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運維管理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介紹湖北省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和運行維護對象,結合系統試運行期間暴露的問題,分析原因,從項目運維管理機制方面展開研究,并在制度建設、經費保障、運維隊伍組成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實現延長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生命周期的目標。
關鍵詞:水利信息化;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運維管理;監控體系
0引言
湖北省作為全國7個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試點省份之一,在實施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過程中,加強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頂層設計,嚴格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加大保障力度,初步建成了取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區監控體系,并完成了能夠支撐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業務協同及貫通國家、流域水資源管理的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湖北省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湖北國控項目)于2015年9月進入全面推廣試運行階段,同時也進入項目運維階段,不同項目特點不同,運維機制也應有所不同。為保障項目建成后,監控數據具有較高的到報率、暢通率、準確率,監控平臺應功能完善、性能穩定、操作便捷。結合湖北省現狀,以試運行期的問題為切入點,從管理制度、運維經費、人才隊伍建設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希望通過這種運維機制探討能有利于項目后期的運管工作,更有利于提高項目的生命周期。
1項目建設成果
1.1監控體系建設
湖北國控項目主要完成取用水、水功能區、水源地監控三大監控建設任務。取用水監控體系通過對146個重要取用水戶、358個監測點實現在線監測,實現了對湖北省頒證取用水總量的78.43%重點用水戶的在線監測;水功能區監控體系改造湖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及黃石、襄陽、十堰、荊州、宜昌、黃岡、孝感、咸寧和恩施等9處湖北省水環境監測分中心;水源地監控體系實現對武漢、黃石、襄陽、宜昌、荊州、荊門、隨州等8個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在線監測。三大監控體系將監控數據傳輸、匯集到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
1.2硬件及網絡環境建設
湖北國控項目在湖北省水利廳信息中心機房的政務外網上,部署數據采集工控機,應用Web、數據交換、目錄服務器,以及安全審計、數據備份等硬件設備。取水量監測信息和自動水源地監測數據通過數據自動采集與控制單元,將采集到的流量或水質數據以3G/4G無線通信方式傳輸到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平臺,并通過數據交換實現中央、流域、省三級共享。水功能區人工巡測數據由各地市水文局通過湖北省水資源省級信息監控平臺,錄入每個月人工采樣的水功能區監測數據,經省級業務管理部門審核后,數據入庫并交換至中央。
1.3信息平臺建設
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資源信息服務、應急管理、調配決策支持等系統,業務應用、公共信息等門戶,以及移動管理平臺等的功能開發,還包括中央下發的三級通業務管理系統二次定制開發工作。平臺根據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的總體規劃,結合湖北省本地化需求,遵循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辦公室的頂層設計,執行統一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的相關標準和規范,滿足與中央平臺系統的對接要求。目前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功能完整,系統整體風格統一,界面友好,滿足省、地市、區縣三級用戶業務需求,主要實現重要取用水戶的取用水、地表水水功能區水質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等信息的共享;實現國家、流域、省三級水資源管理業務的網絡在線處理,實現上級對下級水資源管理業務的動態監管,實現三級水資源管理的業務協同,使水資源業務管理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初步實現紅線能顯、現狀能監、管理有措、決策有助的建設目標,使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成為湖北省水資源管理的樞紐和核心,成為湖北進行水資源管理的監控、數據、管理、指揮和應急的中心。
2項目運行維護內容與機制
2.1項目運行維護內容
一直以來,我國水利信息化項目重建輕管現象突出,從片面強調建設向建設與管理并重轉變是實現水利信息化發展總體目標的“五個轉變”之一。加強項目運維管理,可保障水利信息化項目良性發展,從而發揮項目建設的最大成效,實現水利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湖北省技術方案(2012—2014年)》,湖北省水利廳水資源處作為運行管理組織機構,負責協調處理湖北省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制定湖北省各管理部門的運行管理規范和各種規章制度,同時負責湖北省運行維護費用預算、技術文檔管理和人員培訓。湖北省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與監測的運行維護管理費用每年從中央分成水資源費中立項列支,費用標準遵照《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執行。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包括基礎監控設施和管理軟件建設,因此項目運行維護主要包括基礎硬件和業務軟件維護2方面工作,其中基礎硬件維護主要包括國控水量、水質監測站點監測和機房服務器、工控機等設備維護,業務軟件維護主要包括軟件改正性、適應性和完善性維護。目前基礎硬件和業務軟件運維都還在承建單位的3年質保期內,暫時由承建單位負責運維。
