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溫泉湯池周圍植物景觀設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豐富的溫泉資源促進了溫泉產業的發展,溫泉項目以溫泉為中心,體現溫泉養生、保健的功效。植物是營造溫泉湯池環境的主要素材,溫泉環境的美觀程度直接取決于對植物的選擇和景觀設計的好壞。對于如何做好溫泉湯池周圍的景觀設計,文章從植物景觀美學功能、空間功能、保健功能3方面進行闡述,對溫泉地的植物景觀設計提出建議和指導。
關鍵詞:
溫泉;植物;景觀設計
我國豐富的溫泉地熱資源,成為發展溫泉相關產業的基礎條件。在早期我國也和日本一樣出現過盲目地、過度地開發和破壞溫泉水資源的問題,時至今日,這種亂挖亂采的現象在政府與市場的相互作用下已經明顯改善。現在溫泉地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地模仿標桿案例,導致溫泉地的植物景觀設計缺乏特色,人們看到的植物景觀在種類、色彩和空間構成等方面都極為相似,不能反映出溫泉特色,這種現象將影響溫泉項目的長期發展。利用植物材料的多樣性和異質性,根據不同的場地需要,營造出符合使用者心理需求的景觀空間,使使用者親身參與到環境當中,融于環境[1]。本文的研究包括3個方面:植物景觀美學功能、空間功能、保健功能。通過對溫泉湯池周圍景觀現狀的了解與分析,總結溫泉湯池周圍的景觀特點,意在為溫泉湯池周圍的植物景觀設計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探討。
1景觀美學功能
1.1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湯池是溫泉的載體,湯池周圍植物景觀直接關系到溫泉的舒適性、經濟性、生態效益,以及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在推出溫泉項目時,要注重溫泉湯池周圍的植物景觀設計。景觀設計時,既要表現景觀特色,又要體現溫泉景觀的特殊性和專業性。目前,我國溫泉景觀在設計風格上追捧日式、歐式溫泉,忽視自身的優勢與特點,缺乏地方和人文特色。要注重湯池周圍的景觀設計,使人們在享受溫泉的同時,也能欣賞到自然美景。
1.2溫泉湯池周圍景觀設計的特點景色怡人、空氣清新且充滿自然氣息的溫泉地,為溫泉的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洗浴養身體驗,這在無形中大大提高了溫泉的價值。因此,在溫泉地進行景觀設計時,應維持生態平衡,尊重自然,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2]。溫泉環境由于溫泉水的特殊性,使溫泉湯池周邊的植物具有高濕度、高溫度、高礦物的特點。我國豐富的溫泉資源,溫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硫、碘、鐳、鋰、氟、鍶等特殊化學成分和微量元素[3]。溫泉湯池的特殊環境影響植物的生長,進而影響植物景觀的設計,在對植物景觀設計時要給予充分的考慮。
1.3湯池周圍現狀溫泉湯池周圍的植物種類雷同化現象嚴重,沒有突出景觀美學的特點,不論是大的動感湯池還是隱秘的小湯池,植物種類單一,不能體現湯池的景觀特點;景觀效果單一,大多是以觀葉植物為主,缺少色葉植物和觀花觀果植物;層次單調,一般是以2~4m高的中小喬木為背景樹種,以灌木為主,有極少量的地被植物;缺少特色植物,如觀花、觀葉、觀果的植物種類,缺少香花物種和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
1.4湯池周圍植物景觀設計植物具有遮陽、擋風的作用,使小氣候清爽宜人。炎熱夏季,湯池周圍枝繁葉茂,可以遮擋陽光;冬季也可以抵御寒風。現將湯池分為公共湯池和小湯池分別進行植物景觀設計。公共湯池周圍面積較大,一般是泳池或兒童戲水池,人流量大且比較集中。設計時考慮植物的遮蔭和造景作用。在周圍散植冠幅大的常綠植物,如香樟、小葉榕、女貞,或在池的中心島做自然式景觀,如蒲葵、芭蕉、春羽、江邊刺葵、棕竹等,增加造景的可觀性。小湯池周圍,相對公共湯池周圍就比較安靜和私密。在植物的選擇上,用更多的高大常綠喬木,增加圍合感與私密性,如小葉榕、香樟、龍血樹、紫葉李、棕櫚黃葛樹等對空間進行分割,作背景層。選擇杜鵑、臘梅、南天竹、五角楓、桂花、天竺桂、木瓜海棠等小喬木或灌木,作為中景層不完全遮擋視線,營造隱蔽的氛圍,前景樹選擇低矮的灌木或地被,如麥冬、紅花檵木、小葉女貞等[4]。大喬木靠外,起到分割空間的作用。中層的灌木和地被用于遮擋視線,起屏障作用,喬、灌、草的搭配,既能增加植物群落的穩定性,又豐富豎向空間的層次感,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2景觀空間
