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管理學教學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院校的管理學課程特點
(一)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管理學融合了各類學科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將多門學科的知識有機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科體系。如管理學中的激勵理論,就是借助了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
(二)管理學是一門方法論學科。管理學研究的是管理過程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它適用于任何管理活動中的細節,但不能狹隘的理解為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這種方法論學科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管理中的普遍規律性以及處理管理問題的一般方法。
(三)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按照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管理學基礎主要培養學生的基層管理技能。這些技能需要依靠管理情景和管理對象而實施,將基礎理論作為鋪墊,靈活思維、學會統籌、正確指揮、相互協調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二、管理學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思考
(一)重實踐,輕理論。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對教學環節中具有參與性的環節,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如觀看視頻短片,聽案例故事,給他們講具體的案例讓他們分析,或模擬場景讓他們表演時,他們會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然而理論學習是為了專業學科拓展學習奠定基礎的,對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對個人的成長也非常重要,能夠聯系實際分析解決管理實踐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當理論內化為能力和素質以后,理論學習和思考是一種做人、做事、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低層次甚至盲目的實踐。
理論學習是培養學生基本的管理素質,而不是告訴學生具體能管理什么事情;是要提高學生對管理重要性的意識,為學生相關專業的其他管理課程的學習和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不同教學方式的利與弊。為了學生能夠掌握并直觀的理解管理學的知識要點,教師一般都會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實施教學,筆者根據管理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綜合運用了三種方式:傳統講授法、模塊教學和參與式教學。
1、傳統講授法。傳統講授法作為基礎教學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它通過多媒體視頻或幻燈片講授理論知識,但這種方法只能短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很難在學習過程中留下痕跡,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所以這種方式決不可獨立出現,要間斷性與其他兩種方式綜合運用。
2、模塊教學。模塊教學是根據管理學的教學內容,劃分任務模塊,具體完成特定任務。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計劃、決策、人員招聘三個任務模塊。在進行相關章節學習之前給學生制訂任務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論教學前擬定任務框架,理論教學結束以后修正任務框架,并通過文字整理,做任務小結。例如人員招聘環節,將學生按照8人左右的比例分小組,運用頭腦風暴方式,擬定招聘環節的細則,然后通過傳統講授法進行理論教學后并修正招聘環節的細則,抽小組模擬展示,將各組的決策方法、計劃書,組織機構,招聘流程安排,等環節通過文字的形式總結。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又能很好的將理論學習運用其中,但是一學期的課程中,任務模塊也不能安排的過于頻繁,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
3、參與式教學。參與化教學是指師生互動教學,讓各類學生都擁有參與機會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筆者在課堂上安排以下幾種方式:小組討論、趣味游戲、情景模擬,這讓管理學的教學能在互動中活躍思維。此方法筆者認為適用于小班教學,人數過多的大班,容易出現在實際教學中個別學生壟斷發言,或點名式發言,反而引起學生的負面情緒。最終導致參與式教學無法有效的施展。
高職院校的管理學課程學習,實踐環節一直是改革的重點,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勤動手、常用腦,科學的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與此同時,教師也應不斷更新教學素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實踐環節設計融入各個專業領域,讓務實的高職學生更能接受并為下一步拓展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做準備。
作者:肖娟單位:湖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