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孵化器經營模式比較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文章從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孵化器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的角度,結合孵化器的經營模式分析了孵化器的品種質量、內容質量、價格質量、宣傳質量到服務質量的發展趨勢,助力國內孵化器的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
孵化器;經營模式;中小型企業
1中國孵化器的發展
1.1經典發展時期
政府以特殊政策支持,包括修建孵化器園區,提供孵化場地、水、電、氣、網等硬件基礎設施服務,同時還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補助,并提供一定時間的稅收優惠,奠定了孵化器的初級階段基礎。孵化器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發展和經營模式同質化極其嚴重。在這個時期,孵化器的實質是品種質量的競爭。
1.2多元化發展時期
孵化器從提供物理形態的基礎設施服務,向提供全方位的多元化內容轉變。一些網絡平臺型的孵化器不斷出現,主要為中小型入孵企業提供工商、稅務、路演、融資、信譽擔保、知識產權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孵化器內容服務。
1.3比價格發展時期
孵化器在基礎設施、線下和線上內容提供等方面發展到一定時期,同質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吸引中小型企業入駐,必然要進入價格的白熱化競爭階段。比如:補貼房租、水電氣、網絡寬帶等。這個時期實質是互相摧殘的時期,大多數孵化器因競爭壓力而被淘汰。
1.4宣傳包裝時期
孵化器在經過價格競爭的慘痛教訓后,深刻地領悟到價格戰無異于自殺。因此開始整合孵化器內部和外部的資源,運用全新包裝概念,加強宣傳攻勢,孵化器似乎重新煥發了生機。在這個階段,一些熱血沸騰的中小型企業大量入駐。但是潮起潮落,退潮之后的沙灘上,擺放著無數僵尸企業。
1.5服務質量時期
孵化器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服務,優質的服務就是和入駐的中小型企業一起發展,結成命運共同體。在梳理當地產業機會的同時,充分結合孵化器本身的優勢和特點,在這個大的產業鏈條中,找到切入口,找到盈利模式,存活下來。在此基礎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穩步擴大戰果,最終立足于產業鏈條之中。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網絡平臺,都只能算作孵化器發展的工具,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孵化器發展的命運。孵化器的發展還是要沉下心來,找準定位,整合資源,最終獲得新生。
2美國孵化器的發展
2.1場所和基本設施提供時期
1959—1980年初,美國孵化器主要以提供場所和基本設施為主,同時提供入孵企業基本管理職能和政府部分管理職能的服務。
2.2政府推廣時期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孵化器作為一種有利于經濟開發的新型工具,得到了政府的強力推廣。
2.3企業運作時期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孵化器開始以企業經營化的方式進行運作,比如出現了各種孵化器企業集團和眾創空間。企業集團式的孵化器服務的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并不斷向外擴展。企業孵化器集團的經營重點從孵化器基礎設施和情報信息的提供,轉向市場產業機會的識別,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企業創建和運營。
2.4創業孵化器時期
據國家工商注冊信息網公示結果,截止到2015年,中國的孵化器多達8951個,數量穩居世界第一位。美國現有的企業孵化器有750多個,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創業孵化器的顯著特點是解決了傳統型孵化器的資金和人才兩個難題。
2.4.1資金難題
傳統型孵化器,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上。突出表現在廠房和辦公環境的高大上,硬件設施投入比重壓倒性地高于軟件設施的投入,以致入孵企業較難獲得資金扶持。傳統型孵化器發展后勁不足,舉步維艱。但是創業型孵化器把資金重點投入創業本身,對入孵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助力入孵企業的培育。
2.4.2人才難題
傳統孵化器重點在于廠房和辦公環境等基礎設施的租賃服務,對人才要求不高,優秀人才不愿意從事低端的中介服務。創業孵化器立足于入孵企業項目本身,運營項目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人才的要求相當高,有利于實現人才和項目的優勢結合。
