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范文

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

《民族教育研究雜志》2014年第三期

一、統計結果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分析,本次調查的基礎數據為男生372人,女生608人;各個年級學生的分布情況為2008級學生225人,2009級271人,2010級266人,2011級218人;家庭所在地為直轄市或省會城市168人,地級市194人,縣城或縣級市255人,鄉鎮96人,農村267人;維吾爾族50人,蒙古族156人,朝鮮族107人,藏族127人,哈薩克族43人,回族141人,柯爾克孜族6人,西南少數民族(苗、傣、彝、佤、布依等)148人,其他202人;所學專業:社會科學類585人,理工類183人,人文科學類212人。以上被試選擇數據基本代表了該校學生的自然情況。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女生人數要明顯高于男生,農村和鄉鎮學生占到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需求、職業規劃的認識、就業困難的原因、應聘單位用人標準、職業定位與目標”等5個方面。

(一)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需求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應集中在提供招聘實習機會、就業信息、應聘技巧和職業生涯課程等幾個方面。職業生涯課程是指導學生提高就業能力的第一步,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應聘技巧、心理輔導和專業證書是同學們提高就業能力的輔助條件,學校應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調查顯示,僅有7.2%的學生有比較詳細的職業生涯規劃,有32.8%的學生僅有簡單的規劃,有55.6%的學生基本沒有規劃,可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從各年級情況來看,總體數據差別不大,選“做過,清晰”的2008級和2009級的比例分別為9.2%和9.4%,而2010級和2011級分別為7.4%和6.7%(見表2)。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從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就業困難的原因選擇中可以看出(見表3),有22.8%的學生認為自己期望值過高,認為擴招影響的比例為21.1%,認為學生成績整體水平不高的占14.3%,認為就業意識薄弱的占10.1%,認為職業規劃指導不足的占14.9%,認為缺乏工作實習經歷的占16.7%。學生對于就業困難的認識比較客觀,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和社會發展對就業帶來的影響,其中主觀因素是期望值高,客觀因素是招生人數過大、缺乏工作實習經歷、學業成績整體水平不高和職業規劃指導不足。

(三)用人單位的錄用標準大部分用人單位最看重社會實踐經歷(見表4),而社會實踐一直是學生培養的薄弱環節,雖然學校不斷加大對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力度,但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樣也是學校長期比較缺乏的教育模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較差,一方面是合作機會太少,另一方面是缺乏專業性的指導和成熟的合作模式。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是教育改革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創新意識培養需要以道德品質為基礎,以科研能力和學習成績為紐帶,從整體發展的角度去培養創新能力,而不是通過某一方面努力就能夠提高創新能力。(四)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職業定位與目標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意向相對集中,選擇公務員的比例最高,占到了29.3%,依次是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企、自主創業(見表5)。學生對就業單位的選擇符合正常心理預期,選擇的主要范圍基本是社會認可度較高的職業,私人企業是學生最不愿去的地方,自主創業意識不足,承擔風險的魄力和開拓精神需要加強。

二、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因素分析

(一)民族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其“民族”身份具有自然屬性,曾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優勢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身份的傳統就業優勢正在淡化和消失,如何通過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體現民族身份的就業優勢和特色是就業指導工作需要關注的問題。在回答“民族身份對你的職業選擇有無影響”時,只有小部分學生認為影響較大,大部分學生認為影響很小(見表6)。

(二)專業民族高校傳統優勢專業集中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理工類由于基礎薄弱,競爭力不強。從社會科學類專業學生對年薪的期望值來看,主要集中在5-10萬和10-15萬之間,其期望值總體高于全國本科大學生就業收入的平均水平(據中國經濟數據中心統計,2011年全國大學生初始工資為2719元),只有11.2%的學生期望值與實際相符(見表7)。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年薪的期望值一方面反映了對自身認識和職業定位的偏差,另一方面顯示出他們對社會發展了解不夠,存在較大盲目性,從而使他們的就業選擇空間變小,出路減少。

(三)城鄉身份差異調查顯示,被試對于就業地區的選擇主要集中在北京等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其中生源地為農村和縣城或縣級市的學生選擇北京等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比例高于地級市生源,選擇地級市就業的農村和縣城或縣級市生源也高于鄉鎮,來自于鄉鎮的生源對就業地區的選擇大部分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從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指導定位來分析,來自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學生基本不會選擇到基層去就業,來自縣城或縣級市、鄉鎮和農村的生源有少量學生有到地級市或縣城工作的意向,來自農村的學生只有0.7%選擇回到鄉鎮或農村地區就業(見表8)。可見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就業地區的選擇,總體呈現向上流動趨勢。

