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山羊前后盤吸蟲感染的診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南畜牧獸醫雜志》2015年第一期
1實驗室檢查
1.1蟲體檢查將臟器上囊泡小心摘下,可見囊泡內白色蟲體不斷作伸縮運動,挑破囊泡,把白色蟲體置于載玻片上,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可見其向內翻的頭節,具有吸盤、頂突和兩排小鉤。將瘤胃內粉紅色的蟲體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蟲體呈粉紅、深紅色,肥厚,背面稍弓起,腹面略凹陷,兩端有吸盤,腹吸盤略大于口吸盤,口吸盤位于蟲體前端,腹吸盤位于蟲體后端。
1.2糞便檢查用沉淀—漂浮法檢查蟲卵。取山羊糞便10g,加清水150mL充分攪勻,用50目銅篩過濾,靜置沉淀30分鐘,傾去上清液,再加清水攪和靜置,如此反復水洗沉淀物多次,至上清液透明為止,倒去上清液,吸2滴沉渣糞汁于顯微鏡下鏡檢,可見有少數淡灰色、橢圓形、一端有蓋的前后盤吸蟲卵,蟲卵內的卵黃細胞未充滿,另一端尚有空隙。然后再將部分剩余沉渣倒入試管內,加飽和食鹽水漂浮至試管口,蓋上蓋玻片,靜置10~15分鐘,取下蓋玻片,放于載玻片上進行鏡檢,未查出蟲卵。
2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診斷為山羊前后盤吸蟲與細頸囊尾蚴混合感染。
3防治措施
3.1隔離治療對發病羊進行隔離治療,用氯硝柳胺+阿苯達唑(丙硫咪唑)驅蟲。氯硝柳胺按75mg/kg體重早晨空腹一次性灌服。阿苯達唑按30mg/kg體重,每天早晨空腹時灌服1次,連用3天。同時進行對癥治療,對貧血者,肌注牲血素或右旋糖苷鐵;伴有發熱者,肌注青霉素和氨基比林等抗菌退熱藥;對體弱不食者,給以補液等對癥治療。
3.2全群驅蟲對尚未出現癥狀的羊群,全部用氯硝柳胺+阿苯達唑驅蟲,劑量與服法和發病羊相同。對3只犬,用阿苯達唑按40mg/kg體重一次口服,連用4天。
3.3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到低洼、潮濕地點放牧,搞好場內環境衛生和消毒,將羊糞清掃堆積發酵,對羊圈及周圍通道進行消毒。對犬進行栓養,不得與羊群接觸。將雞與羊舍隔離圈養,防止病菌交叉感染。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一周后臨床觀察病羊癥狀明顯好轉,體況逐漸恢復,再也沒有新發病羊和死亡羊只。
4討論與小結
4.1加強對山羊吸蟲病和絳蟲病的防治當地養羊以往對寄生蟲的防治重點在線蟲,不少羊場只用了伊維菌素,而伊維菌素主要只對體外寄生蟲和體內線蟲有效,對吸蟲、絳蟲無效,這樣就存在明顯的驅蟲漏洞。近年來山羊規模養殖戶增加,山羊外購引種較多,流動頻繁,已發生多起吸蟲、絳蟲的感染,特別是在每年的5~9月份,天氣多雨潮濕,溫度適宜,有利于蟲卵生存,山羊吸蟲病和細頸囊尾蚴病等絳蟲病多發,對羔羊的危害較為嚴重,成年羊的臨床癥狀一般不明顯。
4.2羊場禁止養犬犬是細頸囊尾蚴病的終末宿主,在該病的傳播中處于關鍵的環節。凡是養犬的地方,一般都有家畜感染細頸囊尾蚴病。羊場應禁止養犬,確需飼養的,應栓養。犬糞要集中發酵處理或深埋,不要用屠宰羊的廢棄內臟喂犬。每年春秋兩季定期用阿苯達唑驅蟲。
4.3定期驅蟲和消毒寄生蟲是當前危害山羊的主要疫病之一,但容易被忽視,必須定期對山羊進行驅蟲。驅蟲用組合藥物伊維菌素+吡喹酮效果最好,但吡喹酮難買又價格昂貴,建議用伊維菌素+阿苯達唑或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或含有伊維菌素、阿苯達唑、吡喹酮等多種成份的驅蟲劑,如百蟲清、牛羊百蟲殺等,每年4~5月和10~11月驅蟲2次,嚴重的7~8月加驅一次。加強飼養管理,對羊圈羊舍加強環境衛生,勤清掃,對羊糞進行堆積發酵處理,正常情況下每周定期消毒一次,減少疫病的發生和傳播。
作者:邱建東單位:湖南省漣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