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港口經濟環境下英語人才培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逐漸轉為大眾化。各地高等技術培訓學校的發展必須要同地方特色經濟特征相符合,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本文以港口經濟為研究背景,探討港口經濟下如何培養專業對口的英語人才,推動英語人才向外向型、經濟適用型發展,對推動我國英語教育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港口經濟;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港口經濟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由港航、臨港工業、商貿、旅游等相關產業所組合而成的一種區域經濟。港口是地區和外界信息、物資交往的重要場所,港口經濟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港口經濟的發展勢必要求相關硬件、軟件的配套升級,因此企業對港口地區的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港口經濟作為對外經濟,英語人才是其必不可少的人才,而英語專業的學生如何讓自己的專業水平更加適合港口經濟的發展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目前港口地區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每年都有大批的英語專業學生從高校走向社會。但是,能夠迅速投入港口經濟工作的學生卻很少。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的畢業生都存在知識面狹窄、知識運用能力弱、缺乏社會經驗等問題,而且大部分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都難以快速適應港口工作,本文針對現實情況的研究發現,目前港口地區高等專科院校對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人才培養方向定位不明由于我國現代教育體系形成時間較晚,所以很多地方高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都是以標準化的方式進行培養,沒有結合地方特色。港口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英語專業人員,這對地方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地方高校在培養英語專業人才時沒有體現港口地區的特點。從實際調查來,這些地方高校在對人才培養時的課程設計和其他高校沒有什么差別,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做好聽、說、讀、寫、譯,但是沒有將港口經濟的特色要求結合到課堂當中去。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就業后難以和雙一流大學學生競爭,缺乏市場適應性。
2.課程設置并未適合港口城市的發展需要由于很多地方高校在建立人才培養目標時,都沒有將其和企業實際需求相聯系,這就導致了在課程設置上出現偏離。從調查中發現,目前我國港口地區的高校在制定英語課程時,還是以傳統課程為主,其占據了相關課程的大部分比例,課程主要以聽、說、讀、寫、譯為主,這類課程占據了英語專業學生基礎課程的70%。這些課程是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的基礎,對于后續的學習十分重要,但是高校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忽略了一件事,目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相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一般的學生在小學就已經學習了英語,在近十年的基礎英語知識的學習中,其英語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在大學上還是不斷地重復進行英語基礎的教學,不僅會造成時間、資源的浪費,并且也難以確保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到了專業知識學習階段,大部分的學校教學的課程均為英美文學、英漢翻譯等,這些課程設置的最初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提高學生在文學上的審美能力。但是這類課程的設置占據了專業知識學習階段的大部分時間,這就導致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最后畢業的時候,缺乏其他實用性的知識。學生在畢業后缺少對金融、貿易、保險、管理、物流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導致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急劇下降。
3.師資隊伍建設不足要培養適合港口經濟特色的英語專業人才,就必須要組建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但是從目前地方高校的英語專業的師資力量來看,大部分的教師學習研究的還都還是英美文學。但是對于港口經濟所需求的商貿、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些英語老師少有涉獵,這就導致了地方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難以從市場需求出發進行人才培養,師資經濟英語專業能力不夠也成為高校英語人才培養的瓶頸。
4.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從目前我國地方高校的發展來看,除了英語專業師資隊伍力量不足之外,我們還發現英語學科逐步被邊緣化,英語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斷降低。如今很多學校都認為英語是一門人文學科,其難以像工科專業一樣盡可能快的達到經濟最大化。所以很多學校對英語專業的資金投入較少,嚴重阻礙了英語專業的發展。
二、港口地區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
自我國對外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經濟組織后,我國對外貿易開始了快速的發展。我國的港口地區及時地把握住機遇,使當地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與對外聯系日益密切的當代,如何構建合理、科學的港口地區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港口地區高校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如今市場要求英語專業人才不僅僅要具有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把握好聽、說、讀、寫、譯,更需要具備其他學科的知識。本文就我國港口地區高校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的不足之處,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1.明確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如今經濟全球化往縱深方向發展,并且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步和國際接軌,這就對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港口地區和外部地區交流頻繁,所以港口地區高校的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而制定,強調以英語語言教學為基礎,在夯實英語基礎、確保英語教學質量穩中有升的前提下,增加應用學科知識教學,從而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的設置要以地區經濟發展需求為主要出發點,在落實學生基礎知識點同時還要加強他們對應用型學科的學習,從而培養綜合型的人才。
2.課程設置體現港口地區特色在對英語專業學生進行教學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之外,還要考慮到港口經濟的現實要求,開設一些和港口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從而幫助學生將英語學科和這些專業學科交叉融合,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在課程設置上,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講座研討班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性,人才培養的目標要面向企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培養。港口地區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要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快速適應地區經濟的需求。
3.加強切合港口地區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為了更好地做好港口地區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必要條件。根據上文提到,目前我國港口地區英語專業教師的英語知識扎實,對于人文類知識涉獵廣泛,但是缺乏對其他應用型學科的學習。所以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就要采用多種手段:首先,邀請當地港口企業有對外交流人員來校授課或者舉辦講座,將真實的工作經歷作為教材教授給學生;其次,做好對英語專業教師的港口經濟專業的培養,鼓勵一些精力充沛的教師輔修經濟學、物流學等課程,從而提高授課能力;最后,讓一些教師參加學習研討會,從而豐富自己的視野,開拓眼界。
4.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港口地區高校英語專業必須要培養具有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學生。港口經濟是外向型經濟,其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港口地區高校英語專業必須要做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應通過舉辦外貿英語知識大賽、港口物流實戰模擬、港口貿易洽談會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做好素質教育,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人才。
5.拓寬港口地區英語專業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港口經濟是港航、臨港工業、商貿、旅游等相關產業的有機組合,其承擔了地區的物流、資金等活動,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經濟又是對外經濟,其也是內陸和海外的連接和延伸,通過港口可以將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相融合。所以港口不僅僅是經濟交流的場所,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場所。這樣的現實情況就要求港口地區的高校要及時向港口輸送專業知識扎實、具備國際意識的專業人才。拓寬港口地區英語專業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首先,增加對國際知識點學習。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相關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做到了解國際大形勢、國際慣例、相關的貿易法規;其次,注重情商的培養,港口地區的工作人員勢必要經常同人打交道,所以必須要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交流能力、接受能力;最后,營造國際交流氛圍,在港口地區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時,高校要為學生營造國際交流氛圍,通過設置英語角、和國外學校合作等方式進行。
三、結束語
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人才的培養,培養出來的人才要適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在港口經濟地區,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要全面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專業能力,尋求適合港口經濟發展的培養模式。港口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在人才培養時,必須要從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出發,結合自身發展要求,培養出能夠推動地區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蔡蕓.培養符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評價[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1):33-35.
[2]陳東純.“商務”依托式大學英語語言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外語界,2013,(4):40-47.
[3]郭亞卿.基于CDIO模式的商務英語專業真實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山東大同大學學報,2015,(4):96-99.
[4]李文輝.“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以CDIO為基礎的商務英語專業外貿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對外貿易,2015,(10):134-136.
作者:吳小敏 單位: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