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價值澄清理論班會課實施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價值澄清理論是西方道德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流派之一。它倡導以生活為中心、接受現實、鼓勵進一步思考及培養個人能力,旨在通過價值澄清策略幫助學生澄清價值選擇和行為責任,培養自我評價與指導能力,且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結合“法潤校園”主題班會,筆者針對價值理論的三要素進行闡述。
一、以生為本,凸顯學生在班會課上的主體地位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班會課作為德育教育的主戰場,也應該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強調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是主流。法潤校園這堂主題班會課設計自始至終都是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伊始,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入法治話題,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分享成果,欣賞完“家法如山”的片段,請學生三言兩語,說出印象句子。在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環節,通過人人爭當小法官這一活動,每一個學生都躍躍欲試,表達踴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從校園穿越劇———包公斷案開始人人爭做一次小法官。在這一環節,每個小組,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1:書是主人家的合法財產,偷書當然違法。學生2:小偷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不知法。學生3:知法是樹立法治觀念的前提,知法然后才能守法。學生4:所以我們平時也不能在學校的課桌或公物上亂涂亂畫,不僅要做知法公民,也要做守法公民。學生5:都但在一種情形下,如果當時情況非常緊急,這個東西是為了救命,那也可以事后再向主人說明情況。通過學生們的回答不難看出,他們面對同一故事、同一情境,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教師的引導將討論引向深入,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凸顯。
二、精選內容,呈現社會現實情境產生矛盾沖突
班會課的內容既要立足于社會實際,也要考慮初中生的個性特征和認知水平。通過同伴間的交流發現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可圍繞一個時事熱點或班級發生的一件事件或一個小故事為切入點,如如何對待上網問題,中學生是否可以使用手機等都是比較好的討論話題,讓學生有感而發,產生共鳴。在法潤校園這一主題班會中,以校園情景劇“偶遇校園敲詐”為例,該情境來源于真實發生過的事例,這其中表現出來的問題有共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情境設置具有兩難性:要么見義勇為,揚善懲惡;要么獨善其身,袖手旁觀。學生1:我會馬上制止。學生2:先觀察一下情形,若對方是個小團伙,而我只有一個人時……學生3:如果有同伴一起,可以發出聲響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學生4:馬上去告訴老師。教師點評:遇到這種校園敲詐勒索,可能有兩種態度:“隨它去吧”或“不能這樣”。須明白: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忍氣吞聲只會讓犯罪分子越來越囂張;而以暴制暴會讓我們維護權益的希望落空。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大家用法的同時也是在維護法律的尊嚴。學生在這不斷的道德沖突中做出自己的判斷,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合理、科學地抉擇。
三、融入實踐,引導學生讓能力內化為行為
以班會課為主陣地,通過不同情境的呈現,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中去進行價值澄清,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通過法潤校園這堂班會課,班主任最終要引導學生形成的是在實際生活中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案例分析1:上周六,班主任姚老師接到湯女士來電:我兒子說我看了他的聊天記錄,侵犯了他的隱私,是違法的,今天早上一直在和我鬧情緒,都不愿意去學校上課。因為正值青春期,我也只是想去多關心他,所以才看了一下。姚老師,你說我該怎么辦啊?大家一起來想一下,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學生的回答和教師點評略)案例分析2:5月10日下午,張女士在市區的某超市選購餅干準備送給朋友,經過挑選后,購買了兩盒巧克力餅干?;丶液蠹毧?,發現餅干已過期。大家思考一下,張女士該如何進行維權?(學生的回答和教師點評略)這些案例都來源于家庭和社會,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真實的事件,讓學生不僅僅是停留在一個思辨的層面,通過道德判斷堅定自己的價值選擇,同時去踐行這種價值選擇,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能力內化為行為”。價值觀是中學生思想意識的核心內容。價值澄清理論注重發展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它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尊重受教育者,并以生活為中心,注重實踐性。當然每個理論都有其不夠完善之處,因此我們在運用該理論指導班會課設計時,要做到揚長避短。
作者:許瑛瑛 單位:江蘇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