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遺址博物館展示傳播與考古工作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遼金歷史與考古》2017年第2期
摘要:我國的遺址博物館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也是考古宣傳與教育的重要陣地,在考古博物館中要對文物更好地展示,就要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展示傳播的意識。在傳統的做法當中,對考古的成果信息只是給考古圈內的學者進行展示,這樣使得廣大民眾對歷史文物不夠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得不到很好的傳播,因此必須改變以往的展示方法,促進考古以及遺址博物館的發展。
關鍵詞:考古工作;遺址博物館;展示傳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考古專業成為了重要的學科,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考古學科在適應社會的發展情況下,也提高了自身的技術,從而可更好地適應社會,為遺址博物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我國越來越注重對遺址博物館的展示,也重視對遺址的保護。人們對遺址博物館的關注,使人們得以深刻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樹立了人們民族自豪感,所以對遺址博物館展示傳播與考古工作關系的研究十分重要。
1考古工作與遺址博物館的關系
1.1考古工作和遺址博物館
考古工作是遺址博物館的重要基礎,沒有考古工作就無法對遺址博物館進行深層次的宣傳,也就無法對遺址的文物不能進行很好的保護,而遺址博物館既能對考古工作進行更好的宣傳,也是考古工作的教育的重要基地,兩者的關系十分的密切,具有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關系[1]。
1.2遺址博物館展示傳播對考古的具體要求
首先要從遺址博物館建立流程來看,在遺址博物館建立之前要進行考古工作,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發掘結束以及對考古工作考察之后,要把考古工作成果展示給民眾,就需建立遺址博物館[2]。
2考古工作的傳播觀念
2.1考古工作者要樹立展示的傳播意識
樹立展示傳播意識需要向考古工作者進行展示觀念培養,收集遺址文物時要有取舍的眼光,從而引導考古工作者向科研的方向發展,在考古工作人員進行田野考古時,可以采用“介入式采集”模式進行,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2.2考古工作者要轉變觀念
考古工作者的觀念要從“窄播”向“廣播”轉變。在田野的發掘過程當中,考古工作者應明確自己的工作是為其他研究者和社會提供第一手材料,但是由于職業的局限性,考古工作者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編寫發掘簡報和發掘報告,這些材料只是向同行業內的專家和學者提供,做到的只是“窄播”,傳播的方式更加偏于行業之內,而對社會以及普通大眾沒有進行傳播,所以考古工作者要樹立“廣播”的意識。
3利于進行展示傳播的考古方法
3.1工作人員的考古發掘的規劃
在考古工作中,田野考古發掘是非常關鍵的,也是考古工作的排頭兵,是考古遺址博物館的基礎。在進行考古發掘前,要提前做好計劃,計劃要以保護遺址為前提,同時還要注重展示利用,要與多學科進行合作,對考古信息全面的提取,要明確發掘與規劃保護的關系,還要設想重大發現時是否設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問題。
3.2要有樹立課題的意識
考古發掘者要善于提出課題、研究課題、解決課題,并使其學科得以更快的發展,這是對一個考古專業者是否專業的考驗,在考古過程中樹立課題意識,有利于實現考古的計劃性和科學性,也有利于考古遺址博物館更好地建設。
3.3要做好發掘信息的記錄
在進行發掘考古時,最終的結果取決于發掘出的信息量的大小,因此應采用科學的方法,盡量獲取更多的信息,既要牢記物品的信息,研究物品的蘊含信息,又要注重歷史文化的信息,以信息為準對遺物進行收集整理,從而為遺址博物館提供高質量的藏品和展品[3]。
4考古報告的編寫
考古報告的編寫也是考古發掘中主要的工作,資料的編寫要客觀,要研究、要加工,這樣才能準確定位,才能使考古工作報告具有權威性。考古工作的發掘與報告的編寫要同步進行,由于考古工作具有時間長且文物數量多的特點,使得工作人員對出土過長時間的文物回憶不夠準確,故而不能準確地進行記錄,導致文物資料編寫得不夠全面,不能作為遺址博物館展示資料的參考,因此對研究及文物資料要做到及時整理、及時編寫。考古報告的編寫要嚴謹、真實,要選擇觀眾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記錄,從而更好地為遺址博物館提供參考。
5有利于展示傳播的考古研究
5.1加強對細節的研究
在進行考古時,由于年代的久遠會導致資料不全面,遺物被腐蝕,導致工作者無法地進行判斷遺物的信息;而文物的一個文字和符號又可能包含很大的信息量,甚至可以直接確定整個遺址的年代,因此應注重對文物細節的研究。
5.2應用科學的技術,多學科合作
考古工作需要科學的方法。面對復雜的考古,不僅需要考古專業知識,還需要應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工作,使用科學的方法能夠對文物進行很好的保護,最大限度地還原遺物的原始狀態[4]。
6結束語
我國的歷史文化深厚,遺址數量較大,考古工作任重道遠,所以,考古工作要與時俱進,要及時根據新的發現做好調整,要根據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要注重考古工作的客觀性。考古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一絲不茍,認真細致,還要正確處理好考古工作和遺址博物館的關系,促使遺址博物館快速發展,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
參考文獻
[1]褚奕爽.遺址博物館的建筑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0.
[2]劉文雪.史前聚落遺址展示利用初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3]賈凌云.考古城址展示及博物館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15.
[4]孔利寧.基于敘事學的考古遺址展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6.
作者:劉麗 單位: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