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課堂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內容能夠反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傳授知識、技能的范圍和性質,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為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必要對《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1.1.1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是一門科學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也是分析方法、手段更新很快的學科。目前國內已有的相關教材其內容大多大同小異,而且出版時間都較早,其內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滯后性。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常常會使學生感覺某些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無味、難于理解,從而束縛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增加一些國際或國內最新的分析新技術、新方法,盡可能把本專業的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介紹給學生。此外,教師要及時總結自身的科研工作進展,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國內外研究動態補充到教學內容中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1.2要明確教學內容的側重點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較多,但課時數較少,通常難以在短時間內將所有內容講完。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的重點,有所取舍的講授相關知識。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比如土壤農化分析用純水的制備,土壤與植物樣品的采集與制備等直接關系到實驗分析的成敗,對于這部分內容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外,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產,當某些實驗項目有多種分析方法時,要求學生重點掌握與實際農業生產條件相符的,經濟適用的分析方法。
1.2教學方法的改革
1.2.1改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受課程課時數的限制,目前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先在教室上理論課,實驗課則被壓縮在學期后期短短的幾周內完成。這導致理論與實驗完全脫節,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學生很難吸收掌握,學生進實驗室只是“照單抓藥”,按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完成實驗,甚至有些試劑還是由教師預先配置,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得教學效率低下。為此,我們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搬到實驗室,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聯系起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特長,讓學生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教師只起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應用人才所要求多動手、多實踐的目的。
1.2.2改革實驗教學理念
通過改革實驗教學理念,進行開放式教學,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保證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將選擇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的權力交給學生,逐步加大綜合性實驗的比重。綜合性實驗是在實驗內容的設計上,增加了實踐環節。通過綜合性實驗能使學生對所學的多學科理論做到有機融合,能夠從多方面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實驗教學之初讓學生自由組織幾個實驗小組,教師給每個實驗小組指定一個方向,要求實驗的整個過程完全按照農業生產和科研工作的實際來進行。實驗的全過程如樣品的采集與制備、試劑的配置、實驗項目的確定與測試均由學生自己操作,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出問題,要求學生不僅知道如何做,更要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同時,要啟發學生將實驗結果與實際農業生產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鼓勵教師將自身的科研工作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開展科研性的實驗。科研性實驗與生產實踐結合程度高,能夠直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2.3改革考核體系
成績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認可,適當的考核辦法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如何合理的評價學生的成績非常重要。傳統的考核體系只注重卷面成績,對學生實驗技能的考核不夠重視。我們采用多維度的教學考核體系:首先,降低閉卷考試成績所占比例。其次,增加平時成績所占比例,通過教師課堂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促使學生及時消化。最后,根據學生在具體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和實驗結果,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這種多維度的教學考核體系,即學生期末總成績=卷面成績(40%)+平時成績(20%)+實驗成績(40%),強化了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結語
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通過對《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課程的改革,學生的學習觀點逐步更新,特別是學習態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轉變。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積極的“主動學習”,教學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應不斷地改進、不斷地探索創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李平郎漫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