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村建設中消防監督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通過對近年來農村地區火災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總結農村火災的主要特點,結合新農村實際分析農村火災高發的原因,進而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并希望能夠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定和決策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
消防;監督管理;新農村建設;對策
1引言
2005年10月,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戰略任務。11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穩步推進,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近幾年我國農村地區消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火災起數、占火災總數的比例、傷亡人數、死亡率等各個指標均有所上升,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城鎮化進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據公安部消防局統計,2007年至2013年,我國農村地區共發生火災387230起,造成3510人死亡,133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34.3億元,其中重大火災2起,較大火災161起,每年平均約有1.9萬戶農民受災,給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
2新農村火災主要特點
2.1火災總量大,傷亡率高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逐步加快,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農村地區防火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周密,使得農村致災因素大幅增加,加之農村居民防火意識差,火災撲救能力差,火災導致的農村人口的生命財產損失逐年增多,農村火災形勢總體上出現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07年至2013年,全國農村地區共發生火災387230起,全國農村地區火災導致人員死亡2787人,受傷953人,直接經濟損失34.3億元,占全國火災總數的22.0%以上。據統計,2007年至2013年,城市地區每萬起火災死亡人數約為80人,而農村地區這一指標達到了91人/萬起火災。
2.2財產損失大,撲救率低
農村火災主要燃燒物是居民房屋,柴草堆垛,農村戶戶相互毗連,無任何分割設施。兒童玩火,亂接亂搭電線,柴草等易燃物隨處堆積,都是農村地區火災多發的直接原因。且農村地區地處偏僻,周圍無高大建筑,燃燒物供氧充足且受風力影響較大,此類火災一旦發生,火苗或者燃燒物便伴隨著風力四處飄散,引燃周圍建筑,極容易形成火燒連營的狀況。另外,農村一般距離城市消防站較遠,消防隊很難做到15分鐘內趕到火災現場,且滅火所需水源不能得到有效保證,故而導致撲救效率低下,滅火困難加大。
2.3易發生倒塌,造成傷亡
農村建筑大多是磚木結構或者木結構,火災發生后木質構件表面碳化,表面積隨著燃燒逐漸縮小,一般十五分鐘就會失去穩定性與承重性,導致消防員內攻滅火危險性增大。如若在深夜著火,初期火災不易察覺,等被火災驚醒時,居民已經失去了最佳逃生時機,加之救生意識較差,缺乏必要的救生手段,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3加強新農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對策
3.1明確職責,分工協管
農村地處偏僻,經濟發展緩慢,消防規劃滯后、力量不足,而這一切都是歸咎于防火責任不明確,監督管理不到位。因此,確立明確的防火職責,建立相關規定保證農村各級各部門間協調配合,統一部署顯得尤為必要,主要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1)切實加強消防組織建設,成立縣一級的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配合消防部門,統管各鄉鎮消防安全工作,定期召開研討會議,分析存在的火災隱患,制定消防工作計劃,火災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統籌各部門做好滅火戰斗保障。要發揮村民代表會議的監督作用,定期對村民委員會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評議,形成政府領導,村委會組織負責,消防部門、村鎮企業、個體村民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機制。
(2)積極配合當地消防主體防火監督檢查工作,對于發現的問題強制要求改正,對于存在火災隱患的鄉鎮企業責令整改,落實管理規定。
3.2加強建設,警民協防
基層派出所平常擔負著治安維穩,協調糾紛等繁雜任務,對于防火部分的工作邊有些力不存心?;鶎酉来箨犞嘘犽m有義務進行日常消防工作,但一般城市消防站又距離農村較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農村消防設施較差,大部分供水設施無法滿足滅火需要,所以應當一方面加強農村消防設施的建筑,組建各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在火災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控制火勢發展。另一方面,農村居民往往認為“火災就是消防管”得錯誤認識,在提高農村居民的防火意識、自救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其與消防部隊的配合,努力建設警民協防的農村防火安全工作體系。
3.3重視宣傳,提高認識
農村消防安全事故頻發,損失巨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農村居民消防意識淡薄,自救能力差,加大對農村居民的消防安全宣傳,大力推廣普及農村居民的消防法律知識,尤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改變農村居民落后的思想觀念。此外,農業科技部門應當加大對農村科技開發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轉化等處理技術,引導農民采取科學手段,避免燃燒秸稈導致火災的發生。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針對本地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注意采取多種形式、不同時段、重點培訓的方法,依托各種載體提高農村居民的防火意識不失為一種有效之舉。
4結論
新農村消防工作直接關系到百姓能否安居樂業、直接關系到農村發展環境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只有大力加強和改進新農村消防工作,針對存在的突出難點和難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狠抓貫徹落實,提升工作成效,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消防工作現狀,改善農村火災形勢,推動農村消防事業健康發展,為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發揮保駕護航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蒼久明.如何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消防工作[J].森林防火,2011(04).
[2]公安部消防局編.中國消防年鑒[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8-2013.
作者:姜曉偉 單位: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朝陽區公安消防支隊第四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