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概念書書籍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書籍設計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
中國20世紀的社會變革影響了書籍出版業的發展。邁入21世紀,隨著出版業的繁榮發展,無論是出版社的美術編輯,還是工作室的設計師,都以巨大的熱忱不斷學習,使得書籍設計藝術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除此之外,國內與國外的書籍設計師的學術交流更為頻繁,使得人們對書籍設計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國內的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先生曾說過:“書籍裝幀設計應該逐步地走向書籍整體設計。”這也是全球著名的書籍設計師共同的認識。日本設計師杉浦康平也曾針對書籍設計提出了“新設計論”的概念:用感性和理性構筑視覺傳達媒體的思維方式和運作規則,使設計達到其原構想定位的平方值、立方值以至達到多次方值的增值設計效果。以往書籍只被認為是平面的視覺載體,因而走不出陳舊的設計思維。書籍設計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僅僅是裝幀設計,而是類似于建筑設計的復雜的整體設計。
二、如何理解概念書
概念書是充分體現書籍內涵,但又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獨具個性特征的形態書籍。設計師將創作靈感發揮到極致,而不受書籍本身形態、材料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概念書都能投入大規模的印刷生產,將概念書的設計方式運用于高校視覺傳達專業書籍設計課程的訓練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學生的概念書作品《星座》(圖1),將十二星座用折紙做出的立體星形作為貫穿書籍的設計點,令人耳目一新。讀者能夠通過每頁不同的鏤空看到不同的星座位置,學生很好地運用了空間的概念。學生概念書作品《美容日記》(圖2),封面采用鏡面的形式,,與主題貼合,根據不同的美容章程選擇的不同材料。如,護發篇用黑色毛線模擬發絲,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可以直觀感受質感,也更生動有趣。臉部按摩篇更是用不同的裝幀手法表現不同的按摩手法,讀者可以切換了解按摩的位置和手法,達到與讀者互動的目的。
三、從概念書看書籍設計發展的趨勢
1.書籍設計從平面走向空間的多元化書籍設計發展最典型的變化就在于書籍設計師已經不再拘泥于裝幀設計,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書籍的整體結構。書籍除了封面、封底、書脊,還有環襯、扉頁、內頁、書口、腰封、外函等,這些也需要設計師精心進行設計規劃。《彼得潘》(圖3)立體書是由美國著名立體書設計師羅伯特·薩布達設計的。他所設計的書籍趣味十足,書中層層疊疊的云朵、建筑和燈光效果,既保留了原著內容的原汁原味,又以形象生動的立體效果得到了兒童的喜愛。這種立體空間設計的書籍打破了人們對于書籍設計的傳統理解,豐富而飽滿,閱讀完整本書后印象深刻,整本書更像是一座建筑物,讓人回味無窮。2.書籍設計從閱讀走向互動更可貴的是,設計師們開始追求情感訴求,也就是探索如何設計出能讓讀者感動的書,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更投入,更能被書籍的設計所觸動。如,圖4是一本宣傳拯救瀕危野生動物的公益書籍,也是一本可以和讀者進行互動的手工書籍。讀者通過閱讀書籍,不僅可以了解野生動物的知識,而且可以通過手工縫紉制作這種動物。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讓人們更珍愛動物,從而達到了設計師的設計宗旨。
四、書籍設計的發展趨勢
在中國,概念書尚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尊重傳統書籍文化的同時,以設計概念書的方式激發想象力,哪怕有一點創新都是值得鼓勵的,都是他們未來書籍設計的靈感來源。如今,書店里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書籍,有的內容大于形式,形式過于簡單,沒有新意;有的則是形式大于內容,用豪華的材料裝潢書籍,卻讀不出作者和設計師的情感。未來的書籍設計是設計師將作者表達的內容更生動地展現出來,讓讀者更好地參與,促成一段有趣的閱讀旅程。所以,書籍設計師要架構起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
作者:王筱丹單位: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