2.1景觀空間的重要性溫泉湯池具有社交、娛樂、保健多重空間功能,如何設計出符合不同人群心理需求,又不失園林藝術特色的景觀空間,就需要利用植物,結合周圍環境和溫泉資源本身的特點,創造不同的景觀空間。湯池景觀空間設計要考慮場地的地形地貌、道路、功能等方面,對湯池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優秀的溫泉,尺度和規模不一定大,但景觀的空間層次要協調。溫泉場所周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高山、峽谷、森林、湖泊等,在空間規劃時應充分考慮。
2.2景觀空間的現狀現階段對景觀空間的設計缺乏正確的把握,僅通過簡單的模仿已經造成了很多失敗的案例,導致空間和使用功能的缺失。當前溫泉環境設計中忽視空間層次感和視線管理,僅僅強調植物的樹形姿態、色彩、高矮等;沒有將溫泉的特點與空間功能相結合,僅僅圍繞湯池區種植些植物,不考慮溫泉的用途和特點。文章從植物景觀空間的層次設計、視線設計、疏密設計3方面進行設計指導,意在為今后的景觀空間設計提供借鑒。
2.3植物景觀的層次設計植物作為景觀空間重要的組成元素,不僅表現植物的姿態美、質感美,還表現為群體美,組織空間層次。通常高大喬木作為背景林,強調植物整體的高低、錯落和深遠效果;小喬木和灌木作為中景,勾勒林冠線和林緣線,低矮的灌木、草本花卉或地被做近景。植物設計的層次感體現在很多方面,空間組織的層次感和種植層次感是其中重要的2個方面,這2個方面的成敗,關系到景觀設計層次感的成敗。
2.4植物景觀空間的視線設計溫泉景觀的視線設計是溫泉向高端化、個性化、品質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景觀的視線分為“看”與“被看”。“看”與“被看”的區別包括視線位置、視線廊道、焦點景觀等,將空間布局劃分為動感開敞區、半私密區、私密區3種空間形式分別指出設計的特點[5]。開敞空間是完全開敞的空間,植物的設計不必遮擋公共空間的視線,采用低矮的灌木、盆栽植物、獨植小灌木進行空間設計。空間的圍合感低,構成開敞空間。半私密空間相對開敞空間,增加私密性,種植密度不大,結合地形和景觀小品形成自然式或規則式的空間形式。一般以中小喬木、灌木、地被等搭配模式,形成半私密半開敞空間。私密空間的種植密度較大,郁閉的樹林為泡湯營造靜謐的空間。外圍密植大喬木,起分隔圍擋作用,圍合出私密的空間;近景搭配觀花觀葉和香花植物,層次豐富,私密感強,形成比較封閉的空間植物群落。
2.5植物空間的疏密設計營造空間要有層次感、起伏變化、疏密變化,才能吸引更多使用者。植物除了組織空間的層次外,還要講究疏密結合、靈活自然。獨植、對植、列植、叢植、林植相互配合,體現空間的疏密性。空間的疏密性,還可調節光線和氣流的進出,營造小氣候。位置較高的溫泉,周圍種植密林,避風避寒,享受冬日的陽光。
3植物保健
相傳溫泉保健的功能是源于一些受傷的動物在泡過溫泉之后恢復健康。溫泉的保健療養作用歷史悠久。保健,即使身體和精神達到健康[6]。溫泉養生不僅指溫泉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可以飲用或沐浴;還包括溫泉周圍植物的醫療保健功效。溫泉泡池周圍栽植吸入型和感官保健型植物,結合生態學原理,講究生態保健植物群落的配置,促進溫泉使用者的身心健康[7]。在溫泉湯池周圍選擇具有殺菌、保健功能的植物,中草藥植物如七里香、茉莉、薄荷、萬壽菊等可以去濕潤燥;寧神類的植物,如柑桔、香樟、合歡、柏科類等芳香油揮發性植物;還有芳香類植物,如迷迭香、薰衣草、洋丁香、玫瑰、薄荷等可松弛身心,促進血液循環[8]。
4展望
溫泉是我們珍貴的自然資源,其湯池區植物景觀設計值得每一個設計師認真的思考。影響溫泉湯池周圍景觀環境的因素還有很多,文章僅從植物景觀美學功能、空間功能、保健功能3個角度進行分析闡述,為以后的溫泉景觀設計,提供指導和借鑒,在其他方面的設計還需要以后不斷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美]克萊爾•庫帕•馬庫斯等著.人性空間.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阮班慶.當代溫泉度假村景觀設計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2.
[3]李佳威,高成廣.富民縣明熙苑室外溫泉區泡池景觀設計[J].綠色科技,2012(12).32-34.
[4]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5][丹]揚.蓋爾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6]戴君強.中醫保健新視界[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3:2-19.
[7]王曉博.以醫療機構外部環境為重點的康復性景觀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2.
[8]戚繼忠,由士江等.園林樹木靜菌作用及其主要影響因子[J].中國園林,2000,4:74.
作者:張小艷 高弋喬 劉春 李先源 劉磊 單位: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