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素養下的畢業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畢業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畢業設計選題不合理
現行的畢業設計模式一般由指導教師命題,給出設計任務書、進行結構設計和結構計算、編制設計計算書和設計圖紙等步驟組成。畢業設計題目往往是指導教師根據畢業設計總體原則從實際工程中抽象而來,采用“假題假做”或“假題真做”的方式進行。這種模式已顯露出一些弊端,如畢業設計與工程實際脫節,作業完成質量低;畢業設計質量局限于指導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范疇;有的指導教師責任心不強,選題單一、陳舊重復,學生相互抄襲或篡改現象普遍,畢業設計水平整體下滑[4]。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從畢業設計選題的多樣化、真實化等方面著手加強畢業設計選題庫的建設。
(二)畢業設計的廣度和深度不合理
畢業設計的指導思想是通過畢業設計這一過程讓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進行較全面和綜合的應用。然而設計任務書下達的設計內容往往偏多且大同小異(僅少量設計參數有變化),進而出現設計內容膚淺、設計過程千篇一律、相互抄襲嚴重、計算書和圖紙錯誤百出等諸多問題。造成這些后果的原因可歸納為:(1)設計內容追求大而全,不可避免地造成設計過程粗糙;(2)從表面上看,一人一題的設計模式可以避免抄襲,但由于設計過程一致,只需修改參數套用模板即可完成,達不到真正的培養效果;(3)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受限,面對海量的設計內容沒有過多的精力進行思考和理解。針對以上弊端,畢業設計必須在設計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有效改革,提倡“真題真做”,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協作和配合,共同完成設計任務。設計深度力求達到施工圖的標準。在此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一項實際工程任務的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此外,一些高校提出了基于項目的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的模式[8],即模擬完整的實際工程項目運作模式,分解項目所涉及的相關專業,由這些專業的教師組成指導團隊,學生組成設計團隊共同完成整個項目。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全方位了解工程項目的運作過程,全面培養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三)指導教師單一、設計指導不到位
目前部分高校學生畢業設計由校內教師指導,但由于師資緊缺,一名教師帶多名學生的情況時有發生,加上教師理論性強而工程實踐經驗不足,造成畢業設計指導不到位,設計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難以真正起到培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建設一支專業理論知識過硬、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同時,嘗試讓學生到工程單位做畢業設計,改變學生在校內完成畢業設計的固有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聘請工程單位技術人員作為導師,可有效改善目前指導教師隊伍單一、設計指導不到位的現狀。
二、面向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畢業模式構建
(一)加強面向工程實際的畢業設計選題庫建設
在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和畢業設計現狀的基礎上,基于“畢業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思想,明確土木工程畢業設計選題的范圍和方向,形成學術研究型、工程設計、施工技術型以及工程現場管理等涵蓋土木工程專業過程的各類選題。目前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在選題上偏重工程設計型,而學術研究型、施工技術型較少。大多數學生畢業后會進入施工單位,工作中將涉及大量臨時支架、鋼棧橋、模架的設計和計算分析等技術工作,施工技術型選題對這部分學生而言是很好的畢業設計選題。對部分畢業后繼續深造的學生,可引導他們對本學科的某一難點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以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增加程序開發、模型試驗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型課題供選擇。將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挑戰杯、結構模型競賽等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活動拓展延續到畢業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5]。根據學生畢業去向引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選題,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動力和興趣、調動主觀能動性,既開拓了學生的工程視野又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作為指導教師,應加強面向工程實際的畢業設計選題庫建設,以滿足各類學生的選題需求。也可考慮采用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即由多名教師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技術人員合作組建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團隊。指導教師團隊組建應綜合考慮教師的學緣結構、學科專長、學科交叉性,以達到優勢互補,確保畢業設計選題庫的質量,解決目前畢業設計選題單一、缺乏變化、與工程實際脫節等問題。
(二)建立面向工程實際的畢業設計質量控制和成果評價體系
目前,在畢業設計中追求量大面廣,希望學生能對所學知識盡量全面的應用,造成畢業設計內容冗雜,學生在畢業設計中依葫蘆畫瓢、囫圇吐棗,對理論和方法沒有很好地掌握。如:橋梁工程畢業設計要求學生對一座橋梁結構的上、下部結構進行設計,任務繁重,導致設計內容膚淺,錯誤多。將畢業設計立足于工程實際問題,采用“化整為零”的策略,分組分別進行上部結構設計和下部結構設計,指導學生以施工圖設計的標準來完成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在設計過程中還可通過分組協作和討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整個設計流程和方法的理解[6]。實現這一目標,需建立一套科學系統、操作性強、面向工程實際的畢業設計成果評價體系。以當前工程實際的要求為基準,主要從設計計算書和設計圖紙兩方面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價,重點對設計圖紙的考核指標和方法進行細化和量化。建立健全畢業設計質量的全過程控制體系,主要通過調動學生的畢業設計積極性、保證投入畢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避免照抄照搬現象的發生、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的監控等措施確保畢業設計成果真正達到預定目標。一方面,依靠學院、教研室、指導教師三級監控,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另一方面,優化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答辯三個考核環節,分階段評價畢業設計成果。此外,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還應嚴格執行考勤制度設計階段性成果匯報考核制度。
(三)探索校企合作下“雙師”指導畢業設計的模式
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方式符合高校主動結合社會經濟對人才需求的整體發展趨勢。在畢業設計中對學生實行“雙師”指導“真題真做”,不僅避免了高校教師師資不足、設計指導不到位的情況,還能通過引入校外指導教師,強化對畢業設計指導和監管作用,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校外和校內教師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做法,既能彌補高校教師理論有余,實踐不足的遺憾,又能避免企業僅憑經驗而不考慮其原理的盲目做法,對學生起到了雙向補充的作用[7]。因此,這一模式是對當前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的有益補充,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對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具有現實意義。如何保證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實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校外和校內指導教師如何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如何解決校外指導教師因工作繁忙難以保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畢業設計指導、如何對學生在企業單位的培養過程及每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和反饋等一系列亟待解決問題都是有效開展校企合作模式的關鍵。
三、結語
結合學校“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針對目前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存在與工程實際脫節,學生得不到有效的工程思維和工程素養的培養和訓練的現狀,探索和研究了以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為主旨、圍繞主體特質、對接工程實際需求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通過加強畢業設計選題庫的建設、畢業設計質量控制和成果評價體系的建設、形成校企合作下“雙師”指導畢業設計的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目前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團隊合作、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實施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作者:齊東春劉章軍雷進生郭永成單位: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