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貿課材教學設計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環境下的高職學生外貿實務學習特點
1)理論學習能力較弱,實際動手能力較強。高職學生的特點就是實際動手能力較強,而理論學習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利用這一特點,增加實際動手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充分利用學生熟練操作互聯網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在互聯網上的親身操作來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提高專業技能。
2)課程內的企業頂崗實踐的機會較少。由于外貿工作的特點不可能接納很多學生進行短期頂崗實踐,因此在課程教學設計時就應該充分與企業實際操作的內容接軌,用企業真實的業務資料作為背景材料,利用真實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完成實際的工作任務。
網絡環境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設計的重點
1利用網絡整合教學內容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以進出口業務流程為主線,根據外貿業務的工作過程設置教學模塊(項目),分別包括外貿業務的準備、外貿合同的磋商、外貿合同的簽訂以及外貿合同的履行,在每個教學項目下根據實際工作內容設定學習任務。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更新教學內容。教師要利用網絡等渠道搜集最新的行業信息和相關資料,并利用各種溝通渠道向外貿從業人員獲取第一手的企業案例和各種證單,充實教學內容,使外貿實務專業教學最大限度地與實際接軌。
2)增加利用網絡進行實操的教學內容。根據外貿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利用網絡進行客戶開發、尋找供應商、搜集航運信息、掌握匯率變動狀況以便準確報價等內容,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際操練達到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目的。
2利用網絡輔助完成教學組織
首先,本課程實施的特點就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成立虛擬公司、選定主營產品后,就以該產品作為典型產品展開客戶開發、合同磋商、合同擬定和合同履行等各個任務的學習,這個公司及產品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課程的教與學過程中。那么學生就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完成公司成立、產品選擇以及客戶開發等一系列工作,這些都需要借助于網絡來完成。
其次,按照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每個學習任務下的課堂教學可分為“任務目標”“情景呈現”“知識講解”“操作示范”“完成任務”“成果評價”6個逐步演進的步驟,即根據實際工作目標確定本節課程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課堂學習之后要達到的目標和要求;然后給學生創造一個工作情境,由學生討論或分析該情境下的工作任務,并且試著去解決。如果是簡單的任務,學生可以直接嘗試完成;如果是比較復雜的任務,可由教師先進行操作示范,再由學生操作完成。其中知識的講解可以穿插進行。最后由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點評或者學生互評。
在以上的教學活動中,情境呈現、知識講解、操作示范、完成任務都可以借助網絡展開,比如情境呈現的案情可以是網絡上的實際公司和實際業務場景,知識講解的來源就是網絡資源(或網絡課堂)并可以通過實景的方式進行呈現,操作示范和完成任務都是在網絡上進行實際的操作,可以說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持。
另外,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外貿合同的履行往往是教學的難點,一般都認為這部分內容是非常重要卻很難進行教學實施的內容。因此,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進行改革:先由學生利用軟件進行網絡模擬操作,然后各小組分別以各自公司虛構的產品出口合同進行合同履行過程的匯報,由教師和同學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考評。
3利用網絡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分為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一方面,國際貿易實務課堂內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引導法、案例討論法、示范教學法、學生導師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持。如運用問題引導法時,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同時可以借助于網絡尋求幫助?,F在學生用手機上網的情況非常普遍,據統計,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因此引導學生利用手機上網的便利條件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是非??尚械摹T偃鐚W生導師法,可以布置某些專題知識讓學生進行自學并作為小導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就需要利用網絡來了解并豐富所講的內容,不僅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調節了課堂氣氛,效果不錯。另一方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還應充分利用網絡環境進行課外輔導和輔助教學,實現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網絡課堂的建立是實現課外教學的最佳途徑,應提供該課程的課程信息、教學大綱、電子課件、教學方案、試題庫等教學資料,同時應提供教學輔助工具、豐富的資源鏈接等,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另外,網絡課堂還應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平臺,在模擬操作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真實的B2B網站的鏈接,讓學生體驗真實的外貿環境。在此基礎上,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還應該利用網絡搭建起師生交流的平臺,比如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微博等。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6月底,全國手機即時通信用戶規模為3.22億,使用率達83.0%,手機微博的使用率提升至43.8%,是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機應用。因此,教師應該熟練掌握各種網絡溝通工具,建立起與學生密切交流的信息通道,從而增強課內、課外教學的雙重效果。
4利用網絡改革考核方式
傳統的“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改革中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應該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體系。經過實踐,嘗試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課程考核方式。首先,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制作產品目錄”“制作客戶跟蹤表”“設計產品出口方案”“制作產品報價單”等10余個考核項目,并給每個項目設計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這些項目要求學生利用網絡或其他工具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評價方式包括小組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分等多種方式,最終的評分共同構成該課程的平時成績(占總評分的50%以上)。因此,課程的考核貫穿于整個課程學習,學生必須親自參與才能獲得這些評分,大大提高日常學習的積極性。
小結
網絡環境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設計從內容、組織、方法、考核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的嘗試,經過實踐也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課程的實施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教學場地要求在具備網絡條件、分組條件、電腦設備(不是機房)、實訓條件的理實一體化教室進行,課程實施對授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配套的理實一體化教材、教學教具等教學輔助材料也必須齊備。
作者:高彩云單位: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