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教師的個人教學哲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質量觀的哲學民族的發展需要靠優質的教育資源來保證。觀念是行動的靈魂。要實現民族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如果觀念上不與時俱進,不會有致力于民族教育改革的行動。民族地區由于歷史及地域條件等原因,教育教學觀念陳舊,人們的教育質量意識淡薄,民族教育改革舉步維艱。走進民族學校,“穿著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比比皆是。如何煥發民族地區新課程改革及民族教育改革的活力,喚起全民族乃至全社會對民族教育質量的高度關注,每個教師從教學的各個層面上建構強化教育教學質量意識的哲學也是眼下的民族學校走出困境的當務之急。同時,實施遠程教育、搭乘我國優勢教育資源快車道的辦學及培養模式也是提高民族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1.2全面構建和諧化社會的哲學從國家教育的總目標、培養未來的合格公民、維護社會穩定的戰略高度去認識構建和諧化社會的哲學意義。當前,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形勢,國內的維穩形勢嚴峻,少數民族地區的維穩工作是事關民族地區社會穩定乃至國家長治久安的頭等大事。民族教師始終處在維穩工作的前沿陣地。從長遠講,提高民族地區未來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維穩的重要任務。從短期看,廣大的民族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要識“民族團結高于天”的道理和政治覺悟。在民族團結教育實踐活動中做出教師身教重于言教的和諧榜樣,勇于擔當維穩工作的任務和責任。同時,教育引導樹立“和則福,亂是禍”的禍福觀。民族教師牢固樹立和諧社會的價值理念,確保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及可持續發展。
2民族教師個人教學哲學的建構
2.1審視教師職業,樹立教學成就人生事業的哲學我們要重新認識和定位教師職業。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光輝而神圣、偉大而有價值的職業。我們面對這樣一個“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業要有一種敬畏感,同時要有一種積極奮發向上的敬業精神。從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層面上審視教師職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逐步形成把教育教學當成人生崇高事業的職業觀。古人的“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警言為教師職業的神圣畫出了不可逾越的道德紅線,告誡后人不能怠慢甚至褻瀆教師職業的神圣,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處處為人師表。
2.2愛生如子的學生觀民族地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民族學校采用民族學生寄宿制的形式辦學。這種住宿的特殊現象,使得民族生從小遠離父母及家庭而來到離家很遠的鄉鎮或縣城上學。從某種程度上講民族學校的教師扮演者教師及父母的雙重角色。民族學生更注重群體里的溫暖和認同感,尤為關注他們在老師的心目中的位置。我們充分認識民族學生的這種境遇,生活和學習中要加倍呵護、關愛和幫助學生。特別是要加強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于細微處體察民族學生的心理變化等。在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的困惑中充分發揮老師的重要作用,樹立愛生如子的學生觀。
2.3用心待人做事的個人教育哲學民族生家庭教育及情感交流的缺失,從小面對小社會而社會教育不足等先天因素等。民族學生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關愛甚至關注。民族生從小對老師的心理依賴和敬仰也是發自內心的。民族教師也要更加處處關懷學生,了解他們在成長中的煩惱和困惑,于細微深處見真情,既要做學生的引路人,更要做學生的貼心人。只有用心做事,以心交心,用真心和真情凝聚人心,將學生不斷地引入求知求學的人生之路。民族地區平均海拔高,生活艱苦。在這里生活、學習及工作而唯一的精神和信念寄托,也只有將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及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共同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時時勉勵他們走出大山放飛人生的夢想。
3結語
民族教師的個人教學哲學建構,不是對嚴酷的自然環境下教師精神方面的超脫甚至消極逃避現實,而是對民族學校教學課堂乃至教師職業的一種深刻再反思。從而積極面對教師成長中的機遇與挑戰,更加理性地進行職業規劃、教學策略研究,提高教學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與自我批判能力等,重新梳理自己完整的個人教育教學哲學體系。加快實施民族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積極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多杰扎西單位:青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