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做好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指示,要求農業生產盡快實現現代化、機械化,而實現農業機械化也是實現我國農業經濟高效發展的根本保障與前提條件。現階段,從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工作開展中還存在很多困難,導致農業機械培訓工作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基于此,深入分析農業機械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如何做好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策略進行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策略為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培訓;工作策略
農業機械培訓是指以培訓為主要手段,將先進的農業機械知識傳遞給農民,使農民能夠正確地將新的農業機具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與產出率,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但受培訓內容單一、培訓經費短缺等因素的影響,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推進十分困難。基于此,通過分析當前農業機械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探究有效開展培訓工作策略,保障我國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落實,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培訓的作用。
1農業機械培訓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不足
1.1培訓內容單一
現階段,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內容主要有兩方面,分別是農業機具理論知識和農業機具實踐知識。農業理論知識的培訓主要依托教材,無法與農民實際農業生產相聯系;而農業機具實踐知識教材存在嚴重滯后的問題,大部分內容為機械理論知識,而且很多內容已與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機具不相符合[1]。所以,培訓的內容、培訓的范圍等都與農業發展實際嚴重脫離,無法滿足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1.2培訓模式僵化
當前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模式仍是以培訓者講、受訓者聽為主,將培訓內容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給受訓農民,完成農業機械技術培訓、普及工作。但這種傳統的方式并不適合農業機械培訓,由于很多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很難理解理論知識抽象性的語言,從而導致農民無法真正理解與掌握培訓內容,農業機械培訓工作完全失去意義。另外,還有些農民未完成基礎教育,根本不具備接受知識培訓的能力,這對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開展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深刻認識到當前工作的瓶頸,探究新的方式保障培訓工作的有效落實。
1.3受到經費的制約
我國農業機械培訓工作開展的管理單位為農業部門,一旦農業部門的經費支持力度不夠,就會嚴重影響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效果與落實。國家雖在政策上與資金上為農業機械培訓工作提供了支持,但在具體的落實中,農業部門還未找到有效的配合方式來保障資金的合理、科學利用[2]。由于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基數大,而且還存在大面積的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經費無法支持其深入到廣大貧困地區展開工作,普及機械技術,所以導致當前很多貧困農村地區農業機械培訓無法順利開展。
2有效開展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策略
2.1完善培訓內容,拓展培訓項目
在開展農業機械培訓工作時,工作人員要全面了解農民的受教育水平,結合農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缺點培訓內容。而且要定期進行培訓教材更新,提升教材內容的合理性。培訓內容盡可能簡單易懂,盡量結合圖示讓農民直觀理解培訓內容;培訓者在講解中,也要在保障培訓內容專業、規范基礎上,貼近農民生活用語,從而加強農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2創新培訓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創新培訓模式也是當前開展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由于農業機械培訓一直采用的是“填鴨式”的培訓方式,死板、單一的教授讓培訓模式已處于嚴重僵化狀態,從而形成落實培訓工作的阻礙。為此,應認真分析當前培訓模式的弊端,了解農民的實際需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農民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對知識的理解,這樣才能在實際農業生產中充分運用知識,實現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意義[3]。例如,針對未接受過基礎教育的農民,在其實踐的同時為其講解知識,能夠比單純的知識講解更直觀,農民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加強對知識的記憶。
2.3重新制定經費投入比例,強化經費支持
雖然當前農業機械培訓工作已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但由于經費上的支持力度不夠,深化工作的開展仍然無法進行。為此,農業部門應聯合地方農業部門全面了解各地區的農業機械培訓落實情況,根據培訓工作的程度制定經費劃分等級,保障每個地區培訓工作的開展都能夠獲取充足的經費支持,從而縮短我國實現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的時間[4]。對于貧困農村地區,應申請特殊經費扶植,從農具、農業技術等基礎環節進行貧困地區的農業機械培訓工作落實,逐步改善貧困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提高其生產力。
2.4強化宣傳推廣工作,輔助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落實
宣傳工作與實踐培訓工作相互作用,二者不可分割。受農民文化水平的影響,不同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認知不同,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很多農民在不了解農業機械化時,會認為農業機械培訓是完全無用的。通過宣傳推廣工作,讓農民了解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作用,從而轉變農民的發展理念,保障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發展進入大機械化時代,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
3結語
農業機械培訓工作是我國農業發展實現全面機械化的重要方法,對促進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受培訓內容單一、培訓模式僵化、培訓經費不足等問題的影響,培訓效果與作用大打折扣。為此,提出了有效開展的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策略,希望為農業機械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孫阿娜.提高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的途徑探尋[J].新農村(黑龍江),2017,28(36):89.
[2]王先祝.衡陽縣農機培訓工作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J].時代農機,2016,30(9):155,157.
[3]董影.芻議新時期農機培訓工作質量的提升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23(12):203-204.
[4]甘吳羽.如何做好對農業機械維修培訓工作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7,32(2):135,139.
作者:趙全林 單位:云南省勐臘縣農業機械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