(四)性別少數民族大學生男女比例差別較大,性別的差異對就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男、女生對自己能力和人格類型與職業相匹配的角度來看,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管理類和教育類職業選擇比例較高,對學術研究、創新發明和藝術行業選擇比例較低,在學術研究、管理、教育和藝術行業,女生選擇要高于男生,只有創新發明一項男生選擇高于女生。少數民族大學生更愿意從事管理類和教育類工作,到政府和教育機構工作是他們的首選(見表9)。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從問卷反饋來看,首先,少數民族大學生缺乏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只有40%的學生做過職業生涯規劃,還有60%的學生對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考慮到職業規劃對未來就業產生的影響。其次,從學生對就業困難的歸因來看,期望值高、招生人數擴大和缺乏實際工作經歷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通過對招聘單位需要具備的能力選擇來看,社會實踐經歷被放在首位,團隊意識、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排在其后。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單位選擇意向主要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有8.7%的學生沒有選擇,表明這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就業地區尚未定位或還沒有思考這個問題。從學生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和就業指導需求來看,一方面反映了學校就業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反映了學生主動尋找機會的意識和能力較弱,在生活和學習上處于被動狀態,缺乏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隨著少數民族身份的就業優勢逐漸喪失,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目標選擇的不確定性加大,這對于民族高校培養定位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專業是學生就業的基礎,中央民族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集中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強,對年薪的期望值高于理工科學生,說明理工科學生對就業定位信心不足,而社會科學類和人文科學類學生對年薪的期望值又偏高。家庭所在地對就業地區的選擇基本上呈正向分布,由于北京等一線城市生活壓力過大,選擇省會城市就業的比例略高于北京等一線城市,愿意到基層去工作的鄉鎮以上地區生源基本沒有。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影響他們就業的不利因素增多,如何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是民族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建議1.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要結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艱巨的任務。民族高校在實施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和優勢,教學內容要結合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既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又要體現國家關于各民族共同進步、共同繁榮的指導方針。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應該有所側重,特別要考慮民族、家庭所在地和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并結合專業特點,使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緊密結合民族地區發展趨勢,指導少數民族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并實現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就業。2.進一步加大學生科研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力度。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少數民族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院校教育的薄弱環節。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良好的科研素養與創新意識關系到其今后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學校應從源頭抓起,除了利用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外,要通過加大對社會實踐項目的支持力度和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主動申請并參與社會實踐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從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培養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社會實踐項目的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還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創新服務平臺,加深學生對社會和基層一線的了解,為今后服務民族地區打好基礎。社會實踐環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更加牢記肩負的建設祖國和家鄉的重任。3.構建符合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需求的實習和信息支持平臺。實習機會和就業信息支持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面臨的主要瓶頸,少數民族大學生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和語言的影響,和同類院校的大學生相比,到專業對口或高層次單位實習的機會較少,從而缺少社會實踐鍛煉,對就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學校應改變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思路,從提高培養學生質量入手,狠抓實習環節,充分調動學校和校友資源,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高水平實習機會,同時爭取國家和社會資源的支持,在提供實習機會的同時為實現就業創造良好條件。通過完善實習和就業信息支持平臺,整合校內外資源,邀請更多的社會成功人士作為校外輔導導師,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市場發展前景和需求動態,搭建一個由政府、企業和校友等社會資源組成的綜合性實習就業支持平臺,提升學生的學業質量和就業競爭力。

作者:王瑞武史蕊單位: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国产性色视频在线 | 亚洲品质自拍网站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偷窥自拍网 | 麻豆网站 mkv 下载 | 福利视频自拍偷拍 | 亚洲自拍成人 | 亚洲免费二区三区 | 五月激情丁香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图片在线播放 |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 精品综合在线 | 亚洲视频你懂的 | 午夜免费视频 | 亚洲色图天堂 |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香蕉视频久久久 | 一男二女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 十月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成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 久电影 | 国产精品视频久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 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 五月婷婷六月合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看看的在线视频国产 | 欧美日韩网站 |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一级电影 | 99ren|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精品 | 和日本免费不卡在线v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