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協調下新農村建設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推動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區域發展水平?;趯π罗r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內在關系的認識,調研保定市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保定市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程度,探究保定市新農村建設的模式選擇。
關鍵詞: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城鄉協調;模式選擇
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推進城鄉協同發展是我國“十三五”時期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按照中央部署,實施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手段。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2016年)中,明確提出建設美麗特色新型?。ǔ牵╂?,有機對接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然而,保定市的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工作中,仍面存在許多問題,如鄉村優質人力資源外流、土地資源無法得到合理利用、生態環境問題無法得到改善。為此,如何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是保定市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基于對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內在關系的正確認識,調查研究保定市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保定市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程度,探究保定市城鄉協調發展的模式選擇,以期對推進保定市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保定市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工業化關系
新型城鎮化、工業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互動,共同推動現代化發展進程。一是工業化與新農村建設的互動關系。一方面,工業化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工業化水平的高度發展,通過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征收納稅來帶農業發展,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另一方面,新農村建設為工業化的高度發展開拓空間。二是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協調關系。新型城鎮化主要是指發展中小城鎮,因而為新農村建設積聚生產要素,推動城市化建設重心下移,促進新農村建設;而新農村建設水平的提高,雖然會在一定程度地增加農村返鄉人口,但限于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以及現代化農業水平的發展,必然農村人口中“出”的比例仍然很高,推動城市化發展。三是新型城鎮化與工業化互為我國現代化的兩個方面,共同推進現代化進程,促進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是指農村勞動力往城鎮轉移,而工業化是指農業勞動力往非農產業轉移。新型城鎮化支持工業化發展,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
2保定市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保定市新農村建設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城市化輻射帶動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2.1新農村建設欠缺職業農民
新農村的建設勢必需要人力、財力的聚集,而城鎮化的發展,又使人才等優質資源向城市聚攏。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人才、資金的良性循環已近乎中斷,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而農民整體水平能力的欠缺是保定市新農村建設的最大障礙。雖然依靠政府的幫助,不斷開展職業農民培訓等相關活動,但是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為此,提高職業農民數量,提升農民的現代化技能水平成了當務之急,也是制約保定市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因素。
2.2新農村建設科技水平含量較低
農業科技含量低是制約新農村建設的又一重要因素??萍妓讲蛔?,致使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生產規模效益不夠高,產業培育和形成滯后于全市總體經濟發展水平。農業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發展緩慢,抗災能力不強。
2.3城鎮化發展未突出區位產業優勢
一方面隨著保定市不斷在周邊設立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建設使城市周邊的地區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河北省旅發大會的開展,使得淶源、淶水、易縣的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然而,保定市并未充分利用區位經濟優勢,發揮周圍城鎮群以及主干公路沿線的城鎮特色產業。
2.4新型城鎮化減少優質耕地資源
耕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資源,而保定市人多地少情況嚴重,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保護優質耕地資源,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障。而近幾年的城市化進程中,保定市的優質耕地資源逐年減少,因此,在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必須深刻意識到土地資源銳減的嚴重性。
2.5城市化破壞農村生態環境
美麗鄉村建設一直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愿景。然而,工業排放廢水、居民生活垃圾、空氣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超標等現象將嚴重影響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特別是部分村鎮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對環境污染視而不見,生產流程中部分環節并未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操作,而村鎮干部對該問題重視不夠,導致相關配套措施又跟不上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因而,農村的村容村貌并未達到新農村建設的標準。
3保定市新農村建設的模式選擇
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相輔相成,協同促進?;谛滦统擎偦c新農村建設的協調發展,依據保定市的區位、資源、產業特點,本文提出以下三種主要的模式選擇。第一,發揮城市主導作用,利用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雖然保定市屬于中小城市,經濟的發展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城市系統的輻射作用。但隨著保定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市區周邊工業園區的開發,使得城市的規模逐漸擴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延伸,城市的優勢產業逐步發展。因此,城市的擴張輻射在帶動周邊郊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使了生產要素向周邊村鎮的聚集,推進新農村建設。第二,利用區位產業優勢,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新農村建設。農業是基礎性產業,但由于農業自身的特點,也是弱質性產業,同時面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保定市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市領導對農業的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農業產業園區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打造精準農業。通過橫向延伸產業鏈,縱向推進三產融合,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效用,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的同時,更是有利推動了保定市新農村建設。第三,以優質資源為抓手,發展當地經濟,促進新農村發展。新農村建設的另一有效途徑是通過開發地區優質資源,利用資源優勢發展地區經濟。保定市縣區擁有數量較多,而部分縣區擁有優質的旅游資源,如易縣、順平、阜平、淶源等。發揮農業多功能效應,以優質旅游資源為抓手,大力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以優質資源帶動經濟,以服務業促進新農村建設。
4結語
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是現實的迫切需求。如何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關鍵要做好規劃,通過各種模式發展經濟,消除城鄉差距。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要注重人力資本的提升,運用產業支撐,加快城鄉建設。
參考文獻
[1]曾燕南.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策略選擇--以哈爾濱市為例[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27(4):94-97.
[2]徐光平.“十二五”時期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研究[J].東岳論叢,2011,32(8):156-160.
[3]張艷.重慶市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發展的協調性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3.
[4]孫正林.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關系研究--日本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求是學刊,2008,35(1):66-70.
[5]陳亮,楊靜.工業化、城市化互動發展與我國農民權益保障[J].教學與研究,2011(3):38-43.
作者:李嫣資;劉笑言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