3孵化器經營模式
3.1技術投入型孵化器
技術投入型孵化器主要利用前期的智力創新和技術形成支持,是幫助企業成長的孵化器。這種經營模式主要表現為企業戰投孵化器、專業技術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孵化器3種形式。
3.1.1企業戰投孵化器
企業戰投孵化器,即企業戰略投資孵化器。戰略投資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投資方主要投資于自身企業集團產業的延伸線,主要在于投資方目前涉足產業的上游或者下游企業。二是投資方目前主要集中于企業集團產業的交叉點上,其目的是利用新的項目,加強現有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優化,達到最大化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這兩個層面的戰略投資,最終目的是形成戰略協同效應。
3.1.2專業技術孵化器
專業技術孵化器,是指在綜合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基礎之上,面向某一專業技術領域服務的孵化器。每時每刻新的技術都在更替落后的技術,科技成果也不斷涌現,專業技術孵化器應運而生。專業孵化器一方面匯聚海量的關鍵技術和成果,另一方不斷地與需求方進行對接,對于對接成功的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術,再進行產業實施的轉化。
3.1.3大學科技園孵化器
大學科技園孵化器,依托高等院校,利用孵化器的優惠政策和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促進研究成果產品化,并向社會不斷輸入高新技術企業及高新技術產品。大學科技園孵化器主要表現在高科技領域,特別是互聯網技術、智能終端等方面。
3.2產業型孵化器
產業型孵化器,是結合產業經營的孵化模式。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這種產業孵化器往往異變成地產開發。美國新區綜合體是較為成功的開發樣板。國內的中央商務區(CentralBusinessDistrict,CBD)項目建成之后,將集合產業研發、高端寫字樓、總部辦公基地、配套商業設施、高層住宅生活區、高端聯排合院及別墅等產品形態于一體。
3.3股權投資型孵化器
股權投資型孵化器的投資不以獲得企業所有權為目的,而是通過投資和服務幫助企業做大,然后通過適當退出方式實現投資回報。股權投資型孵化器,主要表現為間接股權投資和直接股權投資兩種形式[1]。
3.3.1間接股權投資
孵化器除了靠人為入駐企業提供各種軟件和硬件服務而收取相應的費用外,還可以將管理要素作為資本,入股在孵企業,為在孵企業提供服務時,實行價格優惠,或者企業直接以勞務換股權或租費換股權的方式。
3.3.2直接股權投資
企業孵化器孵化創業企業的功能和風險投資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提供創業資金進行支持。孵化器可以和風險投資相融合,或者借鑒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對孵化企業進行直接投資,獲得部分股權,在企業成長后獲得風險投資回報。
3.4營銷型孵化器
營銷型孵化器的特點是孵化器直接對產品投資,相當于孵化器參與到一個具體的項目運作中。孵化器先對這種產品進行價值評估,再根據富有市場經驗的專業人員提供的市場營銷方案確定項目投資的數額,然后考慮孵化器投資的比例以及利潤分配、退出規定等關鍵問題。這種模式通常表現為獲得新產品權和成為渠道商兩種形態。
3.4.1獲得新產品權
主要思路是孵化器憑借擁有初創科技企業群體的優勢,瞄準初創科技企業擁有廣闊發展空間的新產品,再介入產品營銷甚至獲得產品獨家權,從而獲得回報[2]。
3.4.2成為渠道商
利用孵化器自身的優勢,將被孵化企業的產品與大型的企業需求進行對接,從而幫助被孵化企業產品進入產業鏈條的環節之中,并進行快速流通,從而獲得回報。
4結語
國內很多孵化器也在模仿國外孵化器的經營模式,開始從多個角度、更大范圍地進行資源整合和嘗試。立足于孵化器本身的優勢和不足,放眼世界,以市場的力量促進孵化器的創新,并助力于孵化器的轉型和升級[3]。對于孵化器而言,不是僅僅寄希望于政府、地產商、投資方、政策扶持、市場入口、融資渠道、人才聚合等某一方面的力量,而是要將這些優質資源進行最優組合,實現資源的融合迭代,最終形成良性的孵化循環。
參考文獻:
[1]石泉,趙黎明.提高盈利能力是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必由之路[J].生產力研究,2006(12):126-129.
[2]姜麒.誰是中國最好的——2003年度中國創業企業家排行榜[J].中國市場,2003(7):44-46.
[3]丁福浩.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理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作者:范興豐 單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