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結合景寧縣水資源利用現狀,分析了2020水平年水資源供需平衡情況,并提出了水資源配置對策,研究結果表明,現狀供水水源條件下,2020水平年景寧縣城供水保證率僅為64.2%,建議通過新建金村水庫,與龍潭橋水庫和鶴溪三個水源聯合供水,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水資源,供需平衡,生態環境
1概況
景寧縣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景寧縣城現狀供水水源為龍潭橋水庫,水庫集水面積31.2km2,另外從梅岐、吳四橋跨流域引水面積分別為15.9km2和8.8km2。水庫正常蓄水位630m,相應庫容597萬m3,調節庫容530萬m3。龍潭橋水庫為主城區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多余水量用于供給河道生態景觀用水。由于龍潭橋水庫調節能力有限,在連續干旱年、特殊干旱年、突發污染事故情況下存在供水安全問題,將影響城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及社會穩定。
2需水分析
2.1單位人口綜合指標測算
景寧縣城2014年全年用水總量為508萬m3,最高日用水量為2.4萬m3,單位人口綜合用水指標為483L/(人·d)。根據現狀用水情況及相關規劃,并考慮景寧縣節水潛力,確定2020年景寧縣單位人口綜合用水指標為500L/(人·d)。
2.2生產生活用水分析
根據景寧縣用水現狀和GB50282—98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1]相關要求,確定2020水平年供水日不均勻系數為1.6。根據相關規劃,預測景寧縣主城區2020水平年人口為9萬人,新增旅游業需水量為58萬m3/年,則2020水平年主城區生產生活年需水總量為1087萬m3。
2.3城市河道生態環境需水量
2.3.1鶴溪河道來水情況分析
景寧主城區范圍有鶴溪、金垟溪兩條河道。鶴溪流域面積52km2,河長15.3km。鶴溪城區段張村電站出水口斷面以上集水面積30.3km2,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909m3/s,日保證率大于90%,50%,10%時天然徑流量在無外調來水的情況下鶴溪河有近1/2的天數流量小于0.20m3/s,枯水期河道流量更是小于0.004m3/s,幾乎斷流。可見在龍潭橋水庫不補充的情況下,鶴溪的河道環境、景觀用水條件較差。
2.3.2生態環境用水
鶴溪城區段河道寬度在50m~60m之間,為減少河道沖刷、增強景觀效果、改善環境條件,在河道中建有20余座堰壩;金垟溪為外舍新城唯一河道,河道底寬度約6m.為保持河道一定的水面與流量,達到城市規劃預期的河道生態、環境與景觀效果,枯水期鶴溪生態環境用水流量按河道堰上5cm水頭控制;金垟溪河道生態環境用水流量按河道水深為0.20m、平均流速0.2m/s確定。
2.3.3生態基流
鶴溪及金垟溪缺水主要集中于枯水期,需要長時間提供河道用水。枯水期若完全按河道生態景觀流量供應用水,則供水水源無法滿足用水需求。因此,在枯水期以維持基本河道生態為原則,采用Tennant法[2]確定河道的生態基流,兩河道的最小生態流量按多年平均來水量的10%控制,金垟溪的生態基流0.03m3/s,鶴溪的生態基流為0.09m3/s。
2.3.4生態環境用水調度
河道的環境、景觀功能主要體現在日間(7:00~20:00),因此,生態環境用水調度原則確定為:當河道上游來水大于河道生態景觀流量時供水工程停止供水,當上游來水不足時水庫供水補充,其余時段按河道生態基流控制供水。河道生態環境用水最大日需水量.2.3.5總需水量根據需水分析成果,2020水平年總需水量為3604萬m3,其中,城鎮生活年需水量為1087萬m3,生態環境年需水量為2517萬m3。
3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資源配置對策
3.1供需平衡分析
依據上述需水分析,對景寧縣城水資源進行長系列(1962年—2014年)逐日供需平衡計算。經計算,現狀供水水源條件下,不考慮外舍生態環境用水,2020水平年景寧縣城供水保證率僅為64.2%,其中,多年平均供生產生活水量為1063萬m3,缺水量為24萬m3;多年平均供鶴溪生態環境用水量為1869萬m3,缺水量為57萬m3。因此,現狀供水水源在2020水平年無法滿足城區用水需求,且生活供水水源單一,供水安全風險較高。
3.2水資源配置對策
為保障景寧縣城區供水安全,根據供水區域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已建蓄水工程狀況以及相關規劃,建議新建金村水庫作為景寧城區用水水源。水庫位于臨近的石門樓坑流域,壩址位于東宮一級電站廠址下游約2.5km處。壩址以上集水面積為21.3km2,多年平均流量0.639m3/s,年徑流總量2017萬m3。水庫總庫容為950萬m3,正常蓄水位332.0m,正常庫容833.2萬m3,興利庫容808.0萬m3,壩頂高程336.0m。金村水庫建成后,通過金村水庫、龍潭橋水庫和鶴溪三個水源聯合供水,經水資源供需平衡計算,2020水平年景寧縣城多年平均供生產生活水量為1085萬m3,供水保證率為96.3%,多年平均供鶴溪河道生態用水量為1917萬m3,供水保證率為94.4%,多年平均供外舍新區河道生態用水量為590萬m3,供水保證率為96.3%。因此,金村水庫的建設可實現城市供水的多源保障,增加城區生態環境用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4結語
隨著景寧縣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供水水源在2020水平年無法滿足縣城生產生活和河道生態用水需求,建議新建金村水庫,與龍潭橋水庫和鶴溪三個水源聯合供水,降低供水安全風險,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以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GB50282—98,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S].
[2]李梅,黃強,張洪波,等.基于生態水深—流速法的河段生態需水量計算方法[J].水利學報,2007,38(6):738-741.
作者:姜利杰 周慧慧 單位: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浙江省溫州市珊溪水利樞紐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