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結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步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后信息資源所蘊藏的價值與日俱增,并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穩步前行的一種戰略資源。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方興未艾,在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自2015年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文件后農業信息資源與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有機結合成為農業前行與發展的主流方向。本文從農業信息資源開發、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的結合兩方面展開研究,旨在豐富現有研究體系內容,為農業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以及二者有機結合提供指導與幫助。
【關鍵詞】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農業信息資源開發;結合
農業信息資源為農業資源的抽象表達,在內容上至少包含農業生產過程中所必須的自然資源(氣候/天氣、土壤、水分、作物生長/病蟲害)、社會經濟信息(農產品市場信息、資本、技術、法規政策、管理信息、科研教育等)兩大類,是目前我國農業精確化從可能性向現實性邁進的重要保障。物聯網產業化發展使得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按需訪問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云技術又能夠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共享,為用戶提供一個更佳的體驗,所以將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有機結合成為研究領域關注的熱門議題。
1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
農業屬于第一產業,是指利用動植物生長規律來獲取農產品的一個產業類型,而農業信息資源則是對農業各相關信息的抽象體現,具有公共品屬性,能夠對農業生產發揮出強有力的支持。此點決定了農業信息資源的供給主體必須為政府,原因在于政府掌握了最為詳實和豐富的農業信息資源。所以在農業信息資源開發中政府必須充分履行自身職責,將各個省份、各個地區的農業信息匯總并錄入到一個信息系統之中,由指定的人員對農業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以便于形成可被利用的農業信息資源。此外,農業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性問題在于與農民對接不暢,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大背景下農業生產需要遵循市場規律,此點又表明在農業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各地區農民的個體特征。因此,在實際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工作中除了收集政府提供的農業信息外,還需要充分采集農民的農業生產信息,以提高農業信息資源的使用價值。
2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的結合
物聯網與農業相結合并不是一個信息課題,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就已經出臺“中央一號”,提出了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支持電商、物流、商貿以及金融等各行各業在遇到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工作中,《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同樣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但是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卻仍然處于初級研究階段,故圍繞此方面內容展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目前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相結合的研究鮮少有研究涉及,缺少可參照經驗,所以本文在此暢談以下個人觀點:
2.1必須建立二者有機結合的平臺
物聯網產業化發展形成的平臺與農業信息資源相關平臺截然不同,二者并不能夠簡單的對接,尤其是在系統維護方面更是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據此本文建議在現有平臺基礎上重新構建一個農業信息資源開發與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有機結合的平臺。在該平臺中需要涵蓋以下子系統:物聯網數據獲取及處理系統、視頻遠程監控系統、農業“四情”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專家系統等。充分依托無線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云平臺、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基礎將墑情傳感器、苗情災情攝像機、蟲情測報燈、網絡數字攝像機、作物生理生態監測儀以及預警預報系統應用于農產業生產之中,以便于隨時隨地獲取農產品相關信息。用戶通過萬維網(WorldWideWeb)、個人計算機(PersonalComputer,PC)、移動客戶端等訪問該平臺,對作物進行遠程監測,全方位掌握農作物生產情況并在此過程中隨時隨地采集農產品數據、氣象信息、蟲害情況等,并借助物聯網與全國各地的客戶進行在線交流,根據經過加工處理的農業信息資源簽訂農產品交易合同。根據農業信息資源來源不同亦可以予以進一步細分,如大田物聯網品臺(水稻、小麥、玉米等大田農作物生長動態信息、農田生產環境、水位/土壤濕度數據)、水產物聯網平臺(水產環境狀態、養殖問題及隱患、水產品生存率、水產品質量)、溫室大棚物聯網平臺(大棚內土壤濕度、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動物及動物產品物聯網平臺(養殖、檢疫、接收、屠宰、運輸、銷售)、冷鏈物流物聯網平臺(生鮮農產品儲運)等。
2.2制定統一的物聯網標準
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化發展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時至今日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當下國際上常用的物聯網標準包括電子產品編碼(ElectronicProductCode,EPC)、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化編碼、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PCglobal管理委員會推進的EPCglobal標準等。由于我國物聯網產業化發展初具規模,但隨著物聯網發展的不斷深入,企業與企業、產業與產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將趨于統一,所以充分借鑒上述國家標準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物聯網標準以掌握未來物聯網產業的話語權成為當務之急。
3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物聯網產業化發展上處于世界前列,尤其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更是為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助力。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現代農業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加之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信息資源十分豐富,將物聯網產業化發展與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有機結合對于推動整個農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據此指出,建立二者有機結合的平臺、制定統一的物聯網標準成為輔助農業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的行之有效的舉措,特別是物聯網標準的統一更是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王丙剛.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及模式探研[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8,10(09):73-74.
[2]張震.互聯網+農業模式下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戰略思考[J].低碳世界,2018,9(08):337-338.
[3]唐義軍,楊文偉,倉晶晶.鹽城市“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及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18,7(07):31-34.
作者:張英超 單位: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