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略談建設現代農業信息化的必需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設農村信息化服務的意義
我國農業信息化任重道遠,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的總體戰略有待進一步研究。要建立健全農業信息化預警系統,開發建設農產品信息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防疫等監測預警系統,建立農產品和生產資料交易市場監督管理信息系統,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系統,探索發展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系統。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在農業科技信息資源開發的整個過程中,信息化服務與基礎建設應同步進行,從而形成相互發展、共同促進的良好局面。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信息化的管理與應用已進入產業化階段,在現代農業建設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各類農業信息技術服務和相關農產品交易,已經在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并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科技信息。目前,發達國家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的核心內容主要有6大類:農業信息處理系統、農業生產管理平臺系統、農業政策策服務系統、農業智能化服務系統、農業技術模擬平臺系統和農業計算機網絡平臺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連續每年撥款15億美元,建成世界最先進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應用系統。該系統覆蓋了美國46個州。它連通美國農業部、15個州的農業署、36所大學和大量的農產品企業。歐盟建立了覆蓋全歐洲的農作物估產體系,建立了農業環境、生態監測網絡系統,向集成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等終端設備,了解相關信息資源,咨詢相關問題,享受到相關的免費服務項目。所以建設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并推廣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
2建設農村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須選擇,而全面綜合的配套服務是實現信息化的關鍵。當前,我國農業發展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實施農業信息化迫在眉睫。農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對信息技術的極大需求和依賴。農業生產個體規模小而分散,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農業生產者和決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科技攻關、成果轉化、農業科技成果、專利等項目中包含的豐富的農業信息資源,深入開展信息網站平臺自動搜集信息功能、信息自動分類功能、缺失信息補充功能、農業智能專家功能、電子交易系統研究,建設開放式的科技信息分類數據庫,為我國農業建設中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技術、答疑、交易、市場、資金、成果、專利等方面的數據服務,并在提供交互式服務的過程中通過不斷滾動積累和更新各類信息資源,為建立更為豐富的農業信息庫奠定基礎,通過網站作為信息平臺的市場化運作,利用多方資源,形成一個科學的運作機制,快速推進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
2.1建立農業網站綜合配套信息服務系統,有利于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能力。農業生產個體規模小而分散,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農業生產者和決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一方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建立不受時空限制的信息網絡,以簡單易學的方式,全方位、多途徑、高效率地將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源源不斷地送到農村和農民手里,加快農業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另一方面,推動農業信息化,使信息化網絡服務融入農業產業化的各個環節,農業信息化發展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資源利用率高等優點。它引導、控制并改變傳統的生產關系配置,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領域的科技含量有大,從而極大地提高農民與企業的綜合性經營能力。
2.2增強農業市場競爭能力,有助于推動和提升農業管理的水平。首先,推進農業信息化服務,可以通過全國乃至全球的農產品信息網絡,提供全面、立體、翔實的農業信息,幫助農民和農業生產者及時了解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的變化,按照市場需求選擇生產和銷售自己的產品,才能適應市場多變性,規避風險,減少損失。其次,可以通過進入外部的信息網絡,讓農民廣泛獲取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適用的先進技術,有利于在市場中確定自己的比較優勢,增效節本,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再次,可以使農業經濟組織通過各種農業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系統,進行模擬決策,減少決策的失誤、降低管理成本與風險。更為重要的作用是,農業信息化可以為各級政府提供便捷而高效的宏觀管理模式與手段,改變我國農產品生產經營長期受非市場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業管理體系,如糧食儲備的信息預警機制、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保護機制,以及對農業生產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機制等。
作者:蔣洪杰王延利單位:河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