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固定防災避難人口估算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避難人口含義解讀
不同的地方對避難人口有不同的定義[3]。如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避難人口是指躲避災害或迫害的人口。根據下中邦彥的《世界大百科事典》,避難人口是指因地震、暴雨、火山活動等異常自然現象或過失、事故、戰爭等人為原因引發災害,需要從原來功能遭受破壞的場所或預想危險的場所,向人身和財產安全場所轉移的人口。從這兩個定義可以看出,就避難的動機來看,原因有兩種:①由于災害導致的,如地震、洪水,還有生態災難等;②由于迫害導致的。盡管這兩者都叫避難,但差別非常大。本文集中于闡述由于災害導致的避難人口估算。按照需避難時間的長短,避難人口可分為兩部分:緊急避難人口和固定避難人口。其中,緊急避難人口是指由于災害影響需臨時安置的人口。
這部分人口的避難安置時間最長不超過3d。緊急避難人口涵蓋兩部分,一部分是當災害影響在短期內(3d之內)消除后能重新回到自己住處的人口,另一部分是災害影響無法在短期內(3d之內)消除,需要從緊急防災避難場所轉入固定防災避難場所的人口。固定避難人口是指由于災害影響較重,民眾無法在短期內(3d之內)回到自己住處,需要較長時間的避難安置的人口,其避難時間最長不超過100d。緊急避難人口數量大、涵蓋范圍廣,基本涉及可能影響范圍內的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但他們對避難條件(如人均有效避難面積、配套設施等)要求相對較低。固定避難人口一般只涉及城市中受災害影響人口的一部分,其規模與災害類型和城市建設有關。為更清晰表達本文觀點,本文將集中于闡述固定避難人口估算。
2常見錯誤分析
在筆者調查中發現,在城市規劃中,對固定防災避難人口規模估算的錯誤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2.1將全部規劃人口作為防災避難人口這種情況可能是規劃人員錯誤地以為防災避難場所規劃只有為所有規劃人口提供固定防災避難場所才是安全的。很顯然,這種固定防災避難人口規模估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過大。因為除了極為極端的災害情況,一般極少有需要城市全部人口進行固定防災避難。如在汶川地震中,也只有處于極震區的映秀鎮、北川縣城需要全部避難[7]。但我們城市的防災目標是建立在一定超越概率水準下的防災能力建設。因此,這種極端災害情況一般不會作為我們城市建設的災害防御目標,否則將給城市建設造成嚴重負擔,并造成巨大浪費。
2.2通過統計其它城市的防災避難人口比例來推算規劃城市的防災避難人口比例類比是城市規劃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具有簡單實用的優點。但使用該方法是有條件的:類比方之間相似度越高,結論越準確。不同城市之間固定防災避難需求進行類比,應考察以下因素。(1)同類災害的危險性水平。明確城市災害的危險性是進行城市防災避難場所規劃的前提。一般來說,對一座城市,某種災害的危險性越高,其防災避難需求也就越大。而不同城市,各種災害的危險性并不一定相同。如在防洪規劃中,縱使是位于同一條河流的兩個城市(圖1),其洪水災害的危險性也并不一定相同。一般情況下,B城市的洪災危險性要比A城市高。同樣,對于地震災害來說,城市的地震危險性就跟區域地震構造環境、城市工程地質條件等很多因素有關。所以,災害危險性相差較大的城市,其防災避難場所需求不宜簡單類比。(2)城市抗災和救災能力。抗災和救災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一座城市對固定防災避難場所的需求。在同等災害條件下,一座城市如果抗災和救災能力強,其防災避難需求就很低。反之則高。如從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災害影響統計我們會發現(表1),對于防震減災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國家(如日本),當城市遭受7.0級地震的時候,其影響相對會小很多。因此,在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劃時,如果不加考慮地簡單類比,很可能就會產生很大偏差。所以,城市抗災和救災能力有很大差別的城市,其防災避難需求不宜簡單類比。(3)城市建設現狀。城市現狀對確定防災避難場所規模有著重要影響。這種建設現狀包含兩方面內容:①已有建設工程的抗災防災能力建設現狀,②規劃期內城市建成區和拓展區的關系現狀。
對第一種情形很好理解,在此不再贅述。第二種情形的意思是,按照一般規律,相對于城市建成區來說,城市拓展區由于建設時間短,防災水準高,其防災抗災能力相對較強。一般情況下,城市拓展區占全部規劃面積的比重越大,城市整體防災避難人口規模應該越小。因此,一個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城市和一個發展基本成型的城市,其防災避難需求的確定方法也應是不同的(圖2)。所以,城市建設現狀有較大差別的城市,其防災避難需求不宜簡單類比。(4)城市發展速度。城市的發展速度對防災避難需求也會有一定影響。城市的發展速度可大致分為勻速、先快后慢和先慢后快三種基本情形(本文假定城市繼續發展,不考慮不發展和萎縮情形)。而這三種基本發展速度情形下的城市,其最終防災避難需求也會出現差異(圖3)。可以確定,在初始和最終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三種情況中避難需求是b最大,c最小,a居中。所以,城市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的城市,其防災避難需求不宜簡單類比。(5)其它因素。另外,在進行不同城市防災避難需求類比前,以下因素也應酌情考慮:人口狀況,包括年齡結構、性別結構、文化水平等;區域內可用防災資源情況等。
