中,將灌溉機電井與噴、滴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相結合,這不僅有利于節水灌溉機電井的推廣,而且有利于農民增產增收,使農田灌溉機電井不斷良性發展[3]。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強化統一調度和管理,使機電井的灌溉作用得到充分的挖掘,改善農民對灌溉機電井的認識,充分挖掘農民在農田灌溉機電井管理中的作用,統一管理有利于短時間內對機電井進行維修、更新,提升農田灌溉機電井在災情嚴重時的供水效果;有利于提升農民對機電井的重視程度;有利于規范機電井的使用過程,避免一井多泵、爭搶井等問題的發生。
2.4對地下水開采進行合理的限制農田灌溉機電井的出水量縮減或完全不出水會對其使用效果和價值構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改善農田灌溉機電井使用現狀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加大對地下水的保護力度,使地下水開采得到行政、經濟等手段的限制,例如傳統大水漫灌的農田粗放灌溉形式,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產生的效益均不理想,而且造成地下水的極大浪費,政府應通過政策鼓勵、減免農民灌溉電費等形式對此種農田灌溉形式限制,推廣硬化渠道、地埋管道等節水模式,使地下水的開采量縮減,降低灌溉機電井被損壞的概率。
2.5強化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隊伍首先要保證農田灌溉機電井建設隊伍具有專業資質,防止非法隨意打井現象發生,以此保證地下水開采利用的規范化;其次,落實機電井建設隊伍的業務技能、法律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工作,提升機電井的建設質量;再次,加強對機電井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保證機電井建設所使用的材料滿足要求,例如當機電井深度超過一定標準但仍未使用4米一節規格的水泥管,會加大地下水被串層污染的可能。
2.6創新農田灌溉機電井管理方法政府在加大農田灌溉資金投入的同時,應引導農民發展民營水利,利用產權改革制度使覆蓋范圍廣、數量多的小型農田灌溉機電井得到轉讓、承包、租賃管理,農民參與機電井管理是保證管理全面、可持續的有效途徑,在此過程中應注意,由于地下水層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而且農田灌溉機電井自身使用壽命有限,所以承包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至3年為主,以此調動農民參與農田灌溉機電井承包的積極性,另外,要通過科學合理且全面的合同對承包農民的權利義務進行明確,防止因人為惡意提升農田灌溉費用,對其他農戶的權利構成侵害[4]。除此之外,可推廣誰投資誰所有的管理模式,使農田灌溉機電井的投資活力和管理彈性提升,在此基礎上建立用水協會,對其統一調度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3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都昌縣農業發展過程中已經認識到建立農田灌溉機電井對提升當地農業水平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有意識的推廣應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優化,這是當地農業種植管理理念提升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朱彬彬.巴里坤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4.
[2]張鵬.淺談機電井的運行管理[J].四川水泥,2016(01):140.
[3]蔡小娣.岐山縣農田灌溉設施運行管理工作淺談[J].陜西水利,2015(04):168-169.
[4]張維均.農村機電提灌站運營問題及解決辦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7):45
作者:陳永林 單位:都昌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