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細胞存活及生長檢測方法淺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雜志》2016年第11期
摘要:
MTT是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該技術現已廣泛用于生物和醫學等領域。基于此,針對該法進行探討,以期與同行探討,更好地推動生物醫學的發展。
關鍵詞:
MTT法;細胞;檢測
MTT是一種粉末狀化學試劑,化學名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鹽,商品名為噻唑藍。是一種黃顏色的染料。其用途主要有兩方面,包括藥物(也包括其他處理方式如放射線照射)對體外培養細胞毒性的測定以及細胞增殖和細胞活性測定。該法在生物、醫藥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1-2],鑒于此,以下針對該法進行深入探討。
1檢測原理
活性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瓚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亡細胞則無此功能。二甲基亞砜能溶解細胞中的甲瓚,使用酶標儀在490nm波長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細胞數范圍內,MTT結晶形成的數量值與細胞數成正比。根據測得的吸光度值,來判斷活性細胞數量,吸光度值越大,表明細胞活性越強。若是測藥物毒性,則表示藥物毒性越小。2藥品和儀器MTT配成的終質量濃度為5mg/mL,須用PBS或生理鹽水做溶劑。在配制和保存的過程中,容器應采用鋁箔紙包住,確保其無菌。MTT甲瓚溶解液,二甲基亞砜和三聯溶解液。酶標儀、分光光度計、倒置顯微鏡。
2實驗方法
2.1細胞計數
使用胰酶消化對數期細胞,終止后離心收集,制成細胞懸液,細胞計數后調整其濃度。細胞密度在長到80%至90%,消化離心收集后,將上清液去掉,加入3mL培養基并混勻。取另一支新的15mL無菌離心管,裝入培養基。從第一步準備的3mL細胞懸液中取出1mL,加入上管混勻后進行細胞計數,該濃度相當于細胞計數板4個大格內,其中每大格平均5~10個細胞;如果該濃度不夠,應再根據計數的結果滴加細胞懸液,每滴按50μL計算。細胞數量因實驗目的不同應做相應調整,如一般細胞增殖實驗每孔2000個,細胞毒性實驗每孔5000~10000個。此外,還應根據細胞本身特性,如生長快慢等因素來決定細胞數量。
2.296孔平底板鋪細胞
制備好細胞懸液后,輕輕混勻,每孔加入100μL,確保待測細胞的密度為5000~10000/孔,用無菌PBS填充邊緣孔。因為細胞在混勻后仍要繼續沉降,所以接種的過程中要反復多次混勻,例如每加6個孔時就應混勻一次,用以確保各孔間接種的細胞密度完全相同,進而保證MTT結果的準確性。
2.3藥物處理
在培養箱中培養已接種好的細胞培養板,在孔板底部鋪滿單層細胞時(96孔平底板),加入不同濃度梯度的藥物。細胞貼壁后即可加藥,時間為2h即可。
2.4觀察
藥效于培養箱中5%CO2,37℃孵育16~48h后,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藥物的作用效果。
2.5MTT反應
在每孔中加入10μLMTT溶液(5mg/mL,即0.5%MTT),繼續培養4h。如果藥物與MTT能夠反應,可在離心后棄去培養液,之后小心用PBS沖2至3遍后,再加入含MTT的培養液。
2.6溶解結晶
終止培養,準備溶解結晶。溶解結晶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使用二甲基亞砜溶解。在MTT加入培養4h后,可充分形成結晶。去掉上清液,注意不能把藍紫色結晶甲瓚移走。每孔中加入150μL二甲基亞砜,置搖床上低速振蕩10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490nm波長處檢測各孔的吸光值。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三聯溶解液,在MTT加入培養4h后,可充分形成結晶。直接在每孔中加入100μL溶解液。因為該溶解液含有SDS,在低溫保存時易產生結晶,所以在使用之前必須提前幾小時置于室溫中,待SDS結晶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放入培養箱中繼續孵育4~6h,于鏡下觀察,待結晶全部溶解后于570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值。
2.7吸光度測定
應同時設置調零孔(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砜),對照孔(細胞、相同濃度的藥物溶解介質、培養液、MTT、二甲基亞砜),測定各孔吸光度值。
3結果統計方法
采用改良寇式法計算IC50。
4總結
檢測細胞生長、存活和增值的方法有很多種,如BrdU標記法、結晶紫法、酸性磷酸酶法等。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而本研究針對MTT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正確掌握該法并將其應用于醫藥研究和生物醫學研究中[3-4],可以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為生物和醫學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
作者:張哲 單位:牡丹江醫學院醫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