2.3不分災害類別,統一按一個規模計算城市防災避難人口這種錯誤又分為兩種情形:①將全部人口劃為固定避難人口,因此也無所謂劃分災害類別;②根據一種或幾種災害確定一個固定避難人口規模,然后將這個規模作為所有災害避難場所的計算口徑。對于前面一種情形,在前面分析第一種情況時已經介紹過。這部分將主要針對后面一種情形進行分析。對同一個城市來說,不同災害的影響范圍可能不同,影響程度可能不同,甚至設防的概率可能都不同,因此,將所有災害的固定防災避難人口簡單按照一個口徑算是不太恰當的。如對于北方城市哈爾濱來說,防寒應急避難場所可能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應建設同等規模的防暑應急避難場所。
3避難人口估算
針對不同災害,防災避難人口的計算方法是不同的。但其核心只有一個:計算因災害而影響居住安全的人口規模和分布。因此,計算防災避難人口,一般按照以下5個步驟進行。
3.1確定災害的防御水準由于城市的災害危險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其在區域中的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城市一般都會有不同的災害防御水準。而災害防御水準的設定,對防災避難人口規模的估算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如筆者曾對昆明市中心城區地震固定應急避難人口規模進行過測算。當按Ⅷ度(0.20g)進行測算時,規劃區地震應急避難人口規模約占總人口規模的25%;但當按照Ⅸ度進行測算時,規劃區地震應急避難人口規模則達到總人口規模的58%。當然,災害的防御水準一般國家都有相關標準、規范進行了界定,防災避難場所規劃只要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做就行。如《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對全國城市抗震設防標準進行了規定,《防洪標準》對城市的防洪標準進行了界定。強調這一點是想說明,同其他防災規劃一樣,防災避難場所規劃也是在一定風險水平下的專項規劃,不宜盲目追求防災避難人口規模和覆蓋率。
3.2確定受災害影響人口對一座城市來說,不同的災害,其影響范圍可能也不同。因此,不同災害下受影響的人口可能也不同。如洪水災害,一般優先考慮城市中地勢相對較低處人口的防災避難需求(圖4);臺風災害,因為一個地區的臺風一般都有相對固定的路徑,所以優先考慮臺風路徑一定范圍內人口的防災避難需求;而雨雪冰凍災害,則應重點考慮沒有取暖設施建筑中人口的防災避難需求。所以,應根據災害類型,確定受影響人口的范圍。這是合理估算防災避難人口的基礎。
3.3確定受災害影響程度在災害危險性一定的情況下,城市的抗災能力和救災能力不同,城市最后的受災程度也會有很大差異。所以,結合城市自身的抗災能力和救災能力,分析城市的受災程度是必需的。如對洪水災害,城市抗災能力方面可以考慮城市行洪和滯洪能力建設情況,受洪水災害威脅建筑的材質、結構類型、高度等因素。城市的救災能力可以考慮砂袋、抽水泵、沖鋒舟等城市防洪物資儲備情況,以及城市防洪隊伍人員配備和訓練等情況。對于地震災害,城市抗災能力應考慮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建設年代等因素(圖5)。城市救災能力則應考慮應急人員和應急裝備等建設情況。總之,應根據災害類型,結合城市建設自身的特點,對城市抗災和救災能力進行分析,然后估算城市的受災程度。
3.4判斷需要避難人口在這里需要明確,并不是所有受影響范圍內的人員都要避難,也不是所有受損建筑中的人員都需要避難。而是根據建筑受損程度的不同,有相應不同比例的人口需要避難。避難人口的確定是根據建筑受影響程度確定的。如在地震災害中,計算需要固定避難人口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式中:M為地震災害中需固定避難人口;A1為地震時毀壞的住宅建筑面積;A2為地震時嚴重破壞的住宅建筑面積;A3為地震時中等破壞的住宅建筑面積;a為人均居住面積。可以看出,在地震災害中,房屋處于基本完好和輕微破壞建筑中的人是不需要固定避難的;房屋處于中等破壞建筑中人70%需要固定避難;房屋處于嚴重破壞和毀壞建筑中的人才需要全部固定避難(毀壞建筑中的人數乘以23是考慮了人員傷亡的影響)。
3.5統計需要避難人口和分布根據避難人口的計算進行統計,計算出城市固定避難人口規模以及分布情況。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考慮到就近避難的原則,避難人口的地域分布對避難場所規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計算提供的避難人口估算應包含地域分布這個指標。
4結語
防災避難場所是城市重要的防災基礎設施,正日益得到政府和民眾的重視。防災避難場所規劃應對這種現實需求提供有力支撐。一份優秀的防災避難場所規劃應是既符合城市現狀特點和發展需要,同時也與城市總體防災減災水平相適應的方案。而防災避難人口規模的合理估算是前提和基礎。本文首先對防災避難人口的含義進行了解讀,對城市規劃中常見的防災避難人口規模估算的錯誤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般防災避難場所規劃中,避難人口規模估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對防災避難場所規劃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作者:張孝奎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