2.2項目試運行問題分析
在試運行期間,湖北國控項目共出現界面優化、用戶配置、需求變更、系統性能等7方面問題,共計60余項。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需求變更問題。如取用水戶監測信息展示模塊,主要統計有獨立取水許可證的取用水戶監測水量。但實際業務中,需經常統計某個自來水公司或水務集團下某個水廠的取用水量,由于一些水廠沒有單獨的取水許可證,因此取用水戶監測模塊無法自動計算該水廠的取用水監測值。為解決這一需求變更問題,在取用水戶監測功能模塊增加取用水測站監測功能,通過水廠名稱查詢到對應測站后,系統可自動累加得到水廠的監測取用水總量,從而實現水廠取用水量統計功能,滿足實際應用需求。2)體驗缺陷問題。如系統中涉及查詢的功能模塊,可通過對象名稱進行模糊查詢。在系統使用過程中,為提高用戶體驗,增加了對象名稱關聯查詢,對所輸入關鍵字的對象采用下拉列表的方式展示供用戶挑選,增加搜索便捷性,提高用戶交互性。3)界面優化問題。如系統業務應用門戶的首頁地圖模塊,最初采用靜態地圖,經多次優化,給地圖邊界設置3D立體效果,當鼠標點到地圖上,湖北省行政區地圖從動態藍色波紋的湖面緩緩升起,增加了美觀性和生動性;為突出湖北省的特點,頁面中的Logo圖標包含了本省水利行業的很多元素。另外,試運行過程中還出現監控體系建設方面問題,因數據采集不穩定及監測站點地處行政區分界處導致監測數據缺失,出現負值,或其他奇異值、測站信號漂移等現象,經過反復校核調試,并多次和移動運營商溝通,這些問題已及時解決。
2.3項目試運行期問題解決策略
基于試運行期間項目反映出的問題,首先,應該嚴格控制用戶需求變更,對提交的系統需求變更申請,按照變更控制的流程進行處理,對變更造成的時間、資金、系統穩定等變化進行評估,確實需要更改或升級的,應在不影響系統穩定及業務使用的前提下選出最優方案;其次,加強系統應用,對不同角色和權限的用戶在系統交互型上進行深層次挖掘,及時發現系統功能缺陷,提高平臺性能、通用性和友好性;再次,對于監控管理體系常見的問題,應加強對監測數據上報率、到報率、及時率、準確性的檢查,并根據數據上報的情況合理安排監控站點的巡檢工作,確保監控設施的正常運行。
2.4項目運維管理機制建議
除了解決項目本身在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問題,還要考慮如何確保項目的長久、高效運行。為此先厘清項目特點,主要有以下2個特點:1)站點多,分布廣,位置偏。目前該項目監控點范圍覆蓋湖北省17個地市,當站點出現故障時,及時響應解決是當前運維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問題。2)運維隊伍需專業化。專業化包括2個層次,一方面需要組建一支專門從事湖北國控項目運維的專業隊伍;另一方面,在監測設備、機房服務器、軟件平臺上,需要有電子通信、自動化、計算機軟件、數據庫等多個專業的技術人才,以應對不同類型故障。基于項目特點,需要健全完善運維管理機制,在運維管理機制中應明確運維主體,確定運維服務模式,下撥專項運維經費,以此保障運維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措施如下:1)出臺相關運維管理制度。應結合行業法規和項目建設管理要求,組織制定本省各級管理部門的運行管理規范、專業技術標準及各種規章制度,并提出監督和檢查執行情況的管理措施,滿足系統運維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2)組建專業化運維隊伍。項目運行管理應實行崗位責任制,定人、定崗、定責、定權,組織一支專業全面、素質過硬的運維隊伍,如果水利行業抽不出專業運維隊伍,也可考慮服務外包的形式,交付給市場專業運維單位,但業務管理部門需加強運維督導,從數據到報率、上報率、及時率、準確率上考核。3)落實運維管理專項經費。項目運行維護經費是項目運維持續的基本保障,應根據國家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和有關財政預算標準規定,落實項目年度運行費用的申報和下撥。結合年度運行維護實際工作任務,細化運維經費預算,切實發揮經費使用效益。
3結語
湖北省國控項目運行維護是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加強運行維護管理工作,能有效延長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使項目發揮長久效益。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水資源監控管理項目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加大對項目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的人力、資金投入,健全完善運維管理機制,保障水資源監控管理能力建設項目安全、可靠、持久、高效運行,為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陳雷.明確目標注重實效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9:6-9.
[2]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湖北省技術方案(2012—2014年)[R].武漢:湖北省水利廳,2013.
[3]李文軍.水利信息化工程運行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7):131.
[4]羅志東,曹文華,趙院,等.水土保持系統運行維護管理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5(3):37-39.
作者:陶鋒1;朱光軍2;楊海坤3;余夢3 單位:1.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與管理局(籌),2.湖北省水利廳信息中心,3.北京慧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