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工作本科學生適應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發現
研究所用的《社會工作本科學生專業適應狀況問卷》中的量表采用的是4點量表評定,中點分為2.5分。當每一題得分小于2.5分時,即表現為專業適應不良,大于2.5分時,即表現為專業適應良好。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是:專業應對能力(2.986)>專業承諾(2.884)>專業自我效能(2.858)>專業學習動力(2.748)>專業學習行為(2.734)。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社會工作本科學生專業適應性總分平均分為2.842分,各個分量表平均分均大于2.5分,說明某三本學院的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專業適應總體狀況是平衡的。本文研究發現,政府、媒體和公眾對社會工作專業的重視程度影響著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專業就業意愿,政府、媒體和公眾越重視社會工作專業,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專業就業意愿越強烈。除此以外,課程設置、專業老師、班級學習氛圍、同輩群體等都對社會工作本科學生專業適應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2.結論建議
2.1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某三本學院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總體專業適應狀況是平衡的,但也存在少部分學生專業適應不良。徐富明等研究也發現,部分數量的大學生沒辦法完全適應甚至無法勝任大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對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專業適應需加強引導和提高。在性別上,本研究的結果是:在專業學習動力、專業學習行為、專業應對能力和總專業適應性維度,社會工作本科男學生比女學生的適應性水平略好。王華容研究發現,女大學生的學習適應性明顯比男生優,這一結論與本文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在年級上,本研究的結果是:在專業承諾、專業學習動力、專業學習行為和總專業適應性維度,一年級的適應性水平比二三四年級的適應性水平要好,但在專業自我效能和專業應對能力維度,二、三年級的適應性水平比一、四年級的適應性水平要好。在所有維度都是四年級的適應性最差。通過整理問卷的開放題,筆者發現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困惑表現在:就業前景不明確、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認同度低、社工收入偏低、專業實踐經歷太少、專業理論知識難以在專業實踐中運用。社會工作本科學生的需要表現在:增加實習領域和專業實踐機會、增加師資培養力量、增加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推廣社會工作專業。
2.2建議
家庭角度:關心孩子的專業成長,加強對孩子專業學習的支持力度;關注社會工作就業信息,了解社會工作人才政策,在孩子的就業創業方面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學校角度:加強專業設施建設、豐富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習資源、強大專業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多樣化、幫助學生及時調節不良心理、加強專業適應性輔導。政府角度:加強推廣社會工作專業,加大社會工作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激發其對專業職業的愿望和熱情。媒體角度:媒體應多方面推廣社會工作專業,讓社會上更多的了解社會工作專業,認識社會工作專業。
作者:陸秀鳳王心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