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新思路范文

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新思路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新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新思路

一、社會學專業畢業生對人才培養的評價

(一)調查結果

1.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據調查發現,只有6.3%的畢業生認為現在的工作與社會學專業對口,而認為與社會學有一點關系或完全無關的比例分別為33.3%和41.4%,不好判斷的為18%。結合社會學專業的培養計劃來看,在被視為專業對口的領域,如各類學校、政府機構、城鄉社區、市場調查或咨詢機構、傳媒或策劃機構、NGO組織等單位工作的累加比例為40.5%,在其他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就職的比例為51.4%,自雇或待業比例為8.1%。此外,65.8%的畢業生至少換過一次工作,而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職位或待遇不達預期(38.7%)、工作環境或前景不好(27.9%)、個人因素(25.2%),因專業不對口而換工作的比例僅為5.4%。調查發現,社會學專業畢業生求職時遭遇的困難中前三項分別是:專業崗位需求太少(71.2%)、專業的社會認可度低(55%)和技術性不強(50.5%),后三項則是缺乏就業信息(4.5%)、畢業學校知名度不高(4.5%)、缺乏自信(6.3%);畢業生在工作中的主要優勢體現在觀察分析能力(66.7%)、實證調查分析能力(53.2%)、獨特的觀察視角(44.1%)等方面,但在實踐動手能力(3.6%)、應變能力(5.4%)、寫作能力(8.1%)等方面則優勢不明顯。

2.畢業生對專業知識和培養模式的評價。從專業培養過程來看,社會學專業畢業生專業學習中受益較多的課程有:社會調查研究方法(69.6%)、社會心理學(44.6%)、SPSS社會統計軟件(34.8%)、社會統計學(30.4%)、應用寫作(25%)、社會學概論(21.7%)、經濟社會學(20.7%)等;畢業生工作能力受益較多的培養環節分別為:專業課程實踐(50.5%)、課外專業閱讀(44.1%)、課堂教學(36%)、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35.1%)等,而課程作業或考試(6.3%)、考研備考(9.9%)、畢業論文寫作(15.3%)等環節則是獲益較少的環節;對大學期間所學知識,按照其重要性降序排列依次為:個人涵養和道德素質、人際溝通技巧、心理素質、專業知識、創新探索能力、專業實踐、計算機辦公應用知識、外語知識、其他學科知識。調查發現,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本位意識較為淡薄,而更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相對于社交能力,更重視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的發展。關于專業學習與工作能力的關系,多數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主要是通過畢業后工作磨煉(83.8%)、畢業前后的求職經歷(47.7%)和自己鉆研體悟(40.5%)等途徑得到鍛煉的,而就業指導課(0.9%)、參加挑戰杯等創新活動(4.5%)和大學期間創業(5.4%)等方面對學生工作能力提升的貢獻較小。關于專業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在課程結構方面存在課程與社會現實聯系不夠(75.7%)、專業實踐不足(73.9%)、未能凸顯專業特色和優勢(60.4%)等問題;改進的方法主要有加強專業技能實踐操作(71.2%)和調查統計方法訓練(59.5%)等措施。同時,85.6%的畢業生贊同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的觀點,66.7%的畢業生認為應當將專業教學與科研活動結合起來。

(二)調查結果分析

1.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比較分散,專業不對口的現象較為普遍,且尋找專業對口工作的意識較為淡薄,選擇創業的畢業生也非常少。在針對部分畢業生的訪談中也發現,很少有學生會想到利用專業優勢去創業。

2.社會學專業的社會知曉度、認可度較低,這成為畢業生尋找專業對口工作的主要障礙。大多數畢業生認識到社會調查分析能力是社會學專業的一大優勢,但卻不知道如何在求職和工作中發揮這一優勢。結合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社會調查分析能力還有待提高,也缺乏獨立完成調查項目的實踐鍛煉機會,課堂教學與實踐操作之間的脫節現象較為嚴重。

3.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專業課程實踐等課堂教學之外的培養環節對畢業生的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最為重要;從職業生涯的角度來看,大學期間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比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發展更為重要。結合目前的培養計劃來看,課程體系中一般以課堂教學為主,對各門課的教學實踐也沒有明確要求,而專業實習多被安排在第7、8學期,與學生的求職實習等相沖突,專業教師也難以進行有效的督導。

4.社會學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中存在一定的學科知識與職業能力脫節的現象,重視專業知識的系統性而忽視專業技能的實踐性。結合歷屆社會學專業的培養計劃來看,除了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課程之外,其他的分支社會學多達20—25門,部分課程存在內容重疊、知識陳舊“、概論化”等突出問題,各門課各自為政,教學活動主要集中在課堂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5.以強化社會調查分析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應成為應用型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社會學理論方法范式復雜,分支社會學也很多,但從專業應用的角度而言,以實證分析為基礎的定量方法(問卷調查為主)和定性方法(深度訪談為主)是社會學專學生業應牢牢掌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作為專業應用能力的基礎。

