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村建設中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闡述了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并對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更好的促進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農業機械化;作用;對策
1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1.1農機化是農村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農機化科技發展是建立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的。近年來,農民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農村資源與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保護,究其原因離不開深入推進的保護性耕作技術以及對機械化技術的綜合利用,農民的生活質量在堅實的技術與裝備支持下大大提高[1]。比如通過機械化綜合利用既讓廢棄秸稈得到很好的再利用,使農民收入增加,也讓污染源得到根本治理,使秸稈亂堆亂放的情況得到改善,讓發生火災的幾率大大降低。農民借助機械化灌溉,也可大大減少因干旱帶來的損失,進而達到穩糧增收的目的。通過大型機械對土壤進行改良,也有助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避免水土流失的發生;對于干旱地區的小麥、大米等作物而言,通過對膜側溝播、全膜覆蓋技術等技術的使用,作物產量增幅明顯。這些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節能減排和增產增收,經濟與生態效益巨大。
1.2農業機械化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
農業機械是先進生產力的另一種表現,因而若要實施農業科技就必須要發展農業機械化,其對現代農業而言,更是重要的物質保障[2]。在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多個方面與各個環節,滲透和貫穿農業機械化概念,不論是從戰略地位,還是作用上來說都非常重要。首先,農業機械化是生產發展的基礎。應用農業機械,可充分體現出農業的自然屬性和弱質特征,大大增強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其次,農業機械有利于提升生活質量。農民通過經營農機,不僅收入增加,也使大量農業勞動力得到節約,推動了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讓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更加廣闊。最后是農業機械化發展了鄉風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農業機械將繁重的勞動力解放出來,讓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同時,也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得以發展。
1.3農機化是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
農民不僅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其在農機化發展過程中也占據著相同的位置。寬裕的收入是農民富裕生活的重要條件。發展農機化,一方面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第一,借助農機化作業水平的提高,可明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轉移富裕勞動力,使之在二、三產業上發揮作用。第二,農機化發展讓諸如農機維修、農機交易市場等新的就業途徑衍生出來,讓農民的就業途徑大大增加。第三,借助農機技術培訓活動的開展,將新技術、新知識及時傳授給農民,促進其致富技能的增強。
2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
2.1建立和完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扶持體系
近年來,購機補貼政策在各地均得到了有效落實,以強有力資金支持了農機化發展。所以,應將農機化發展的這一有利機會抓住,對各項配套法規予以完善,把扶持政策落到實處,依法監管,進一步保障農業機械化的順利發展,拓寬投入渠道,將補貼規模擴大,以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農機化發展。
2.2抓好農機技術培訓工作
加強培養農機化實用人才,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將新技術、新機具及時介紹給農民,讓農民與農機大戶的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可以更好的融入市場。對農機培訓機構的現有資源展開充分的利用,結合市場需求開展相應的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讓農民的增收能力更強,切實依靠科技進步與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發展的增產增效,使新農村建設者不僅有文化,更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
2.3加強新機具和新技術推廣
農機推廣人員應大力推廣新農機與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運用到各多的新技術。同時加大農機宣傳力度,使新技術與新機械被老百姓所認可。針對農民在農機購買上存在的問題,技術推廣人員應給予正確指導,對具備先進結構、高含金量、高收益的農機具應優先推廣。另外,還要推進農作物的全程農機化,對經濟作物的農機化予以積極發展,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朝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方向發展。通過對新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農機化更好的服務新農村建設。
3結束語
農業機械性的普及與應用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運用農業機械化,可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讓過去農村的生產模式得以改變,統籌城鄉發展,并對其它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巨大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山寶琴,劉亞鋒.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8):5581-5582.
[2]魏顯山,鹿鳳啟.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7):285-286.
作者:林偉 單位:長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