二、構建應用型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路

(一)應用型社會學專業人才的特征

2004年發表的《21世紀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研究報告》指出,21世紀社會學專業的應用前景廣闊,理論基礎扎實、調查統計分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較高的社會學人才將會大受歡迎,并指出畢業生的主要流向為各類教學科研單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信息調查和咨詢、決策工作以及傳媒策劃機構的綜合分析崗位等[2]。這實際上已為應用型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應用型社會學專業人才首先應是面向職業,這種類型的專業人才應具備以下特征。

1.在知識結構方面,熟練掌握社會學基本理論和主要方法技術,突出社會學專業在提高職業能力方面的優勢和特色,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這種“專才型”人才側重于運用成熟的理論和方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實踐成果,而非學科知識的積累和創新。

2.在能力體系方面,強調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共同發展,學生需要通過社會實踐去探索社會學理論知識的意義,并將這種體悟轉化為實踐操作的動力和能力。這一專業能力的整體提升應成為職業能力成長的基礎,具體表現為觀察分析、業務操作、人際溝通、判斷決策、領導協調、計劃執行等能力的整體提升。需要說明的是,面向職業的專業教育并非要淡化專業意識,而是要以提高專業應用能力為契機提振學生的專業自信,以開拓者的心態面對就業市場,主動展示專業優勢并最終征服就業市場,為社會學專業爭取最大的社會認可度,“創造”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

(二)應用型社會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美國學者舍恩認為,專業工作中比書本知識更具挑戰性的是“行動中的知識”。所謂“行動中的知識”,是指專業工作中那些書本知識無法發揮效用,而只能憑借實踐者通過體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識[3]。通常這種知識需要通過長期的專業實踐慢慢積累,但也可以從大量模擬性實踐訓練中獲得。專業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這種“行動中反映”的能力,通過“做中學”發展持續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換言之,社會學專業要將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基本目標,建立面向職業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三)應用型社會學專業的課程平臺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必須建立與之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基本原則為“實踐主導、學用結合、必修選修結合”。因此,需要建立一個靈活、多元的課程平臺,一方面著力強化核心專業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充分滿足學生自由選擇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照這一思路,應用型社會學專業課程平臺應包括以下四個模塊。

1.學校、學院公共課。本模塊主要是學校或學院必修的公共課,如外語、公共體育“、兩課”、通識課程等。對社會學專業來說,這也是綜合素養培養所必需的,但應適當減少課時,并安排在低年級修讀。

2.專業基礎課。本模塊主要由社會學概論、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統計軟件等理論和方法課程構成,作為必修課在第1—3學期開設。為了強化專業知識基礎,可以把一門課程分到2—3個學期開設;成績評定則分為結課考察和專業實踐考察,前者采用書面考試方式,后者則以學生自選科研項目的實踐成果作為評定成績的依據。拉長課程教學周期和改變成績評定方式,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突擊”應考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課堂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的弊病。

3.專業實踐課。本模塊是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核心,可以統稱為“大應用社會學”。所謂“大應用社會學”是將各分支社會學專題化,依據專業特色、師資條件以及學生意愿設置若干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興趣和偏好自由選擇3—5個主題課程,并在第4—8學期之間完成。在教學方法上則采用教師主題講座、學生選擇研究課題的方式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并完成相應的研究課題,并以研究成果作為成績評定的依據。“大應用社會學”課程平臺的設計應遵循“面向職業、應用為主”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結合前文的調查結果和相關研究,應用型社會學課程可以分為社會問題分析(如青少年越軌、老齡化、收入與財富不均、族群矛盾、社會流動等)、實用市場調研(如產品市場調查、民意調查、消費行為調查等)、政策與項目評估等大類。學生自選主題,從研究設計到撰寫調查報告,獨立完成。此外,還可以將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與實踐課程結合起來。通過這一設計,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課程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以職業能力訓練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4.專業拓展課。這一模塊是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或研究課題,自由選修其他專業的相關課程。比如,研究電子商務信任問題的學生,可以選修電子商務專業的相關課程;研究青少年越軌行為的學生,可以選修心理學專業的相關課程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應用型社會學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方式

新的課程體系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首先,需要將傳統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行動式教學、探索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為主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專業學習的主體,打破課堂與社會實踐之間的界限。其次,也需要改變一學期—一門課—一教師的課程安排方式,上課時間、地點、教學過程應更為自由和多元化。再次,應參照研究生培養模式建立專業導師制,保證學生的專業學習、實踐過程直至畢業設計,始終在導師的指導和督促之下。通過以上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實際上增加了學生專業學習的難度與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寬口徑、嚴要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有助于提升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而應用型導向的課程設置也有助于增強學生求職的自信心,為提升社會學專業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認可度奠定基礎。

作者:馮朝亮潘晨璟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 小处雏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 国色天香社区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日日爱网址 |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做暖小视频xo免费 | 男男羞羞视频网站国产 | 五月婷婷欧美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 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波多野结衣100人精子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久热免费| 午夜性福利视频 | 黄色资源在线 | 亚洲va久久久久 | 欧美写真视频一区 | 小黄视频在线观看 |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 在线欧美日韩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波多野结衣视频在线看 | 酒色激情|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 | 在线国产视频 |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 亚洲成人app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